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史记_苏秦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史记_苏秦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说:劝说,说服。少:轻视,贬低。4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饿其体肤:(______).

4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0.(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2)出游.数岁:(_______)

【答案】48.49.

使……饥饿

游历

, 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⑵

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

(苏秦)于是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50.

能。【乙】文通过写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

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解析】

4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

注意词类活用词,饿:动

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4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

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

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如“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乃:于是。遍观,全部阅读。”

50.本题考查事实论据的运用.

能否做事实论据,要看能否有力论证“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观点。乙文通过写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实论据。【点睛】

①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②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

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

取得成功的事例,

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

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③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找出相关的语句,才可以把问题

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

把握住文章中心,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回答圆满。译文

甲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

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

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就常常会有覆灭的

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文,秦,东周洛阳人.他往东去到齐国从师,曾在鬼谷先生那儿研习学问.

他出外游历了好几年,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周人的风俗,向来是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博取十分之二的利润为目的.如今你去掉了根本去搬弄口舌,穷途末路,不也应该吗?”苏秦听了这些话,心里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就关门不出,把他的书都取出来,再次发愤阅读,说:“一个读书人已经埋头读书了,却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取得高位和荣耀,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呢?”于是,他从这些书中找出一本周书《阴符》许多揣摩国君心意的诀窍,说道:“凭借这些知识,

,伏案攻读.读了一年,他从书中找出了我可以去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打算

去游说周显王,显王的近臣们平素就熟悉苏秦,都轻视他.不信任他。于是他向西到秦国,

游说惠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又向东到了赵国,赵国丞相命阳君弗劝说

他,苏秦离赵又游历到燕国,经过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