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试题

一、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时,需要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 ④“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必须用高倍显微镜 ⑤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⑥若转换高倍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⑦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⑧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若无,可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代替直接使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一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透光玻璃瓶甲 4.9mg 透光玻璃瓶乙 5.6mg 不透光玻璃瓶丙 3.8mg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1mg

3.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4.图1为某一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AB段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 B.图2代表的细胞为极体,出现在图1的EF段,产生的子细胞全部异常

C.观察100个图2细胞所示时期的细胞,发现5个出现了图2所示情况,则异常细胞比例为5% D.图1中AB、EF和IJ段细胞含DNA分子数目相同

5.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6.下图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或同一生态系统内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则生态系统a—d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②若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Y可表示物种丰富度 ③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生态系统的a—d种群中d—定是生产者 ④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为d→c→b→a,Y可表示生物量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7.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5 mol 由F2 与Ar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质子总数为9NA B.标准状况下,足量Na2O2与5.6LC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5NA C.71gCl2通入水中,HClO、ClO-、Cl-三种微粒数目之和为2NA D.常温下,1.5L 1.0mol·L-1CuSO4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大于1.5NA

8.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面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K2 ,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 中每消耗l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NA B.关闭K1,打开K2 ,试剂X是酸性KMnO4 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 有还原性 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 和E 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3 种

10.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 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B.常见气态然化物的稳定性:XC.1molWM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2mol电子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11.柠檬酸(用HR 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现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H3R、H2R-、HR2-、

R3-的含量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R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a2(H3R)的数量级为10-4 B.pH=6 时,c(R3-)=c(HR2-)>c(H+)>c(OH-) C.Na2HR 溶液中HR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pH=4时,c(H+)=c(H2R-)+2c(HR2-)+c(OH-)

12.一定温度下(T2>T1),在3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NO(g)+Cl2(g)= 2ClNO(g) (正反应放热)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容器 (℃) Ⅰ Ⅱ Ⅲ T1 T2 T3 c(NO) 0.20 .020 0 c(Cl2) 0.10 0.10 0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C(ClNO).v 0 0.20 0.20 物质的平衡浓度/ mol·L-1 C(ClNO) 0.04 cl C2 A.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2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ClNO的转化率小于80%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ClNO)/C(NO)比容器Ⅰ中的大

D.若温度为T1,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NO(g).、0.2mo1Cl2(g)和0.20molClNO(g),则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3.利用膜技术原理和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和电极c都发生氧化反应 B.电极d 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C.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2O4-2e-+H2O=N2O5+2H+

D.装置A中每消耗64gSO2,理论上装置A和装置B中均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

就是β衰变

B.氡222的半衰期是3.8天,镭226的半衰期是1620年,所以一个确定的氡222核一定比一个确定的镭

226先衰变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势能增大,电子的动

能减小,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D.原子核越大,它的结合能越高,原子核能级越稳定

l5.一质量为m=2kg的小球沿倾角为θ=30º的足够长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途中依次经过A、B、C 三点已知AB=BC=12m,由A到B和B到C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4s,t2=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²) 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4m/s²

B.小球经过B点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00W C.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为0.5m

D.小球由静止到C点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70W

16.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该卫星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再经变轨后成功落月。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24(Rh)A.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T2R2B.“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

43(Rh)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GT2R42R TD.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2RTRr R1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细绳竖直,a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在b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a、b、c始终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不变 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 D.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方区域存在勾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坐标系平面向里。y轴上纵坐标等于r的A点有一粒子发射源,可向磁场所在区域沿不同方向发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速度大小相同,在这些粒子经过x轴上的所有点中,P点离坐标原点距离最远,其横坐标为3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经过P点时,运动轨迹与x轴相切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时,运动轨迹与x轴相切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等于r

D.粒子在x轴负半轴上能经过的最远点横坐标等于3r

19.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着一光滑绝缘的圆形槽,在某一过直径的直线上有0、A、B三点,其中0为圆心,A点固定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B点固定一个未知电荷,且圆槽圆周上各点电势相等,AB=L。有一个可视质点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正在滑槽中运动,在C点受到电场力指向圆心,C点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 A.B点的电荷带正电 B.B点的电荷量为3Q C.B的电荷量为3Q

D.小球在滑槽内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20.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靳,正确的有

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2 B.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1212mv1mv2 222 C.此过程中由于放物块电动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为2mv1

D.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12m(v12v2) 221.如图甲所示,倾角30º、上侧接有R=1Ω的定值电阻的粗糙导轨(导轨电阻忽略不计,且ab与导轨上侧相距足够远),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1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L=1m,一质量m=2kg 阻值r=1Ω的金属棒,在作用于棒中点、沿斜面且平行于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处沿导轨向上加速运动,棒运动的速度一位移图象如图乙所示(b点为位置坐标原点)。若金属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

3,g=10m/s²,则金属棒从起点b沿导轨向上运动x=lm3A.金属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金属棒与导轨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0J C.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荷量为0.5C D.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0.5J

的过程中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5分)某实验小组欲以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1,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l的条件

D.在用图象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作a-ml图象

(2)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 xl、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平衡好摩擦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砝码重力,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重力加速度g=10m/s,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kg,小盘的质量为_________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___________m/s。 (g=10m/s)

23.(8分)利用如甲图所示电路,可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压表V,A为标准电流表,E1为待测电源,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 (1)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g=200μA,按如图乙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灵敏电流计G的内电阻rg,其中电阻R4约为1kΩ,

为使rg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2应选用 ,电阻R2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电源(电动势为1.5V) B.电源(电动势为6V) C.电阻箱(0-999.9Ω) D.滑动变阻器(0-500Ω)

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kΩ) F.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kΩ)

(2)如果所得R3的阻值为300Ω,则图中被测电流计G的内阻的rg测量值为 Ω,该测量值 实际值(填“略大于”“略小于”“等于”)

(3)给灵敏电流计G串联一个阻值为 kΩ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G改装为量程6V的电压表V. (4)由(2)确定灵敏电流计的内阻测量值与实际值差异后,将其改装成另一电压表V(甲图虚线框所示)接入甲图电路进而完成甲图实验测量时,电压表V测量值 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源2

2

2

E1电动势测量值 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源内阻测量值 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14分)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0≤x≤L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边长为2L的正方形abcd区域(包括边界)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电子从y轴上的A(0,

)点以大小为v0

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正方形abcd的中心坐标为(3L,0),且ab边与x轴平行,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1)求电子进入磁场时的位置坐标;

(2)若要使电子在磁场中从ab边射出,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满足的条件。

25.(20分)如图所示,圆心角θ=60º的圆弧轨道JK与半圆弧轨道GH都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两者之间的光滑地面上放置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上表面与H、K两点相切,木板右端与K端接触,左端与H点相距L,木板长度d=6.5R.两圆弧轨道均光滑,半径为R.现在相对于J点高度为3R的P点水平向右抛出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恰好从J点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然后滑上木板,木块与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木板接触H点时即被黏住,木块恰好能运动到半圆弧轨道GH的中点.已知M=2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木块在P点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以及运动到K时对K点的压力;

(2)求L的大小(结果用字母m、g、R表示).

26.(14 分) 三氯氧磷(POCl2)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化。塑胶助剂等行业。某兴趣小组模

拟PCl3直接氧化法制备POCl3,实验装置设计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PCl3 POCl3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B装置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还有 。 (3)C 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进行,其主要目的是 。 (4) 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xg 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 的AgNO3容液40.00mL,使Cl-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加入指示剂,用cmol/LNH4SCN 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 体积VmL。 已知: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 (填标号)。 a.FeCl2 b.NH4Fe(SO4)2 c.淀粉 d.甲基橙

②Cl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列出算式) 。

③步骤Ⅲ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 ,如无此操作,所测Cl元素含量将 会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27.(15 分) 亚铁氰化钾K4Fe(CN)6俗名黄血盐,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以某电镀厂排放的含NaCN 度液为

主要原料制备黄血盐的流程如下:

熔点/℃ 沸点/℃ 其他 -112 2 75.5 105.3 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 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HCN 的电离常数Ka=62×10-10。

①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NaCN溶液时,将NaCN 溶解于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至指定浓度,其操作的目的是 。

②浓度均为0 5mol/L 的NaCN 和HCN 的混合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通过计算说明: 。

(2 )转化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4Fe(CN)6,说明该反应能发生的理由: 。 (3)系列操作B 为 。

(4)实验室中,K4Fe(CN)6可用于检验Fe3+,生成的难溶盐KFe[Fe(CN)6]可用于治疗Tl2SO4中毒,试写出上述治疗Tl2SO4中毒的离子方程式: 。

(5)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

①K+移 向 催 化 剂 (填“a”或“b”)。 ②催化剂a 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

28.(14分) CO2既是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CO2为原料可合成多种有机物。

(1)已知:2CO2(g)+6H2(g)

CH2=CH2(g)+4H2O(g) △H=QkJ/mol

一定条件下,按不同的投料比X(X=n(H2)/n(CO2))向某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2、H2, 测得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X1 X2 (填“>”或“<”,后同),Q 0。

②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 。 ③TK时,在该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时间(min) 0 5 10 15 20 H2(g) CO(g) CH2=CH2(g) 6.00 2.00 0 5.40 1.80 0.10 5.10 1.70 0.15 5.80 1.60 0.20 5.80 1.60 0.20 已知在10min时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④下列情况下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消耗速率:2v(H2O)=v(CO2)

(2)常温下,用NaOH溶液作CO2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Na2CO3。 ①若某次捕捉后得到pH=10的溶液,则溶液中c(CO32-):c(HCO3-)= 。 [常温下K1(H2CO3)=4.4×10-7、 K2(H2CO3)=5×10-11]。

②欲用5LNa2CO3溶液将23.3 gBaSO4固体全都转化为BaCO3,则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0-7、Ksp(BaCO3)=2.5×10-6 ]。(忽略溶液体积积的变化)

29.(10分)研究者选取西葫芦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图甲为幼苗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该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能产生[H]的过程有 (填序号),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 。 (2)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移动途径是 。此时图甲中的 (填序号)过程正在进行。

(3)图乙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30.(10分)青蛙后肢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缩回,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到达a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到正电位”,原因是 。伤害性剌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会形成痛觉。

(2)肉毒毒素能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过程,使肌肉松驰。某实验小组用破坏了脑而脊髓完好无损的青蛙来探究信息传导阻断机理的实验,实验前先刺激b处,看肌肉是否收缩,目的是 。(3)在c处注射微量肉毒毒素,再刺激b处,预测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

如果c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一类兴奋性神经),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 来阻断信息的传导。 如果c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仍不收缩,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 来阻断信息的传导。 31.(10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H)、黑身(h)之分,翅型有长翅(V)、残翅(V)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 。F2黄身长翅果蝇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比例为 。

(2)若让F2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果蝇,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 ①杂交组合:选择 的果蝇进行杂交。(写基因型,标上父母本)

②结果推断:若后代出现 ,(写表现型及比例)则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V。

32.(10分)—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这是上世纪80年代,宁夏盐池人对家园的描述,当时到处是沙丘,一片荒漠,毫无生机。如今,425万亩的草原犹如一片绿海,望不到边际,已经成为旅游观光之地。如图是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治沙过程中,群落演替经历了 ,影响该群落演替的因素有 。 (2)食物网中各个生物种群的数量基本上能维持相对稳定,这与生态系统中存在 调节有关。 (3)假设该食物网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均等分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则鹰和狼同化的能量分别为 。

(4)若被标记的鼠更容易被蛇不死,则调查的鼠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 。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类水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定律,但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B.被踩扁的乒乓球(表面没有开裂)放在热水里浸泡,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球内气体对外做功的同时会从

外界吸收热量

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距高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

的趋势

D.两个分子何分子势能减小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减小 E.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数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分为高度相等的AB、BC 两部分,AB、BC两部分中各有厚度和质量均可忽略的绝热活塞a、b,横截面积Sa2Sb,活塞a上端封闭氧气,a、b间封闭氮气,活塞b下端与大气连通,气缸顶部导热,其余部分均绝热。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AB高度的态平衡,大气压强为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 ①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求活塞b降至底部时氮气的温度。 ②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至420K,求平衡后氧气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活塞b在BC的正中间。初始状4(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2s时的波形图,图乙中介质中平衡位置在 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该波的波速为0.5m/s B.该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

C.当t=7s时,平衡位置在x=2m处的质点P恰好经平衡位置向+y方向运动 D.当t=9s时,平衡位置在x=2.5m处的质点Q的加速度方向为+y方向

E.从t=2s到 t=9s的时间内,平衡位置在 x=0.7m处的质点 M经过的路程为28cm

(2)如图所示为某种半圆柱透明介质的截面图,截面ABC的半径r=12cm,直径AB与足够大的水平屏幕朋Ⅳ垂直并与A点接触。透明介质放置在空气中,现有一束紫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为i,i较小时,MN屏幕上有两个亮斑,逐渐增大入射角,当i=45°时,其中一个亮斑恰好消失。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xl0m/s。求: ①介质对紫光的折射率n;

②当i=45°时,紫光从进入透明介质到射到MN屏幕的传播时间t。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硫和钒的相关化合物,在药物化学及催化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钒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钒有+2、+3、+4、+5 等多种化合价,其中最稳定的化合价是 ,VO43-的几何构型为 。

8

(2)2-巯基烟酸氧钒配合物(图1) 是副作用小的有效调节血糖的新型药物。

①该药物中S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所含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按由大到小顺序的排列是 。

②2-巯基烟酸(图2) 水溶性优于2-疏基烟酸氧钒配合物的原因是 。

(3)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且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则p电子可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离域П键”,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域П键”的是 A.SO2 B.SO42- C.H2S D.CS2

(4) 某六方硫钒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3所示,该晶胞的化学式为 。图4 为该晶胞的俯视图,该晶胞的密度为 g/cm3 (列出计算式即可)。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可用合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图:

(1)请写出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写出反应③的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 A 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 分别生成鉴别I和J的试剂为 。

(5) G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种不同类型的吸收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2:2:1的结构简式 为 (写一种)。

(6) A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 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M(

制得。请写出以L 为原料制得M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K可由L

流程图示例如下:

37.(14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石油是人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其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陆地和海洋造成污染,下图是科研工作者分离能分解石油污染物的假单孢杆菌的过程。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取样→A→梯度稀释→涂布到培养基上→筛选目的菌株(假单胞杆菌)

(1)A过程为 ,目的是增加假单胞杆菌的浓度,该培养基中应当以 为唯一碳源。该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已经明显 (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实验中需要用 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用 (器具)涂布均匀并进行培养,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若实验中用10倍的0.1mL的稀释液分别涂布三个平板,培养后分别形成了98、100和102个菌落,则每毫升原样液中含有假单胞杆菌 个,实际只一般要比该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是 。 38.(14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风靡全球的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对目的基因的“编辑”和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为了探究NgAgo—gDNA基因编辑系统能否引发斑马鱼的Fabplla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眼睛发育缺陷,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研究:

(1)首先推测构成 NgAgo 蛋白的 ,合成mRNA,并将其与单链gDNA混合后注射到斑马鱼胚胎细胞中,再进行 培养 获得幼体。

3

(2)进一步探究斑马鱼眼睛缺陷是否由Fabplla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可从 细胞中提取Fabplla基因研究其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功能。

结果:NgAgo―gDNA系统引发的眼睛缺陷可通过外源添加Fabplla基因的mRNA来恢复,而且对Fabplla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其序列与对照组相同。

初步结论: 。

(3)PCR技术扩增Fabplla基因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 、引物等条件。将模板DNA加热至90-95℃的目的是 ,下一过程称为 。

六安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模考

理综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1—6CBDDC A

29.(1)②③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①②③④ (3)B、D

30.(1)Na内流 大脑皮层

(2)检测传出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否正常

(3)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与神经递质竞争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 31.(1)HV 3/5

(2)黑身长翅:黑身残翅=8:1 (3)♀hhvv×HhVv♂

(4)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 32.(1)初生演替 (2)负反馈

(3)7a/4500 a/225 (4)偏大

37.(1)扩大培养(或选择培养) 石油 多于 (2)无菌水 涂布器 (3)1×1O

6 +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38.(1)氨基酸序列 早期胚胎培养 (2)严重眼睛缺陷的斑马鱼胚胎

斑马鱼眼睛缺陷是由Fabplla基因转录受阻导致的,而非基因突变引起的 (3)Taq酶 使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旋为单链(或变性) 复性

7.C 8.B 9.A 10.B 11.B 12.C 13.C 26.

(1)2Na2O2+2H2O=4NaOH +O2↑(或2H2O2

2H2O+O2↑)

(2)平衡气压、干燥O2 (或平衡气压和除去水,防止PCl3和POCl3遇水反应引入杂质) (3)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PCl3气化,逸出损失

(4) ①b ②×100% [或%]

3③防止在滴加NH4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 沉淀,导致多消耗NH4SCN 溶液偏小 27.

(1)①抑制水解 ②碱,即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溶液呈碱性 (2) 相同温度下K4Fe(CN)6的溶解度小于Na4Fe(CN)6 (3) 过滤、洗涤、干燥

(4) KFe[Fc(CN)6](s)+Tl+(aq)=TlFe[Fe(CN)6](s)+K+(aq) (5)①b (1分) ②Fe(CN)64—e-=Fe(CN)63- 28.

(1)① > < ②KA>KB=KC ③向体系中加入lmolH2 ④ab (2)1:2 0.52mol/L 35.

(1)

+5 正四面体 (3分,每空1分)

(2) sp3 N>O>C 2-巯基烟酸的羧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3) AD

(4) VS 36.

(1)羧基、(酚)羟基 (2)取代反应

(3)

(4) FeCl3溶液或溴水

(5) 9

(6)

(3 分)

高三物理参考答案

14 A 22.(1)C; (2)xxxxxx; (3)2.0; 0.060; (4)10.

45612315 C 16 C 17 A 18 C 19 CD 20 BD 21 BC 9T223.B; F; (2)300.0Ω; 略小于; (3)29.70; (4)小于; 小于; 小于. 24.解:(1)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轨达如图所示: 则有: 竖直方向有y12at1 2加速度为:aLeEt 水平方方向为:1

v0m竖直速度: vya1t 解得:y1L vyv0 2所以电了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轴成45\"角,则电了在电场中沿轴x方向和沿y轴负方向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L3L,又因为A点的坐标是(0,) ,电在九电场和磁场的区域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子射入磁场区的22位置坐标为(2L,0)且射入磁场区的速度大小: v2v0方向与轴成45º角。

(2) 分使电子从ab边界射出,其运动轨迹的临界状态分别与ab相切和bc柑且当运动电迹与ab相切时,有

r1r1sin45L

v2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evB1m

r1解得: B1(21)mv0

Le当运动轨迹与bc相刃时,有:r2r2sin452L

v2电子在磁种运动由 各2 兹)J提供向心小有:evB2m

r2解得:B2(21)mv0

2Le(21)mv0(21)mv0≤B≤

LeLe匀强磁场感应强度大小满足的条件:

解:(1)设木块在P点的初速度为v1,从P点到J点有:

3R12gt 2vygt

因为木块在J点与圆弧相切,故有:vyv1tan303v1 联立计算得出:v12gR 设木块滑到K点的速度为v2,从P点到K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1mv2mg(3R0.5R)mv12 22计算得出:v23gR 2v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 R计算得出:N=10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运动到K时对K点的压力为10mg,方向竖直向下

(2)木块从K点滑上木板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此时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木块与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v3,则此后二者开始做匀速运动,规定v2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2(mM)v3 计算得出:v3gR 1212mv3mv2 22对木块根据动能定理有: mgl1对木板根据动能定理有: mgl212Mv3 2计算得出l18R,l22R,木块相对木板的位移ll1l26R<6.5R,即木板与木块到达相同速度时,木块未离开木板

设木块运动到H点时速度大小为vH,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计算得出:vH2gR>v3 说明两者还未达到共速,木板的左端即与H点粘连,木块从K点到H点一直受到摩擦阻力作用,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mg(6.5RL)计算得出:L=0.5R.

33.(1)ABD.

(2)①活塞b降至底部的过程中活塞a不动,氮气经历等压变化、设AB部分的体积为V1,由题意知,BC部分的体积为得:

12mvH 21212mvHmv2 22V1,设氮气初态的体积为V2,温度为T1 ,压强为P1 ,未态体积为V2,温度为T2,由几何关系23V1V0,V2V0

4V1V2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T1T2 代入数据得:T2=350K

②设平衡后中间氮气的体积为V2,上方氧气的体积为V1,压强为p

p1V1pV2 对中间氮气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T1T2 代入数据得:

p1V1pV2 280420V0,压强为p1;未态的体积为V1,压强为p 4 设氧气初态的体积为V1,由题意知V1 对上方的氧气,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尔定律得:p1V1pV1 由几何关系得:V0V1 联立解得:p3V0 27p0 634.(1)ACD.

(2)解:①设紫光的临界角为,则

解得:

②紫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传播时间

解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