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论坛 前沿探索 SS4改型电力机车受电弓升不起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马成禄 摘要:受电弓是电力机车、电动车辆从接触网接触导线上受取电流的一种受流装置。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受 电弓升不起的故障,使得机车不能正常得电,严重影响铁路运输。通过对受电弓工作原理和控制气路的分析,可以得出故 障原因和处理方法,保证行车。 关键词:受电弓;原理分析;故障处理 受电弓是电力机车、电动车辆从接触网接触导线上受取电 流的一种受流装置。它通过绝缘子安装在电力机车、电动车辆 的车顶上,当受电弓升起时,其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直接接触, 从接触网导线上受取电流,通过车顶母线传送到机车内部,供 机车使用。 在接触导线高度允许变化的范围内,要求受电弓滑板对接 触导线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且升、降弓过程具有先快后慢的特 点,即升弓时滑板离开底架要快,贴近接触导线要慢,以防弹 跳;降弓时滑板脱离接触导线要快,落在底架上要慢,以防拉 弧及对底架有过分的机械冲击。 SS4改型电力机车上安装有两台DSA一200型受电弓,它是 种采用气囊驱动升弓的单臂式受电弓,主要应用于干线电力 机车,该受电弓装有阻尼器和ADD自动降弓装置。正常运行时 般只升后弓,前弓备用。 一一一滑板中有气腔,通有压缩空气,如果滑板出现磨损到极限 或断裂时,受电弓会迅速自动降下,更换滑板后,自动降弓装 置重新启动。 4.升弓装置和气路组装:升弓装置传递、实现对受电弓升 降运动的控制,升弓装置包括气囊组装、矩形管、支架组焊、 螺杆、四联体等组成。升弓装置一头安装在底架上,另一端通 过钢丝绳与螺栓固定在下臂杆的调整板上。 气路组装是由阀板和提供压缩气体的管路组成,阀板安装 于机车内,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口的大小来控制升降弓时间,管 路一端和升弓装置的气囊连接,另一端与绝缘软管连接,由机 车供风断风,从而实现升降弓控制。 二、动作原理 、结构及作用 DSA一200型受电弓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阀板,在机 车内,图中未标出) DSA一200型受电弓由空气回路进行控制。如图1.2所示, 升弓时电磁阀得电,气路打开,压缩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1l、 单向调速阀(升弓)12、调压阀13、气压表14、单向调速阀 (降弓)15、稳压阀16,进人气囊17,同时压缩空气通过管路 经气控快排阀18向具有气腔的受电弓碳滑板2l供气,从而由 压缩空气管路及气囊中的压缩空气驱动实现升弓。 ——。_■日■■-一 , ,—'■-l — ■【Zr● 潮H■■■I-_ /// 观 .. 蓬 =一 蚓:=一一’ 芝罱誓:lz= 图1—2 DSA200受电弓升弓装置和气路装置原理图 1I--空气过滤器;12一单向调速阀(升弓);13一调压阀;14一气 圈l一1 DSA200受电弓 压表;15m单向调速阀(降弓);16一稳压阀;17一气囊;18一气控快 排阀;19--截止阌;20—试验阆;21B碳滑板(2件)。 1一底架;2一下臂杆;3--导杆;4--上框架;5--集电头;6一集电 当受电弓正常降弓时,启动装置在压缩空气输入端前端的 1.底架部分:刚性底架通过绝缘子固定在车顶。底架上装 电控排气阀进行排气,受电弓靠自重落弓。当受电弓滑板破裂、磨损到极限或管路发生泄漏时,则快 有升弓气囊、铰链机构和受电弓的阻尼器等。 7及管路中的压缩空气经过快排阀的排气口排 2.铰链机构:铰链机构包括有上框架、下臂杆、拉杆和平 排阀打开,气囊1放到大气中,受电弓自动降下。也可以借助风压继电器,在控 衡杆等,它们通过各种铰链座铰接。各铰接处都装有滚动轴承 制管路系统出现压力下降时,在受电弓与接触网脱离之前,先 并采用金属软编织线进行短接,以防止电流对轴承的烧损。 切断主断路器,从而保证受电弓不会在带电负载的情况下从接 3.集电头部分:集电头部分包括集电头支撑和集电头。集 触网线脱开。 电头是直接与接触导线接触受流的部分,其上装有碳滑板。集 SS4改型机车控制管路系统原理图如图1—3所示。 电头支撑垂悬在4个拉簧下方,两个扭簧安装在集电头和上臂 间,克服横向偏移,这种结构使滑板在机车运行方向上移动灵 活,而且能够吸收横向方向上的冲击,达到保护滑板的目的。 作者简介:马成禄,男,1975年生,讲师。1998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现从事机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头导向装置;7一驱动装置;8--气路组装;9一阻尼器;10--编织线。 286· US ess 路经止回阀106截止;一路经膜板塞门97进入控制风缸102 内贮存;一路经塞门145,经分水滤气器207再次净化后向主断 路器4QF风缸供风,第四路经调压阀52调整至500kPa,再经保 护电空阀287 YV和门联锁阀37、38,再经塞门143进入升弓电 空阀1YV,在电空阀得电后,进入受电弓气缸1AP,使受电弓 升起。 控制风缸102的设置是为了稳定控制管路系统风的风压。 防止分合闸时引起压力波动。 止回阀108、107、106,是为了防止控制系统压缩空气逆 流,同时代替换向阀实现风源转换而设置。 通过以上对电力机车受电弓动作原理和控制气路的分析可 知,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受电弓升不起的故障,主要故 障现象为:按升弓琴键开关后,网压表无网压显示,故障显示 一囤1—3 SS4改型机车控制管理系统原理图 1A 一受电弓;2YV一升弓电空阀;4QF一主电路器;6一双针风 表;37、38一门联锁阍;51、52一调压阍;96一辅助压缩机;97一膜板 塞门;102一控制风缸;105一辅助风缸;106、107、108一止回阀;140 —143、145—147一窭门;168、169一排水塞门;207一分水滤气器; 风压继电器;331一塞门。 287YV一保护电空阀;515KF一风压继电器;201BP一压水传感器;4KF 一屏显示“零压”,使得机车不能正常得电,严重影响铁路运输。 通过对受电弓工作原理和控制气路的分析,可以得出故障原因 如下:高压室门未关好、门联锁不良、琴键开关不良、风压低、 143塞门关闭、147塞门关闭或515KF接点不良、587QS在“故 障”位、1YV故障引起。故障处理方法:(1)控制电压正常, 换弓操作;(车顶部风管破损、琴键不良);(2)检查高压室 门,门联锁恢复位置;(3)强迫升弓。(风压正常,风管完整) 用专用卡子卡住1YV(I端电器室上部)、287YV(制动屏柜 内)。 通过以上处理,可以很好的解决受电弓升不起的故障,保 证行车安全。(作者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机车正常运用时,由总风缸向控制管路系统供风,工作通 路如下: 机车总风缸压缩空气经塞f-1 140,一路经调压阀51将总风 压力调至500 kPa后,经塞门141、142供给I、Ⅱ号高压柜, 并经塞门146供给机车吹扫用;另一路经止回阀108分为4路: [1] 《韶山4型电力机车》张有松、朱龙驹.铁道出版社 (下接第295页)“由于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藏族传统思 维的主要特征,藏戏也必然要受到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和价值观念来考察和领悟人生,形成藏戏 相对稳定的整体构思和表现手法,而一般的接受者也形成相应 的欣赏心理和审美接受习惯”④。 1、在表演形式上具有宗教意味 适应藏民族道德审美的要求。因此无论多么悲惨的题材,都要 尽量缓解冲突,消解矛盾,以一个团圆或亮色的结局,追求一 种余韵的美,即团圆之美 。” 四、结束语 黄南藏戏在表演形式上运用了“温巴顿”。“温巴顿”也称 甲鲁温巴,为一种仪式歌舞性表演的开场戏,是传统藏戏演出 前为交代剧情、介绍人物必须有的表演。“温巴顿”是藏戏的第 一青海黄南藏戏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戏艺术在青藏高原 传播、变迁的体现,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呈现。探讨黄南藏戏的审美特征, 是继承和保护优秀的藏戏艺术、发展符合藏民族审美情趣和弘 扬优秀藏族文化的需要。(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部分,它是藏戏演出时的开场白,出场人物有三种:“甲鲁”、 “温巴”、“拉姆”多人,由他们组成一个歌舞队,边唱边舞, 也有韵白,内容是酬神、祈祷、祝福@,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多 杰太继承了这一演出形态,并融入黄南地区的民间歌舞杂技百 戏和宗教祭祀仪式,在藏戏中继续使用“温巴顿”作开场戏, 并将其运用在戏剧中的每一场开场。 2、藏戏音乐融入宗教元素 [1] 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 刘志群,中国藏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3] 曹娅丽,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文 化艺术出版社,2010 黄南藏戏音乐融人了寺院的宗教音乐元素。“诵经调”是典 型的宗教音乐,是寺院喇嘛诵经时唱的曲调。音乐旋律平缓, 以递进式上下起伏。“嘛呢调”是一般在民间进行佛教祭祀活动 时诵唱的一种曲调,其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深沉、气氛虔 诚、节奏缓慢@。融合了宗教音乐的唱腔,旋律更加典雅、婉转 悦耳、朗朗上口。在乐器上,使用藏传佛教特有的乐器配乐。 3、剧本内容的宗教色彩 [4] 刘志群,中国藏戏艺术,京华出版社。1999 [5] 王文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学苑出版 社.2o09 [6] 祝肇年,中国戏曲,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7] 张庚,中国戏曲志,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注解 ①祝肇年:《中国戏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②王文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北京,学 苑出版社,2009。 在曹娅丽教授著的《青海黄南藏戏》一书中,指出,黄南 藏戏题材内容宗教色彩浓郁,既保留了八大传统藏戏剧目的内 容、结构,又具有中华民族汉族戏曲的“大团圆”美学特征, 她认为:“藏民族的含蓄精神和宗教思想,在藏戏剧目中得到了 充分的体现,他们主张“温柔敦厚”“谦和礼让”“虔诚信仰” 的道德标准,在戏剧作品中固然不是表现大喜大悲的内容,若 要表现悲剧的结局,也要在处理上费一番苦心,做些调和,以 ③④⑤⑥⑦刘志群:《中国藏戏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曹娅丽:《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北 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刘志群:《中国藏戏艺术》,jh-.,,-,京华出版社,1999 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Bu咖 s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