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

一、字词

1、生字、词语(见课本生字表和词语表) 2、字音。

杜甫(fǔ)、鸳鸯(yuān yāng)、惠崇(huì chóng)、蒌蒿(lóu hāo)、河豚(tún)、曾几(zēng jī)、减(jiǎn)少、三衢(qú) 3、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挺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尽jìn(尽头)jǐn(尽管) 4、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 庐(庐山)芦(芦芽) 5、易错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二、主题思想。

1、《绝句》描写了初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绘画者高超技艺的钦佩之情。

3、《三衢道中》描写了是初夏景色,抒发了诗人出游之时的喜悦之情。

三、古诗理解与赏析。 (一)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注释

迟日:春日。春季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2、诗文大意。

春天,在阳光映照下,江山无比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题。

(1)《绝句》写的是春季,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燕子就是象征。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飞”写出了燕子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睡”写出了鸳鸯的闲适,透出温柔的春意。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动物? 景物有: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动物有:燕子、鸳鸯。 (二)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诗文大意。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笋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之时。 3、题。

(1)“鸭先知”从侧面说明江水还略带寒意,别的动物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这与“三两枝”相呼应,表明这是早春时节。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注释。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阴:树荫。 2、诗文大意。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绿树浓荫,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绿荫深处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兴致。 3、题。

(1)诗中“添得”二字用得好,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虽是游赏归途,却仍然兴致浓郁。

(2)《三衢道中》描写的季节是初夏,是从“梅子黄时”“绿荫不减”推知的。 四、拓展。

1、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2、描写夏天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 苏轼《望湖楼醉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