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高斯计的设计

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高斯计的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1正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1 第11期 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 No.11 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高斯计的设计 张军,徐海宁,郑强,刘 筝,刘晓松,白玉学,李玲玲,牟丹,安银姬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43) 摘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高斯计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硬件上采用HTT130稳压芯 片、STM8L152单片机、TM7709数模转换器以及HT1621液晶驱动器作为核心芯片,软件上以单片机进行电源管理,结合 外围芯片的低功耗控制,最终达到了1 000 h的电池寿命。 关键词:超低功耗;便携式;高斯计;STM8L152;电池寿命 中图分类号:TH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41(2011)11—0098—02 Design of Portable Gauss Meter with Ultra Low Power Consumption ZHANG Jun,XU Hai—ning,ZHENG Qiang,LIU Zheng,LIU Xiao—song,BAI Yu—xne,LI Ling-ling,MU Dan,AN Yinoji (Shenyang Academy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Shenyang 11004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a design of ultra low—power portable gauss meter in term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The de— sign used the HT7130 regulator chip,STM8L152 microcontroller,TM7709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and the HT1621 LCD driver as the core chip.And the design realized power management on the microcontroller,combined with low—power control of peripheral chips.It achieved 1 000 hours of battery life finnally. Key word:ultra low power consumption;portable,Gauss meter;STM8L152;battery life 0引言 分利用时钟门控技术,避免闲置的外设消耗电能。另外,得益 高斯计是用于测量磁场的仪器,在采矿、冶金、磁性材料生 于EnergyLite技术的采用,该单片机提供多个电源管理模式: 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的便携式高斯计产品存 5.1 A低功耗运行模式、3.0 A低功耗等待模式、实时时钟运 在一个重大缺点——电池寿命短,通常为20—50 h.正常使用 行情况下的1.2 A暂停模式,具有自动唤醒(AWU)功能的 情况下,几天时间就需要更换电池。虽然部分高斯计可以用外 0.9 A暂停模式,和350 nA停止模式。该单片机可在4 s内 接电源供电,但是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非常不便。干电池对环 从停止模式唤醒,使系统可频繁使用最低功耗模式达到节能目 境的污染非常大,尤其在国内垃圾分类回收还刚刚起步的情况 的。设计中,单片机在做数据处理时,工作电流约为0.6 mA,工 下,废弃的干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很大。根据这一市场需求,文 作时间占总时间的3%左右,97%的时间里单片机处于接近于 中设计了一款超低功耗的便携式高斯计,采用3节7号干电池 零功耗的停止模式下,因此平均下来单片机耗电仅为2O A左 供电,电池寿命达到了1 000 h. 右。 1主要硬件设计 设计的硬件部分主要由电源稳压、单片机、模拟信号调理、 数模转换器、液晶驱动器等部分构成。主要硬件原理框图如图 1所示。 MCU 1.1电源稳压芯片 (STM8L152) 在软件关机的情况下,由于电池没有与电路完全断开,因 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电流消耗。如果该电流过大,那么 经过较长的时间以后,电池的电量也会耗尽。降低此电流的关 键在于降低电源稳压芯片的静态电流,因此这部分采用 图1主要硬件原理框图 HT7130低功耗串联稳压器作为电源稳压IC。该芯片的静态电 1.3模拟信号调理部分 流仅为5 A,已经远低于普通碱性电池的自放电率,达到了超 传统设计中霍尔探头采用恒流供电,并使用运算放大器或 低功耗的要求。 者仪器放大器的对探头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再将放大后的信 1.2单片机 号送到AD转换芯片进行数模转换,整个信号流程中使用芯片 在设计中采用了STM8L152超低功耗单片机。该单片机可 较多,功耗较大。设计中采用了恒流基准一体设计,省去了恒 在1.65—3.6 V的电源电压范围内以最高速度运转。该单片机 流供电电路和探头放大电路,同时不降低测量的精度。 根据实际测试的结果,采用传统方案,该部分需要消耗电 收稿日期:2011—07—04收修改稿Et期:2011—09—30 流3—5 mA,而在设计中,该部分消耗电流仅为0.5 mA左右。 第11期 1.4模数转换部分 张军等: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高斯计的设计 较早的便携式高斯计中采用双积分式模数转换芯片的居 多,典型的如ICL7106以及ICL7129,这类芯片集成了液晶驱动 电路,现在主要用在面板显示表上。由于便携式高斯计不仅要 完成测量显示功能,还要实现键盘接口、存储器接口、电源管理 功能,因此这类芯片需要用硬件扩展这些功能,在便携式高斯 计有限的空间内是很难完成的。这也是这类高斯计功能比较 单一的原因。方案中采用了单片机控制,这些附加的功能已经 完全由单片机来完成,而模数转换器只要完成其基本任务就可 以了。 设计中采用的TM7709是应用于低频测量的单通道的模拟 前端。该器件可以接收直接来自传感器的低电平的输入信号, 然后产生串行的数字输出。利用∑一△转换技术实现了24位无 丢失代码性能。选定的输入信号被送到一个基于模拟调制器的 增益可编程专用前端,输出的数字信号可以直接倍单片机读取。 TM7709只需2.7~3.3 V或4.75—5.25 V单电源即可工作,降低 了对系统电源的要求。TM7709是全差分模拟输入,带有一个差 分基准输入,同时内部带有信号预放大器,可以通过指令设定增 益,这样就省去了外部的运算放大器。TM7709芯片内部结构确 保器件具有极低功耗,并且还有掉电指令,可以使芯片进入接近 于零功耗的等待状态,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功耗。在3 V电源下, 典型工作电流仅为400 A,等待状态电流<1 A. 1.5液晶驱动芯片 设计中采用了具有较低功耗的动态液晶驱动芯片 HTI621,很多段式液晶模块中都采用它。HT1621的功能丰富, 可控能力强,外围电路简单,功耗较低,仅为90 A. 2软件设计 以合理的硬件为基础,设计的软件部分在达到测量要求的 情况下尽量降低系统的功耗。软件流程如图2所示。 2.1外围电源由单片机直接控制 探头供电、模数转换器、液晶驱动器的电源均由单片机直 接控制,在软件关机时各部分电源可以完全关闭。 2.2单片机停止模式的充分利用 为了充分挖掘单片机的节电能力,软件中充分利用其丰富 的节电和待机指令,使得单片机在绝大部分时间理处于停止状 态,耗电<1 IxA;在模数转换结束后,单片机被立刻唤醒进行数 据处理工作,将结果数据送显示,而后再次进入停止状态。根 据实际的测算,单片机部分的平均耗电不足20仙A. 2.3按键部分的低功耗处理 方案中的按键直接与单片机的10口相连,平时处于停止 状态。一旦检测到按键动作,立即对相关的寄存器进行初始 化,并启动定时器进行按键去抖处理。待按键结束以后,关闭 定时器,按键部分继续维持停止状态,由于实际应用中绝大部 分时间按键处于停止状态,因此按键部分耗电基本可以忽略。 2.4定时关机功能 为了避免由于用户疏忽导致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软件中 设计了定时关机功能,在无按键操作的情况下30 rain后会自动 图2软件流程图 关机;考虑到用户连续测量的需要,还可以通过在开机时按下 特定按键将自动关机时间延长到24 h.以上设计不仅方便了用 户的使用,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电量的消耗。 2.5低电检测和处理 这部分设计是为了在电池低电的情况下通知用户及时更 换电池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在STM8L152单片机中集成有电源 电压监测电路,可以通过软件读取电压采样引脚的状态。当监 测到电源电压低于预设值,软件在液晶屏上显示电池低电报警 标志,并在5 min后自动关机。如果在开机时监测到电池低电, 则在短暂报警后直接关机。低电监测的硬件部分耗电极低,在 5 A以下,并且不是时刻工作的,而是由软件控制每隔2 s采样 1次,因此该部分的功耗可以忽略不计。 3设计样机性能 经过实际测试验证,设计的样机达到了预订的设计目标, 各项指标达到了国产便携式高斯计的领先水平。其主要技术 参数如下: (1)测量范围:DC0—2T,最高分辨力:0.01 mT (2)显示方式:4位LCD,Max/Min/ARel/ ̄C,NS磁极显示 (3)准确度:4-(2%F.S.+2digit) (4)电源:3节7号电池(AAA) (5)工作电流:约1.0 mA (6)电池寿命:约1 000 h 4结束语 经过精心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达到了预订的设计目 标。其超低功耗的设计带来的超长的电池寿命,处于国内领先 水平,在国外产品中也极少见到。 (下转第103页) 第11期 彭泓等:粗神经网络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系统的应用 预定目标见表6。 表6样本实际结果 序号 1 2 1 O 3 O 1 4 O 1 5 1 0 6 1 O 7 O 1 8 0 1 103 录到FLASH中。当电路启动的时候,DSP会启动BOOT过程, 将BOOTIMAGE文件从FLASH中下载到程序RAM中开始执 行,实现所需的功能 。 9 0 1 2.4.2粗集一BP神经网络的学习程序 在PC机上运行,编程语言采用MATLAB.在通过上述的 实际 结果1 0 BP神经网络算法,完成网络的训练学习。汇编产生的目标文 件链接到链接器生成目标代码,在CCS的仿真调试运行。由评 估板的模拟输入信号接口,加载一个单位阶跃信号,经过A/D 转换,形成数字信号输入DSP。 3预测结果分析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网络的训练效果非常好,精度明显比 传统单一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高很多。利用上述方式可以对 需要预测的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见表7。 表7预测结果输出 将要进行处理的数据利用Matlab程序进行粗神经网络的 学习模拟。利用trainlm函数作为BP网络训练函数,默认的为 trainlm,learngd(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学习函数)为权值和阈值的 BP学习算法,默认的为leamgdm(梯度下降动量的学习函 数)Is]结果如图6所示,训练参数如表4所示。 4结束语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粗集一BP神经网络算法的瓦 斯突出预测系统,该系统实现简单,可以迅速发现突出危险性。 从上述的实验结果可知,煤与瓦斯突出与多种原因有关,并且 各关系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非线性关系,使利用传统的方法对其 进行模拟出现了很多困难,并且预测的速度和精度都受到了很 大的。基于粗神经网络对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在理论与实 际应用中完全可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S作为神经网络的 前端预处理器,进行数据的属性约简、冗余样本去除、权值配置 等预处理后,提高了训练样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简化了网络 的拓扑结果,并且利用BP神经网络使系统的容错能力更好,个 别单元的损坏不会引起输出的错误,使得可靠性更好。因此将 神经网络与粗糙集理论结合是很有意义的。 图6网络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黄麟.粗集理论及其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2] 田雨波.混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TMS320C28x DSP CPU and Instruction Set Reference Guide.Texas Instruments,2002. 表4训练参数选择 将经过训练后的网络再次利用该网络对样本进行预测,用 表3得出的属性简约后的训练测试样本,文中选取前9组数据 为训练样本,10、1I、12组作为测试样本,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经BP网络预测样本输出 [4] 王洪梅.基于DSP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SP开 发与应用,2007,23(11—2):185—187. [5] 张德丰.MATLAB神经网络应用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彭泓(1967一),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计 预测0.993 2 0.998 5 0.012 6 0.002 4 0.988 4 0.982 4 0.014 5 0.001 1 0.003 1 算机测控技术及仿真方向的研究。 E-mail:penghong861@163.com 结果0.001 5 0.001 4 0.985 4 0.997 0 0.012 7 0.020 0 0.982 6 0.998 9 0.997 8 (上接第99页) 参考文献: [1]STMicroelectronics,STM8L15x—datasheet,[EB/OL].[2010—07— 1O],http://cnpdf.alldatasheet.com/datasheet—pdf/view/403739/ STMICROELECTRONICS/STM8L15.htm1. ds/15226.pdf. [3]深圳市天微电子有限公司,TM7709规格书,Rev 02,[EB/OL]. [2011—06一O8],http://www.titanmec.eom/docc/product—down- loads一77.htm1. [4]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HT1621/HT1621 G RAM Mapping 32 x [2] STMicroelectronics,STM8L15—16x—Reference—Manual,[EB/OL]. [2010—09—09],http://www.st.eom/stonline/products/literature/ 4 LCD Controller for I/O MCU,[EB/OL].[2010—09—09],ht. tp://www.holtek.tom.en/pdtVconsumer/1621v290.pdf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