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7,30(6):1385-1388 1385

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车丽萍ΞΞ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Ξ

摘 要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270名大学生内外控、自信的测试,结果表明: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整体自信变量对内外控具有明显预测作用,并以学业自信的预测力最佳;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大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关键词:自信 内外控 大学生

1 引言

  自信是一个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

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它与其它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对人类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诸方面都产生一种弥漫性影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未来创造性人才的必备素质。其中,自信是文化产生影响、并使中国人不同于美国人或其他人的一种人格特质,是个体人格结构中起驱动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激发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诸变量作用下获得或形成能力。而且对个人非常重要的成功感与失败感在心理上均直接依赖于个体的自信心。低自信是一种禁锢,是个体获得成功的障碍;高自信则助于个体获得各种成功。所以说,研究自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期,也是最为迫切、最为认真地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时期,是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大学时期也是人格的第二次重建期,他们愈来愈多地把自我意识作为认识对象,并愈来愈多地考虑到自身价值,因此青年期亦被称为人格再造期。此阶段还是大学生即将就业、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与最后储备期,也是其价值观形成、树立自信、培养健康自我与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自信能否形成、稳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生活态度乃至今后整个人生。但是研究[1-3]表明,大学生正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与危机。因此,对大学生自信问题的研究,既是青年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也能为青年行为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当前的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

在学业领域,Tomas和Furnham研究[4]指出大

学生人格对其学业成绩有明显预测作用,Erwin和Kelly[5]则进一步发现大学生自信的增加与他们对自身学业成绩的满意度和职业目标相关;Reddy研究表明[6]自信与实际名次及成就需要有关。还有研究者对影响学业成就的更多特殊因素予以研究,如Cano等[7]对害怕成功的研究、Depreeuw对考试焦虑的探讨[8]、Duran和Zahaki[9]对交际能力的研究及Demota对一般特质焦虑[10]等的研究,都证明自信的增加与这些变量的实际变化有关。在非学业领域,Sudha和Nirmala研究发现[11]自信与情感成熟有关,Deb证明自信与心理适应之间存在较高正相关[12],而Bryant和Veroff则认为自信的增加与个体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较高等级评定有关[13]。此外,Klein和Keller从计算机课程角度开展研究[14],发现能力与控制点明显影响学生的表现及其自信。那么自信与内外控倾向之间有没有相关?二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日制本科大学生270人,其中男129人,女141人;文科72人,理科76人,工科69人;其它(包括体育、美术等)53人;一年级84人,二年级55人,三年级67人,四年级人。212 工具21211 内/外控制量表

该量表简称ANSIE,由Nowicki和Duke编制,包括40个条目,要求被试以“是”“、否”方式回答,得分以外控性记。其折半信度指数在0174—0186之间,重测信度间隔六周时为0183。21212 大学生自信问卷

Ξ本研究得到上海市教委课题(项目编号06ES063)资助。

ΞΞ通讯作者:车丽萍,女。E2mail:cheliping—psy@sina1com

 1386心 理 科 学   

本研究自行编制[15],共70题,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较好,总量表信度系数(cronbachα值)为019280,重测信度(间隔315周)为018713。213 程序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研究者本人亲自主持,统一指导语。首先进行内外控测量,随后进行

整体自信———

01655301565301474018053-01198

3333

自信测量。所有数据采用SPSS1010forwindows

20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

311 大学生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的相关分析

对263份有效问卷测查结果进行自信各维度与内外控得分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身体自信

自信总分

内外控

表1 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之间的相关系数表学业自信———

01617301567019033-0141733

社交自信

整体自信

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自信总分内外控

———

015343018003-0133333333

3333333

33333333

———017693-0125533333

———-013953

33———

  从以上相关系数表可以看出,内外控得分与自信总分及诸维度之间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且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101或p<01001)。312 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多变量变异数分析法检验三组不同内外控量表得分的大学生在自信诸层面上的“形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大学生在自信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Wilk’sλ=01785333),此种差异系由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

变异来源

层面名称

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

SS

Df

自信和身体自信四个因变量所造成。再从单变量变异数检验结果(表2)来看,四个维度的事后比较显示:内外控上三组不同得分的学生在整体自信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而在其它三方面———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准(p<01001),且在学业和社交两方面均是低分组学生优于中分组、高分组学生;而中分组学生又显著地优于高分组学生;在身体自信方面也是低分组学生优于高分组和中分组学生。可见,学生外控性得分愈低即愈内控的学生,其在学业、社交和身体等方面愈自信。

MS

F

表2 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学生在自信层面之单变量变异数分析摘要表

事后比较

33

17911095082124214871651848191412962143191798105911988142941809

2222260260260260

15552111217431822414574718341171951391085521748

1187221143191031810473

2>1;3>1;3>22>1;3>1;3>23>1;3>2

33333

组间

Error(误差)

      注:1,高分组;2,中分组;3,低分组;以下同。

313 大学生自信诸维度对内外控的多元回归分析

力,以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

为了探讨自信诸维度变量对学生控制点的预测

表3 学生自信四层面预测内外控之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

选出的变项顺序

1.学业自信2.社交自信3.整体自信

多元相关系数R014170144901474

决定系数R2011740120201225

增加解释量ΔR

011740102801023

F

净F

57133091455717

标准化回归系数-013-0126601207

571330341283261069

  通过以上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可以得知:学生自信的四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学生内外控倾向)时,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有三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1474,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225,即表中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学生内外控倾向2215%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学业自信”维度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1714%,其余依次

为“社交自信”、“整体自信”维度,其解释量分别为218%、213%,这两个变量的联合预测力为511%。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

内外控=-013×学业自信-01266×社交自信+01207×整体自信

车丽萍: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1387

314 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之间的路径分析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及以上研究结果并结合大学

生实际,本研究建构出以下初始模式:假设学业自信变因会影响学生的社交自信、整体自信及其内外控

模式一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

Beta

T

Sig1

特征;社交自信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自信与内外控倾向,而整体自信变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外控倾向性。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T

Sig1

表4 学业自信、社交自信、整体自信与内外控的多元回归参数值

01207-013-01266

21810-51038-31758

010050100001000

模式二

学业自信社交自信

Beta

0149601259

8183341624

0100001000

模式三社交自信

BetaTSig1

0161712191501000

图1 自信三因子与内外控径路图  由以上路径图可以看出:在自信三维度对学生内外控影响的路径中,有六条显著路径,对学生内外控的影响中,整体自信可能是一个“中介变量”。

4 讨论

  综合以上实证材料,可以发现,相关分析显示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倾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p<0101或p<01001)。而回归分析则表明,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整体自信变量对内外控具有明显预测作用,并以学业自信变量的预测力最佳,三个变量可联合解释内外控2215%的变异量。此外,差异分析显示,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三方面差异极其显著(p<01001),均为“低分组”学生优于“中分组”和“高分组”学生,即外控性得分愈低———愈内控的学生,在学业、社交和身体等方面愈自信。通过进一步的路径分析揭示出学业自信、社交自信、整体自信对内外控的直接效应和以整体自信为中介变量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对内外控的间接效应。

这些结果与内外控的概念及内外控者本身的特点有关。Rotter(1966)认为内外控是个人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内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即将行为结果视为自己的努力或个人特征。而外控者相信凡事不操之于己,把成功归因于幸运,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即将行为结果视为运气、命运或其它力量的产物。因此,当内控者面对问题时便倾向于主动去解决,因为他相信个人的努力能够有所作为。外控者面对问题时则更

可能听天由命,因为他相信问题解决的结果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确认正是自信者的本质特征,因此自信诸维度与内控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自信高,个体会认为能够通过努力改变或控制自己与周围环境,而自信低,则会认为行为结果完全是由环境控制的,自己为力。关于学业自信对内外控的最佳预测力,是由于与其它方面相比,学业仍是大学生的主导活动,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占有其它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学业自信的学生通常认为自身的能力与努力直接决定其学业成就的高低,这也正是内控者的特征,因此,学业自信对内外控的预测力最高。路径分析结果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说明,大学生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整体自信是其心理控制源不同的原因。此外,学业自信还可影响、辐射社交自信,并进而影响整体自信,最终影响到个体的内外控倾向;而且社交自信也可迁移到整体自信,最终产生对心理控制源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自信是“动态”变化的,在一领域中形成和稳固后,可向其它相近领域或更宽泛领域拓展并进而影响到个体其它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如本研究中自信诸维度对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心理控制源等的影响作用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给我们当前的具体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即学校和家庭应注重从小培养个体的自信心,特别是注意在早期教育中帮助个体形成主导活动或主导领域的信心,并促使它向其它方向

[16]

的“迁移”与“泛化”。例如,可否由对学业的自信泛化到对人际或其它方面的自信,由社交或身体自信迁移到学业自信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其它人格特质等问题将是当代教育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最现实课题和方向。

5 结论

511 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倾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个体愈自信其外控性愈低而内控感知

愈高。512 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整体自信变量对内外控具有明显预测作用,以学业自信变量的预测力最佳。

 1388心 理 科 学   

513 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三方面差异极其显著,均为“低分组”学生优于“中分组”和“高分组”学生,即外控性得分愈低———愈内控的学生,在学业、社交和身体等方面愈自信。

7CanoL,SolomonS,HolmesDS.Fearofsuccess:Theinfluenceofsex-roleidentity,andcomponentsof

masculinity.SexRoles,1984,(10):341-346

8DepreeuwEA.Aprofileofthetest-anxiousstudents.InternationalReviewApple.Psychology,1984,(33):221-232

6 参考文献

1

Helfrich,ScottM.Collegeoftheoverwhelmed:thecampusmentalhealthcrisisandwhattodoaboutit.

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2006,(1):319-3382

RangelL.E.,Garralda.M.,Levin.etal.Personalityinadolescentswithchronicfatiguesyndrome.European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2000,(9):39-453

Coles,MichaelE.20024

TomasCP.,FurnhamA.Personalitypredictsacademicperformance:Evidencefromtowlongitudinaluniversitysamples.JournalofResearchinPersonality,20035

ErwinTD,KellyK.Changesinstudent’sself-confidenceincollege.JournalofPersonnel,1985,(26):395-4006

CollegeStudents’

Handbookofpersonalitydisorders:theory,research,andtreatment.CanadianPsychology,

9DuranRL,ZakahiWR.Competenceorstyle:What’sinaname?CommunityResearchReport,1984,(1):42-47

Anxiety,self-confidence,jealousy,

10DemotaCA.

romanticattitudestowardloveinItalianundergraduates.PsychologicalReport,1986,(58):136-13811

SudhaBG,NirmalaB.Effectofemotionalmaturityonself-confidenceofhighschoolstudents.JournalofPsychologyResearch,1984,(28):34-3912DebM.

46-53

13BryantFB,VeroffJ.Dimensionofsubjectivemental

healthinAmericanmenandwomen.JournalofHealthandSocialBehavior,1984,(25):116-13514

KleinJD,KellerJM.Influenceofstudentability,locusofcontrol,andtypeofinstructionalcontrolonperformanceandconfidence.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1996,(83):140-146

15车丽萍,黄希庭.青年大学生自信的理论建构研究.心理

科学,2006,29(3):563-56916车丽萍.自信心及其培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Personalityvariablesassociatedwith

adjustment.JournalofPsychologicalResearch,1985,(9):

Some

ReddyMS.Studyofself-confidenceandachievementmotivationinrelationtoacademicachievement.JournalofPsychologyResearch,1983,(27):87-91

AStudyontheCorrelationofCollegeStudents’Self2confidenceand

Internal2externalControlTendency

CheLiping

(SchoolofBusiness,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

Abstract Thisresearchexploredthecorrelationbetweencollegestudents’self2confidenceandinternal2externalcontrol.Theresultsshowedthatthehighertheirscores,thelowerthecontrolscale;thelessinternaltendencytheyhad,thelowertheirself2confidencedegree,andthelesstheiraffirmationandpositiveconfirmation.Keywords:self2confidence,internal2externalcontrol,collegestudent(上接第1384页)

FunctionalMRIoftheIdentificationofFamousandUnfamiliarFaces

ZhangWei1,ChenJianqiang1,SuJingyu1,ZhaiHongchang1,HuangYong2,LiJianping2

(1SchoolofPsychology,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

(2GuangzhouTCMNO.1Hospital,Guangzhou,510405)

Abstract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wasusedtocollectthedataofsixsubjectswhoparticipatedinidentifyingfamousandunfamiliarfaces.Fordatapreprocessingandstatisticalanalysis,AFNIsoftwarewasused.Theresultindicated:Theidentityoffamousfacesidentificationmainlyactivatedthefrontotemporalregionsandthefusiformgyrus.Andtheactivationoftheinsulaandfusiformgyruswasfoundintheunfamiliarfaceidentifyingtask.Itsuggestedthattheidentificationoffamousandunfamiliarfacestookplaceindifferentregions;visionprocessingofthefusiformgyruswasinthetwotasks,butthefusiformgyruswasactivatedindifferentdegrees.

Keywords:famousfaces,unfamiliarfaces,functionalMR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