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lES UNⅣERSITY (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 2010年第4期 No4.2010 文章编号:1674—9235(2010)04—0096—04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 陈兰江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大学生消极情绪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重点课题之一。文章从大学生的情绪特征、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及 危害,以及以往大学生消极情绪的研究状况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有关大学生消极情绪的研究情况,并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 消极情绪这一现状,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校周管理、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完善学校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 策略,以期更好地降低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促进其积极情绪的发展。 关键词:消极;情绪;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 的追求,与社会接触范围的扩大,人际关系的拓宽, 为反应。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 使得大学生的情绪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时而为学习 的,当愿望和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积极、肯 和爱情感到欢乐、欣喜,时而因挫折而感到苦恼,时 定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积极 而为前途忧心忡忡,时而为对他人表现出羡慕或嫉 的情绪能使人身心愉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自 妒……大学生开始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兴奋、激 信心,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心情沮丧,降低活动效 动、迷茫、忧虑等时常相互交织,形成丰富、复杂的情 率,削弱自信心。 感世界。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二)大学生情绪有趋于心境化的特点 情绪的产生主要源于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 心境是指一种微弱、缓慢和比较持久、具有沉浸 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展已趋于成熟。 性的情绪状态,俗称心情。如忧虑、自卑等,心境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多元 使人的全部心理与行为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价值观及媒体的影响,大学生生理、心理在趋于成熟 是具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 的同时,情绪也在急促变化,其中由于种种问题而产 分,积极的、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激发人活动的积极 生的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性,发挥人的能力和潜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 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知识素养、 心。消极、不良心境则会降低人的活动热情,使人意 化”的联系程度以及其特有的年龄阶 志消沉,不利于学习和工作。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 况,使得大学生有自身特殊的需要,从 生的情绪在时间上有更长的延续性,中小学学生的 的情绪带有自己的特色。 情绪变化快,常常不会持续,而大学生的情绪有心境 (一)大学生情绪呈现丰富多彩、 化特点,某种消极情绪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 点 (三)大学生情绪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特点 进人大学后,崭新的大学校冈生卉 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正趋于成熟,然而,在这一 收稿日期:2010—03—08 作者简介:陈兰江(1975一),男,河南兰考人 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在职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96・ 陈兰江: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 过程中,大学生的情绪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情景性和 幼稚性。这样,很容易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激 情。激情是一种迅速、猛烈爆发而为时短暂的情绪 状态。如狂喜、愤怒等。人在激情状态下,总是伴有 强烈的内部生理活动和明显的表情活动。如人在狂 喜时手舞足蹈、眉开眼笑、欢呼雀跃等;人在狂怒时, 暴跳如雷,面红耳赤,出手伤人等。人处于强烈的激 情状态时,特别是消极的激情状态时,人的认识活动 范围会缩小,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控制力减弱,对 行为的后果往往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因此,一些大 学生阕一时冲动而进行的斗欧、自杀或杀人事件,往 往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对消极激情,情绪调控往 往会起到良好的作用,比如积极的暗示,离开事情发 生的地方等。 (四)情绪具有内隐性与掩饰性 大学生由于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受思 维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影响,常常会根据特定的场合、 特定的对象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情绪的 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不一致,有时甚至完全相反,也 就是说,其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掩饰性 。比如恋 爱中的大学生,明明喜欢对方,想接近了解所爱慕的 人,但行为上却表现冷淡。这一方面说明了大学生 情绪调控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高校工 作者,了解大学生情绪心理是困难的,应通过多方面 的观察和较长的时间的了解以做全面的分析研究, 而不能只凭外部表现,对他们的思想、态度、愿望进 行推测。 (五)情绪受社会影响日趋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不 再是纯粹的“象牙塔”。无论从教学还是管理,都逐 步进入网络化管理阶段。学生通过网络享用到了更 多的学校教学资源,同时,也大量地接触了社会上的 方方面面的信息,这种社会影响的网络化方式也是 大学生情绪产生的重要方式,并且极具传染性。社 会上发生的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往往会激起更高 的热情,有时会激发愤怒等情绪反应。 (六)爱情、就业逐渐成为情绪体验的重要方面 爱情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异性友谊得到 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特殊情感。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 经成熟,性意识已经趋于成熟,期望得到爱情的体验 成为大学生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学生共同 生活在开放、活跃的环境中,男女学生一起学习、共 同活动、交往接触的机会甚多,这为男女大学生们产 生爱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爱 情缺乏成熟的认识,动机往往不是很恰当,比如为了 打发无聊的光阴,或由于受到某方面的感染等,不能 把爱情和将来的事业、生活相联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情绪有其特殊的一面,由于情绪的动机功能和组织 功能,消极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强的负面 影响。因此,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是大学生心理研究 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及危害 人的情绪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水平和 作绩 效。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生活质量,导致精神痛苦 情绪作为人的精神内容和形式,作为人的态度 和行为,如同人需要空气、水分、阳光一样不能缺火。 人若无情,便如草木没了灵魂 若被不良情绪长期 困扰,便是人生的不幸。抑郁使人被阴影笼罩,忧愁 使人整Et不得开心,焦虑使人惶惶如临大难,怨愤使 人怒火中烧、苦不堪言……如此,何谈人生幸福,何 谈事业有成。 (二)干扰学习过程,影响才智发挥 积极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消极情绪则影响 才智的发挥。心理良好,乐观开朗,大脑就容易处于 激活和兴奋状态,就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反之,则会 思维受阻,智力水平下降。同时,情绪还会影响学习 态度。情绪高涨,富于热情,会促使人去探索研究; 反之,就会不肯努力,放弃学习。正如列宁指出的: “如果人们没有‘人类的情感’,那么过去、现在、将 来都永远不能寻找到人类的真理。” (三)导致判断力下降,形成认知偏差 带着不良情绪看事物,如同带着有色眼镜看世 界,必然产生偏见和错觉,被假象、表象所迷惑,从而 影响个人成长和成材。情绪的变化,使人对同一事 物的认识也往往大相径庭,当然也使人们对事物的 态度、知识的理解、教育的反应出现差异。 (四)难以融入集体 一般来说,冷漠、自卑、脆弱、紧张等心理本身具 有闭锁性特征,难以接纳别人也难以被别人所接纳。 冈此,情绪不良者多为人际关系不良、落寞惆怅者。 他们往往缺乏朋友,孤独寂寞,丧失了许多发展机 会。 (五)危害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因素致病的可 能性大于生理因素。心理之于躯体,既有治病功效, 也有致病作用。良好的心境是治病的“良药”,健康 的“卫士”;不良的情绪是疾病的“温床”和“活化 剂”,可以将潜伏的疾病激活,使已患的病情恶化。 ・97-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高血压、心脏病、心血管病、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 疡、癌症等3O多种疾病与消极情绪有关,并被称为 中,学习者并没有外显的行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 是通过观察或聆听以下的榜样而进行的:现实生活 中的榜样;象征性的或非人类的榜样(如广播中的 说话的卡通人物或动物);电子产品或印刷品中的 榜样。并且人们会进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 化”。 心因性疾病。我国古代医学经典《内经》早就发现: “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 动之,内伤脏腑,外形于肢体。”长寿学者胡夫兰德, 更视不良情绪为致病的头号恶魔,他说:“在对人的 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天亡的要算是恶劣 再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偏常学生, 提高其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档案都是在学生 入校后进行SCL一90个性调查等基础上进行的。 的感情和恶劣的情境了。” (六)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危害社会 消极情绪状态中,人们往往会思维狭窄,做事缺 这里所强调的是建立动态的心理健康档案,尤其是 乏理智。如果当事人性格比较暴躁、冲动,容易发生 武力冲突,或者毁坏公共设施等。近年来,周内外大 学生由于消极情绪引发的刑事案件就反映了消极情 绪对于社会的影响。 (七)不利于良好人格的培养 大学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时期,影响着 学生一生的生活及工作。长期的消极情绪容易形成 学生的消极认知取向,对事物缺乏积极的认识,“林 黛玉”式的人格特征,会使得生活蒙受阴影,不利于 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适应。 三、针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干预方法 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外 在环境的影响,又有内在的原因,并影响着他们的学 习和生活。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了大 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针对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进行干预: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提高学生 的心理素质 情绪认知理论认为,对情绪事件的认知决定了 个体的情绪状态。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 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 价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在个性心理倾 向中,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倾向。“人心不 同,各如其面”,不同的人生观会导致 的不同,因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 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心理健康 选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系; 学习,使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和心理 面而科学的认识。 其次,通过榜样学习来进行影响‘ 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j 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 学习”来表示观察别人所进行的学: ・98・ 对偏常学生,应积极进行主动的干预,以提高其心理 健康水平。(1)分析对方的整体情况,查找原因。 (2)通过心理咨询、家人咨询等解决问题。(3)做好 学生的后续观察和同访工作等。 (二)学校进行积极的校园管理,以降低外部消 极因素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事物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原因。就业和前途问 题、经济问题、学习问题、家庭问题、对学校的满意 度、朋友交往问题、恋爱问题、自身问题、任务管理压 力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情绪。因此,对消极情绪干 预可以用来消除或降低应激源的方法来进行。 首先,积极开展人生规划、学习规划及就业指导 等工作。大学生虽然具有了较强的学习自主性,但 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了解还处于 初级阶段。近年来,随着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很多专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这样就加大了学生对 前途的不自信和失落等消极情绪。即使发生在他人 身上的消极的应激源也可面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影 响。因此,高校应通过各种渠道来为学生进行相应 的帮助。 其次,扩大学生助学贷款来源、资助范围及形 式,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大学生是没有自主经济 来源的庞大的消费群体。但是,他们更容易追随潮 流、对美有更高的追求。研究发现,经济状况较差的 学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为此,可从以下方式进 行帮助:(1)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帮助学生认识 到消费应恰当、合理,应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相 附,不必进行盲目的攀比。(2)扩大学生助学贷款 的来源、资助范围及形式,同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和法律意识。目前,我国对高校贫困学生提供银行 助学贷款,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可以将社会企业、家 庭等动员,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借助”、“资助”。 同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及法律上的约束,以 保证及时还款。(3)扩大勤工俭学岗位,帮助学生 进行锻炼和扩充经济来源。(4)鼓励假期做工实 陈兰汀: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 习,加快学生社会适应的同时,提高经济收入。 另外,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心理教育、心理咨询 等形式给予学习、交友、恋爱等方面的帮助。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大学生的心 校管理人员。(5)做好咨询的反馈和咨询效果的评 价。 (四)完善校园网络、图书馆、体育场馆建设,丰 富资源储备 理健康教育工作 目前,同内大部分高校都在积极筹建心理健康 教育巾心,针对大学生经常出现的消极情绪建立了 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多种专业形式的行为治疗室。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 行为的科学,消极心理由外在的刺激因素通过内因 引发,又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消极情绪是消极刺激 的主观化。但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自我调 节系统能够对于主客观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而努力 维护“平衡”。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进行消极情绪 调节时,方法多种多样,又因为性别、年龄和城乡的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校提供管理意见的同时,进 行学生的心理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现场 咨询、心理讲座及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 理论上给学生心理上的专业指导,提高学生情绪调 控的能力和策略应用能力,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 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完善校同网络、图书馆、体育场 馆建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要求,引导学生采 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来排解消极情绪。 通过以上干预措施,学生就会更容易产生积极 的看法,从而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采用良好的调 更有效的干预。(1)按照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有资 质的心理咨询人员。(2)逐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 设,改良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3)开设更有效 而全面的咨询方式,鼓励心理咨询人员外出学习和 节方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有利于改善学生的 精神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创新。(4)扩大咨询范围,可以涉及学生、教师和学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贤瑜,工萍涛,彭跃红,徐春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4]付宏渊,庄创奇.大学生消极情绪分析及其对策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2):125—126 [5]孙铁红.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及调节[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3—34. [6]张培营.大学生消极情绪成因与疏导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4,(1):35—37. [7]杨国欣.高校学生的不良情绪心理及危害[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353—354. [8]蒋志群.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及调试[J].青年探索,1996,(6):41—42. [9]李博.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及其调控[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170—175. [10]曾玉琴.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及调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04—106. [11]马莉萍.大学生不良情绪困扰的调查研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51~53. [1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Negative Emo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S and Its Countermeasure CHEN Lan——jiang Verslty, ̄nangnm uuuo ・tnlna :s in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The paper sternly.In view of the situation,some relevant itive emo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by improving 30ry centers.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