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包括隧道工程3座:枣槐岭隧道右线1座,长1060m;寨下坑隧道右线1座,长100m;左线1座,长153m。
枣槐岭隧道(K97+160~K98+220)、寨下坑隧道(K99+700~K99+853)均位于龙泉市跶石乡境内,两隧道相距1.5公里。
枣槐岭、寨下坑隧道均为左、右双线隧道。隧道围岩类别有Ⅱ、Ⅲ、Ⅳ类,主要类别为Ⅱ、Ⅳ类。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支护,以锚杆、挂钢筋网、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支撑、超前管棚、超前锚杆及加固注浆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枣槐岭隧道穿过四条构造蚀变破碎带,破碎带宽度为10~50米,带内岩石破碎,蚀变强烈,软弱,裂隙发育,赋存裂隙水,地下水活动较强;寨下坑隧道有一压扭性断层,宽为1.5m,对隧道施工有一定影响。
枣槐岭隧道、寨下坑隧道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洞内坡度为单向坡。
本标段隧道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改扩建现有便道通至隧道洞口,公路交通较为方便。 4.4.2、施工方案
枣槐岭隧道进出口采用相向掘进施工,寨下坑隧道左右线均从进口段独头掘进,光面爆破开挖,二次衬砌采用液压大模板台车,高压泵送砼工艺施工。 1)、主要施工方法概述 (1)、开挖施工方法
本标段隧道洞口段设计为明洞,Ⅱ类围岩采用超前注浆管棚,开挖采用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用风镐配合松动爆破开挖,人工翻碴至下台阶,装载机或挖斗装岩机出碴。钢架支撑,挂网锚喷初期支护。
Ⅲ类围岩采用超前注浆锚杆(必要时),开挖采用正台阶法施工,风钻(上台阶)和门架式台车(下台阶)钻眼爆破,人工翻碴至下台阶,装载机或挖斗装岩机出碴。挂网锚喷初期支护。严格控制超欠挖。
Ⅳ类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挂网锚喷初期支护,全断面开挖地段采用自制门架式台车钻眼爆破,装载机或挖斗装岩机出碴。严格控制超欠挖。 紧急停车带加宽处采用三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 (2)、通风方案
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枣槐岭隧道两口各配备2台67kw通风机;寨下坑隧道两口各配备1台67kw通风机。均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案。 (3)、运输方案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 (4)、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Ⅱ、Ⅲ类围岩上半断面开挖后即架设拱部工字钢支撑、打设中空注浆锚杆,再挂网喷混凝土支护。开挖下半断面后按以上顺序再进行边墙初期支护。 Ⅳ类围岩全断面开挖后进行径向锚杆、挂网喷混凝土支护。
(5)、二次衬砌施工方法
隧道二次衬砌在实施监控量测判定围岩变形稳定后进行。二次衬砌采用液压衬砌大模板台车(每环衬砌长度12m)墙拱一次完成,仅隧道紧急停车带及行人横通道段采用墙、拱架立模先墙后拱进行衬砌。在洞外设一座由750L砼拌合机及自动计量配料机构成的砼拌合站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高压泵送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仰拱铺设紧跟开挖进行,先于墙拱衬砌完成。
在Ⅱ、Ⅲ类围岩地带二次衬砌应紧跟初期支护;Ⅳ类围岩地带二次衬砌控制在开挖面后300米左右,最大不超过400米。
紧急停车带段二次衬砌因无法拼装及行走液压整体模板衬砌台车,拟采用自制的洞内拼装式衬砌支架作为模型;行人横洞拟采用自制衬砌台车。 (6)、隧道内混凝土路面施工
隧道内混凝土路面在二次衬砌全部完成后进行。采用洞外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混凝土,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 (7)施工流程
本标段隧道施工采用“管超前、严注浆、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等技术措施,并根据监控量测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和支护参数,选择合理的衬砌时机,以保证安全和节约成本。隧道作业流程图见附图。 2)、主要施工机械 详细机械设备配置见附表3 3)、工程进度安排
[1][2] 免责声明:本资料(文章/新闻)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果用户发现该资料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请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接到投诉的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的资料,并核实产权归属问题,请投诉人提供身份证明及版权证明。如所发布资料确属侵权,我们会永久删除此资料。 【推荐好友阅读】【添加到我的收藏】【我要打印】【我要举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