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述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 伊余何为客,独守云台中。 途遥已日暮,时泰道斯穷。 拔心悲岸草,半死落岩桐。 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 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难通。 丈夫自有志,宁伤官不公。 【鉴赏】 李百药在隋末写于南方的诗篇,语调和风格都与魏征的《述怀》及隋炀帝的《饮马长城窟行》十分接近。隋炀帝厌恶李百药,给了他一个处于偏远南方的官职。这首诗大约写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诗人被贬逐南方时,比魏征的《述怀》早了十多年。 李百药写过像《奉和初春出游应令》的宫廷诗,但这首《途中述怀》与宫廷诗的全部创作原则相反,李百药在诗里塞进两个与他的情况相近的历史先例,蔡邕的流放和崔骃被窦宪授予位于东北地区的卑职。这两人都是东汉的学者。衡阳传说是大雁南徙之旅的终点。与魏征的《述怀》相较,两首诗都结束于原则的肯定和道德的决心。李百药说:丈夫自有志,宁伤官不公;魏征说: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两首诗在运用历史典范及风景描写方面也是相似的。这是李百药在放逐和逆境里所写的诗歌。可见他在失意的时候常写出脱离宫廷风格和惯例的自我表现的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