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备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善作业环境条件,以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内作业场所。 3.定义
3.1工作环境:指人的工作地周围的物理环境,如办公室、工厂、车间、工场等。 3.2安全色:表示安全信息的颜色。
3.3安全标志: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
3.4 5S: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4.职责与权限
4.1设备安环部:负责本部门所属作业区域内与作业环境相关的安全标识、标记的施工、使用、维护、更新,并对所属员工开展安全标识、标记的使用、保养等相关培训,同时对厂区内与作业环境相关的安全标识、标记进行监督管理。
4.2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作业区域内与作业环境相关的安全标识、标记的施工、使用、维护、更新,并对所属员工开展安全标识、标记的使用、保养等相关培训。
4.3检查小组:各部门/工段主管、安全员可临时组建5S检查小组,对现场5S以及与作业环境相关的安全标识、标记进行检查。 5.管理内容或程序
5.1管理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区域、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管理职责,并做好安全标识、标记的使用、保养等相关培训工作。
5.2安全色的使用:中国国家标准GB2893―08规定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其含义和用途:(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停止信号、车辆上的紧急制动
1
手柄等:(2)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一般用于指令标志;(3)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用于警告警戒标志、行车道中线等;(4)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用于提示标志、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等。
5.3安全标志的设置:存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施设备必须设置对应的安全标志或经评估有必要设置安全标志的其他作业场所和设施设备,是向工作人员警示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能够提醒工作人员预防危险,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当危险发生时,能够指示人们尽快逃离,或者指示人们采取正确、有效、得力的措施,对危害加以遏制。
5.4 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5.4.1整理:将工作场所中的物品区分为需要品与不需要品,对需要品加以妥善保管,不需要品则进行移除或报废。
5.4.2整顿:将整理后所留下的需要品或所腾出的空间作整体性的规划,并进行定制管理,使物品随时保持在立即可取的状态。
5.4.3清扫:彻底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脏污进行清扫,并且时刻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处于干净状态。
5.4.4清洁: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使所负责的工作区域维持干净、整洁的状态,设法消灭污染源。
5.4.5素养: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成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5.5车间区域
5.5.1以黄线标识通道区域,通道应畅通,地面应平整无破损,在通道上不可停放和存放任何物品及工具,应经常性清理地面,保持通道地面的干净、整洁,有油渍(油污)、油墨、水渍或灰尘较多时,应立即清除。
5.5.2以灰色(或绿色)地坪漆标识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内以黄色标线标识材料和物品堆放区,机台旁原材料存放量执行白班不超过当班当机台生产量的1.5倍,夜班不超过当班当机台生产量的2.5倍,工作区域内存放的原材料不得超过48小时,对超过48小时的物料应及时退还仓库。
5.5.3车间内原材料集中放置区、半成品区须以标识清晰划分区域,其内材料、物品、
2
盘具等必须摆放整齐,使用料架的,料架必须牢固可靠。
5.5.4消防栓、灭火器箱、电柜、公告板前不得有障碍物,检测仪表、仪器应放置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设备设施摆放整齐。
5.5.5车间应经常性打开门窗,保持足够的通风时间,作业区域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现场作业文件应按要求进行标识、粘贴和摆放。
5.6仓库区域
5.6.1原材料仓库存放的物品、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堆垛高度不应超过1.6米,且高与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3。
5.6.2五金仓库物品标识卡应明确物品数量、型号规格等具体的参数,物品放置区域标识明显。
5.6.3危险化学品暂存库应保持通风,地面应干净、整洁、无化学试剂、无油污。 5.6.4工装储存、保管须按照标识定位放置,工装在使用完成后应及时须归还或放置于指定位置,不得随意放置,容易生锈的工装须保持表面的干燥。
5.7每班上班生产前及下班生产结束后,须对其工作区域地面、工作桌内外、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内外/原物料存放区、废料箱及周边环境开展清扫整理工作,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其工作区域内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交接内容须包含现场作业环境。
5.8必要时,生产现场、车间及厂房工作区域的环境须设专人每天对其进行清扫工作。 5.9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包含一般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必须按公司《废弃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放置于指定区域或容器内,并在交接班时进行妥善处置。
5.10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必须整齐放置于指定区域,并对其以标签或标识牌予以明确标识,严禁将其零乱堆放。
5.11除当班生产所需的搬运工具外,其它搬运工具必须停放在指定区域内,不得随意乱停、乱放,搬运工具使用完后应及时归还至指定位置。
5.12检查
5.12.1各部门/工段主管、安全员定期组建安全、5S临时检查小组,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录于《安全、5S检查整改报告》中,相关责任人进行签字确认,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5S不符合项按《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进行发布处置。
3
5.13整改
5.13.1《安全、5S检查整改报告》中提出的不符合项的相关责任人对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节点,并在下次安全、5S检查时对达到整改时间节点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效果进行验证,直至保证整改措施确实有效。 6.记录表单
《安全、5S检查整改报告》 7.附件
无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