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污水管线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筏尚旅游网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乌鲁木齐市********工程(第*标段) 污水管线施工 分部工程 交底时间 管线工程 201*年7月28日 一、 工程概括 *****新建工程(第*标段),道路全长1002.36米,本次施工的直埋管线(污水)工程,设计图纸隶属管廊直埋管线工程,直埋管线主要布置在道路南侧,设计DN600-DN800的污水管道,转输上游管廊内的污水,并线收集道路两侧的污水,最终排入外环路现状的DN1000污水管道。 二、 管道地基处理 素填土、杂填土、黄土粉状土不能作为管道基础,需要清除至管道基础底以下30厘米,采用级配戈壁土换填并分层夯实,夯实密度不小于93%;卵石、砂砾、粉质粘土、基岩可作为管道良好的持力层,基岩需采用免爆开挖。 三、 开挖、回填、施工排水及密闭性要求 1、沟槽底宽B=管道外径+b 当:管道外径≤500时b=0.6米,500≤管道外径≤1000时b=0.8米,1000≤管道外径≤2000时b=1.6米。 基岩1:0.3,粉质粘土1:0.33,卵石、砂砾1:0.5,坡顶2米内没有荷载时,开挖后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具体情况调整。管道边坡有地下水段暂定为1:0.75,坡顶2米范围内无荷载。管沟降水时需降至沟槽底0.5米以下,必要时需对沟槽进行安全支护。 在有水地段,安全员、施工员应严格监视沟槽情况,当沟槽存在安全隐患时严禁施工。 2、沟槽开挖 槽壁、槽底平整,不得扰动槽底原状土,机械开挖不得采用超挖回填的方式控制槽底高程,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0.1米进行人工清槽。 开挖过程中控制好沟槽轴线,轴线在开挖后引测到沟槽底部,撒白灰标示,便于挖掘机司机控制沟槽方向,沟槽底高程随挖随测,控制高度,测设频率不宜超过5米。 沟槽开挖完成后,先进行自检,合格后先报验到监理(资料同步),进行管沟轴线和槽底高程验收,合格后通知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槽,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若地基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通知甲方总工办参加,同时方案制定后应通知审计单位到现场,就换填的范围和审计方面沟通好,留好影像资料,为工程顺利审计工作做好工作。 3、密闭性试验 管道敷设完毕沟槽回填前,按照规范进行管道密闭性试验,达到规范后进行回填。 PE管道每1km管道24小时的渗水量不大于0.0046Di(管道内径mm)的允许渗水量m³为合格。 混凝土管道每1km管道24小时的渗水量不大于1.25D1/2(管道内径mm)的允许渗水量m³为合格。 注意:在密闭性试验前,除管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米,密闭性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他部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乌鲁木齐市********工程(第*标工程名称 段) 分项工程名称 污水管线施工 分部工程 交底时间 管线工程 201*年7月28日 4、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前,应清除沟槽内的杂物,井子周围的模块、砌块应清理干净,回填土质合格。管道两侧回填土应同时进行,高差不得大于0.3米。井子周围回填和管道沟槽的回填应同步进行,打夯时不得漏夯,路面宽度范围内的井周围回填宽度不得小于0.4米,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控制在±2%之内。 管道两侧和管顶500m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从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到管道顶上,均匀入槽,夯实,不得铲车集中推入。 沟槽回填时,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人工回填,先用中粗砂将管基础的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再用天然级配砂粒分层回填到管顶500mm,管顶500mm以上的部位,可以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200mm,以确保管道和检查井不产生位移。 5、管材及接口 安装 D600,D800污水管道及D2000套管采用2级或三级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异形橡胶圈承插接口,插口方向应与流水方向一致。混凝土管道管壁厚度为,直径(300-2200)mm范围时,壁厚为管内径的1/10。W01~W03采用D600钢筋混凝土3级管,W3~W10采用D800钢筋混凝土3级管,W10-W11采用 d800 的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共计75米长,W11~W21D800采用钢筋混凝土2级管。 DN300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内径系列),异形橡胶圈承插接口,管材环向弯曲刚度不低于8kn/m²。 管道基础采用砂粒基础垫层,原状土地基或处理夯实后,在上面铺一层0.1米厚的砂粒垫层,管道轴线高程正确后,做180º的中粗砂基础,基础各部位回填密实度为:管道底砂粒垫层压实系数为0.85~0.90,管基腋角180º范围压实系数≥0.93, PE管道与模块井壁连接采用柔性连接,具体做法是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乌鲁木齐市********工程(第*标段) 污水管线施工 分部工程 交底时间 管线工程 201*年7月28日 6、污水检查井 (1)W8-W9检查井采用2.4*2.4米现浇矩形污水检查井,W8井筒高度0.42米,井室高度8米;W9井筒高度1.45米,井室高度6米;井室外侧土待混凝土墙体强度达到80%需分层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5%;墙体及盖板与土接触部分刷环氧煤沥青漆,底漆一道,面漆两道,干膜厚度≥0.5毫米,井筒Ø800采用MU20砼砌块,砌筑砂浆采用Mb7.5水泥砂浆,井筒1:2放水砂浆摸面,厚度20mm;井盖采用Ø800的轻型球墨铸铁防盗、防冲击、防跳动井盖,现浇防位移C35砼井圈;二层井盖采用预制成品砼制品。流槽采用素砼现浇,1:2水泥砂浆摸面,厚20mm。 W1圆形Ø1250砌块检查井,MU20砌块砌筑,Mb7.5砌筑砂浆;W10-W11圆形Ø1500砌块MU20检查井,Mb7.5砌筑砂浆;其余检查井采用Ø1500模块检查井。 模块式1.5米直径圆形污水检查井,井室高度为管道内径+1.8米,当埋深不足时可以酌情减少。另外在接入支管时管底的超挖部分采用级配砂粒或C15混凝土填实。井壁单双层模块在砌筑时错封1/2,单双层竖封各自垂直对齐,保证模块内孔上下贯通。溜槽和管顶平齐,溜槽混凝土浇注密实。 检查井上下游跌差在1.0米之内无需做跌水井,只需要溜槽连接就行,当高差大于0.5米时,做出台阶两级。 检查井井盖在机动车道内采用重型球墨铸铁直径0.7米三防井盖,有“污水”标志,球磨重型井盖承压不小于400KN。一二层井盖净距不大于50cm,具体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调整。 四、 技术标准 1、地基开挖与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原状土不的扰动,受水浸泡或受冻。 2)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3)进行地基处理时,压实度、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沟槽开挖允许的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 目 坑底高程 土方 石方 允许偏差(mm) 0,-30 0,-200 50 不小于规定 不陡于设计规定 检验频率 范 围 点数 20米 每座 20米 40米 1 4 2 2 检 验 方 法 水准仪测量 经纬仪测量 钢尺测量,每侧1点坡度尺检查每侧1点轴线位置 基槽 基底中心沟槽 线每侧宽 边坡 沟槽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乌鲁木齐市********工程(第*标段) 污水管线施工 分部工程 交底时间 管线工程 201*年7月28日 3、沟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1)回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沟槽不得带水回填,回填应密实 3)柔性管道的变形率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化学管道的变形率应不超过3%。超过5%时,应挖出管道,并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若超过3%,但不超过5%时,应采取下列措施调整; a 挖出回填材料至露出管径的85%,管道周围内应人工挖除避免损伤管壁。 b挖出管节有损伤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c重新夯实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按照回填要求控制轴线、标高、压实度。 4、管道回填压实度要求,采用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具体要求 1)刚性管道沟槽回填压实度 项 目 管侧 管顶以上250mm 快速及主干路 快速及主干路 87±2 95 93,(机动车道范围内≧95) 两井之间或1000m² 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个点) 最低压实度 重型击实标准 87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测方法 胸腔部分 由路槽底算起的深度范围内(mm) ≤800 ﹥800-1500 ﹥1500 用环刀法检查 快速及主干路 87(机动车道范围内≧95) 2)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压实度 槽内部位 管底基础 管道有效支持角范围 管道两侧 管顶以上500mm 管道两侧 管道上部 压实度% ≧90 ≧95 ≧95 ≧90 85±2 (管道要求≧管顶500-道路路基顶 90),机动车道范围内≧95 天然砂粒 中粗砂 回填材料 检查数量 范围 每100米 点数 检查方法 管 道 基 础 中粗砂,最大粒径小于40戈壁土 两井之间或每1000m² 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个点) 环刀法检查 注明:根据06MS201-1-7总说明要求,在回填管顶500mm以上时,回填土压实系数,如上部筑路时按道路路基要求密实度,道路换填密实度为不小于95%。管顶500mm范围内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乌鲁木齐市********工程(第*标工程名称 段) 分项工程名称 污水管线施工 分部工程 交底时间 管线工程 201*年7月28日 的压实必须大于85%时,应对管道进行保护。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必须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证明资料,并由项目部实验员及时通知现场监理,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 安全文明环保施工 1、施工现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做好安全工作,在基坑边口等有发生危险的部位,设置标志标牌,施工操作符合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水流溢,严禁粉尘飞扬及施工扬尘,减少施工对作业人员的伤害,对两侧环境和绿化污染,严格控制噪声,减少施工噪声对市民的影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尽量不干扰周围居民休息。 3、对于挖断通行的道路,有封闭提示标志和交通绕行图示,主要交通路口有交通协管员和保洁人员。 4、在施工的交叉口,应设置交通标志牌,夜间设置警示灯及交通协管员,便于车辆行人通行。 5、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并做到施工材料堆放整齐有序,不任意占用车道。人行道,可利用的土方堆放整齐,并有围挡设施,管沟有安全警示标志,余土及时外运。 交底人 接收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