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筏尚旅游网
高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文/ 何端

来源:《时代汽车》 2020年第14期

何端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摘 要:本文对接工作岗位,对高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深度分析,确定了课程的目标,确立了课程实施项目,对课程教学实施、情景设置、考核方法等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探索实施,实践表明了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素质提升。

关键词: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能力本位 目标 项目教学法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e Duan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necting to work positions,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urse “Automobile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termines the course objectives, establishes course implementation projects, and designs cours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cenario

setting, assessment methods, etc. Expl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centered on

“competency”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literacy”.

Key words: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mpetency-based, goal,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各系统的结构原理并具备电器故障诊断的能力,为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工作提供实践技能保障。教学过程也实现了汽车维修工技能的课证融通和技能比赛的理实一体实践。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要求课程必须要将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能力本位”,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能力为重”的原则,而“项目教学”则是实现突出“能力本位”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项目教学要求是教师以项目工作的行动为主线,在实现能力目标的同时,并列开展学习线索、实现知识目标,同时渗透实现德育(素质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学生通识、德育、美育与全面素质的培养,能有效达到育人目标[1]。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目前主要以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听课、技术训练为主要教学模式,没有真正的将理论与实习融于一体进行教学[2],学生处于一种被教的状态,而不是主动探索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并不够浓厚,不能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好动、好奇、好玩”的特质,不能突出“能力目标”的要求。为了提升本专业学生所掌握专业技能与岗位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就必须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全面的深化和改革[3]。只有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要求,突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才能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4]。

2 项目教学法改革思路

通过深度的企业岗位调研,对岗位进行深度分析,确立了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了整体的教学设计。

2.1 岗位分析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学生的学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基于岗位的分析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其典型工作流程如下:车辆检查→→制定维修方案→→维修作业→→质检→→交车。后续可晋升为维修技术组长,技术总监。

2.2 课程定位

本课程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课程注重技能与知识的综合提升,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汽车电器维修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解决更多、更深层次汽车电气设备的问题,具备岗位提升能力。

2.3 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定位及岗位分析,结合岗位工作过程,确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项目活动,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突出“能力本位”,就必须在现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改革,深挖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目标,三者缺一不可。基于工作岗位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根据进行了目标分层(学生掌握各知识、技能点的人数比例以百分比表示):

能力目标(要求实用、可操作):(1)能根据汽车电路图,识别汽车电器元件及其安装位置(100%);(2)能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汽车电器设备并进行调整(100%);(3)能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查阅维修手册和维修技术资料(含电子资料)(100%);(4)能根据故障现象结合汽车电路图,对电路图进行分析(80%);(5)能根据电路图制定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案(60%);(6)能根据故障诊断的方案,正确选取和使用检测和诊断设备(100%);(7)能使用诊断仪、万用表、试灯以及示波器等工具对汽车电路系统进行检测(100%);(8)能根据确定的维修点,对电器元件进行更换或者修理(100%);(9)能组织小组完成工作,合理分配工作任务(20%)。(10)能协助老师进行现场管理,并指导其他同学完成任务(5%)。

知识目标(强调必备和够用):(1)掌握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信号与仪表系统、辅助系统的基本组成(100%);(2)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一般特点(100%);(3)掌握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信号与仪表系统、辅助系统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80%);(4)掌握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信号与仪表系统、辅助系统的确使用方法(100%);(5)掌握汽车电器装置的图形、符号几接线端子的标记(90%);(6)掌握短路、断路、搭铁三种主要的故障类型(100%)。(6)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维修方法

(100%);(7)掌握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信号与仪表系统、辅助系统常见的故障(80%);(8)知道汽车电器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100%)。

素质目标(旨在提升人文、职业素养):(1)能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故障现象;(2)工作中能自觉遵守维修企业遵守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方式;(3)诚实守信,确定故障点后,能实事求是的向客户告知故障点和维修方法;(4)能吃苦耐劳,能服从维修组长的具体工作安排,面对安排不能推诿;(5)能耐心的解释顾客的疑惑,冷静的面对顾客的催促;(6)工作主动积极,不能有等、靠、要的心态。

2.4 课程的理论支撑

本门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主要涉及的理论支撑有电工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机械原理以及高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蓄电池的充放电)。所有理论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碎片化的形式植入到任务实施的过程中。

2.5 课程的项目设计

根据课程的目标,对接遵义地区行业发展现状、校企合作企业提供的实训条件以及技能比赛的要求,课程设置为两个大的项目:项目一 丰田卡罗拉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课内项目);项目二 迈腾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课外项目)。其中项目一分为了卡罗拉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卡罗拉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卡罗拉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卡罗拉照明信号及仪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卡罗拉辅助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卡罗拉整车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六个子项目。

将丰田卡罗拉作为课内实训项目,一是根据遵义地区的经济环境,丰田卡罗拉市场成熟,保有率高,技术成熟,技术资料开放度高,而技术难度适中,学生能快速上手,提升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基于我院众悦丰田校中厂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不但能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还为学校专门设置了四个供学生训练的工位,解决了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问题。而迈腾是国家技能比赛用车,作为课外训练项目训练难度适当升级,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举一反三,主动思考的能力。

当然,拓展训练不仅局限于大众迈腾,在每一个子项目中都分别植入了宝马车系、本田车系、奔驰车系等主流车系的典型案例,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模拟拓展,让学生了解各大汽车企业电路的表达方式及特点。

2.6 项目的情景设计

“情景设计”是推进项目实施的重要导线,以情景引出工作任务,根据每一个项目的特点都设置了对应的情景,而情景中包括了正常情景、出错情境、意外情景和违规情景。

正常情景是指教学过程中正常完成工作任务,训练技能的情景;出错情景是指在安全的前提下选错或做错的一些情景;意外情景是指任务实施过程中突发的意外情况;违规情景是指任务实施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纪律法规,这一类情景的设计能够更详细的展现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如果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非正常情景,教师就要及时利用所出现的情景进行说明和学习,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件事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的记忆。如果这些情景没有按预期出现,那教师就要在合适的时刻植入预设好的情景。

如本课程项目一:卡罗拉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了这样一个违规的情景:维修工拆卸蓄电池时先拆卸正极。而拆卸蓄电池必须先拆负极,是在蓄电池维护里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在平时的操作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点。允许学生出错后再来讲解问题的严重性,比直接讲注意事项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3 课程项目实施

本课程共72学时。课程以课内外双线并行的形式来实施,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入4S店管理模式,将学生组建为维修小组。全过程贯穿“7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管理方式。小组内学生参照4S店维修小组进行组内分工,并实施动态调整模式,力求学生通过轮岗熟悉每一个工作环节,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实——理——实”的模式突出“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

因为汽车维修课程实施过程安全隐患大,因此课程实施过程中做了一个尝试,就是每一个小组选一名同学担任安全员,既解决了老师无法同时盯住几台车的实际困难,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以及成就感。

4 课程考核

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可以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技能考核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完成。

本门课程学生的成绩评定由为理论考核(占40%)、出勤(占10%),互动(占10%)、技能考核(占40%,其中子项目考核20%,综合项目考核20%,)四个部分构成。

5 课改诊断与改进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D181班进行了探索实施,通过课程项目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学生营造企业氛围,重视团队精神培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项目教学法“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通过项目

实施,该班43名同学在课程综合考核中优良率达88%,实现了“知识、技能、素养”的三提升。

但仍存在问题,如情景的设置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涉及的面不够广,还有新技术的资料获取周期长不利于及时更新项目内容。

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一是深挖更多更全面的企业真实情景引入项目,二是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实时更新教学内容。

6 结语

课程的改革必须要立足于教学目标开开展,项目的设计要突出“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本领,同时市场的变更也是日新月异,因此,课程的改革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课程负责

人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方法,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士弘.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1.

[2]毛军鹏.《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教育,2011(7).

[3]黄明慧.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情景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6(9): 84-86.

[4]纪光兰 . 探索《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 [J]. 科技资讯,2015(1): 137-138.

[5]冯卓.“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2010(18):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