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2019级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制大专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作业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工作的能力,面向物流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流通、邮政、速递、机场、物流园区等企业,从事采购、物流单证处理、物流设施设备调度协调、库存管理、物流服务咨询与策划、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工作。
二、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毕业生应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体魄,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分为通用和专业两个层面: (一)
通用知识结构:
1. 具备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
2.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
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二)
通用能力结构:
1.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 具有一定的文字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三)
通用素质结构:
1. 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有理想,懂,有法律意识。 2. 思想品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仪,诚实守信,有很强的责任
心和事业心。
3. 文化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修养。
1
4. 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及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具有较强的心理调
节能力与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5. 可自我获取知识和技能,在业务上可持续发展。
6. 学习素质: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 7. 合作素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调工作、组织管理能力。 8. 创新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四)
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分解
1.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有以下10项: 1) 掌握采购管理知识; 2) 掌握运输管理知识; 3) 掌握仓储管理知识; 4) 掌握配送管理知识; 5) 掌握供应链管理知识; 6) 掌握物流统计分析知识; 7) 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8) 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知识; 9) 掌握物流服务咨询与策划知识; 10)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
2. 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由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两个层面的能力构成,综合能
力有10项:
1) 具备良好的采购管理能力; 2) 具备良好的运输管理能力; 3) 具备良好的仓储管理能力; 4) 具备良好的配送管理能力; 5) 具备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6) 具备良好的物流统计分析能力; 7) 具备良好的物流案件分析能力; 8) 具备良好的物流成本管理能力; 9) 具备良好的物流服务咨询与策划能力; 10) 具备良好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
三、 学制、修业年限与培养对象
2
(一) 标准学制:3年; (二) 修业年限:2-5年;
(三) 培养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四、 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 (课程简介见附件)
五、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一) 专业教学团队 1.生师比
学生:教师≦18:1。 (二) 专业教学团队 1.生师比
学生:教师≦18:1。 2.师资结构
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率达100%;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率达25%;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率达75% 。配备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管理人员。 3.师资质量
专业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经历;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组织实施教学,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主持或参与高职教育科研项目的能力。专业教师队伍是1名专业带头人,5-6名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 4.专兼结合
有一支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又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兼任教师队伍。兼任教师数与专职教师数之比达到1:2。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实训设施
配备物流操作实训室、物流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和商务谈判模拟实训室,能满足学生课程实验与实训要求。 2. 校外实训基地
3
在校外选择了涟水苏果超市、淮安源通制帽有限公司、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几个物流方面的企业,建立稳定的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并能够承担顶岗实习的实训基地,每个基地可容纳学员50人左右。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
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比例达70%以上。 2.图书及数字化(网络)资料:图书馆藏书、中国知网等。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应用“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使理论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合一,专业理论教材、实验指导教材与技能实训教材合一,理论课教室、专业实验室合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做”融合进行,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改变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割裂的状态,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而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机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学生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学习和实践。教学方法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为主,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考核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做到三个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积极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考核评价。
(六)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应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常规教学管理:注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动态,常与学生交流;上课过程严格要求,引导学生不迟到不早退。
2.教学教学管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4
3.考试制度管理: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考试(考查)成绩。。
六、 教学进程计划
本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见表2。
七、 教学进程计划
本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见表2。
八、 毕业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或水平)证书和学分
(一) 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与培训,毕业前应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一级(或以上)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达到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表见表5。 (二) 总学分 160.5 、其中理论 74.5 学分、实践 82 学分、证书 4 学分。
九、 毕业条件
具有学籍,德智体美合格,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等),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证书齐全,准予毕业。
九、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程序及签字表
执笔人 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 教学委员会
附件:
表1.实践教学设置表 表2.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3.总课程(含理论、实践)学分比例表 表4.综合教育进程表 表5.职业资格证书表 附6.本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5
表1. 实践教学设置表
序号 1 实践实训课 名称 专业认知实训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了解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通过本课程实训,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管理2 管理学应用实训 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实训,学生熟练掌握采购流3 物流采购实训 程,针对不同企业如何选择合理的库存策略,进而选择合适供应商合作关系;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控制进销存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实训,学生全面系统掌握运输管理的主要方法,熟悉运输业务流程及流4 物流运输实训 程运行过程中方法和所需的各种要素,了解运输类型及运输发展趋势,理解运输成本和绩效问题,并通过实训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应操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实训,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仓储管理的主要方法,熟悉仓储业务流程及流5 现代仓储实训 程运行过程中方法和所需的各种要素,了解仓储类型及仓储发展趋势,理解仓储成本和绩效问题,并通过实训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应操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实训,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物流6 物流统计实训 统计学原理,并通过实训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应操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实训,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各7 物流管理沙盘模拟实训 岗位的职责、范围、操作过程、管理业务流程、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在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 通过本课程实训,学生全面系统掌握配送管理的主要方法,熟悉配送业务流程及流8 物流配送实训 程运行过程中方法和所需的各种要素,了解配送类型及配送发展趋势,理解配送成本和绩效问题,并通过实训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应操作技术。 9 物流师考证培训 通过一个月的密集培训,达到物流师的职业要求标准。 结合工作岗位,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10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共同指导下,培养岗位能力。选题,开题,进行实际调查,中期检查,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初稿,修改初稿、定稿。 6 20 600 校外实习基地 5 4 120 校内实训基地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4 1 30 实训基地 考查 4 1 30 实训基地 考查 3 1 30 实训基地 考查 3 1 30 实训基地 考查 2 1 30 实训基地 考查 2 1 30 实训基地 考查 1 1 30 实训基地 考查 学期 1 周数 1 学时 30 实施场所 实训基地 考核方式 考查 备注 6
表2.教学进程计划表
学 年 学 期 学 期 周 数 考 试 周 数 理 论 周 数 实 践 周 数 机 动 周 数 类别 序号 1 2 3 4 课程名称 学分 3 1 2* 2* 4* 2 2 1.5 4* 3* Ⅰ 20 1 16 2 1 一 Ⅱ 20 1 16 2 1 Ⅲ 20 1 16 2 1 二 Ⅳ 20 1 16 2 1 Ⅴ 20 1 14 4 1 三 Ⅵ 20 20 合计 周数 120 5 78 32 5 合计 讲课 实践 48 16 32 16 128 128 24 48 48 32 40 16 56 32 16 48 32 96 24 32 24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4 32 16 32 8 0 8 0 0 16 0 32 32 0 32 24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备注 周 学 时 及 课 时 分 配 4 2* 2* 4* 2 2 4* 4* 2 2 4 4* 4* 4* 4 1 2 4* 4 4* 4 3* 2 4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形势与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指导 1 4 2 1 通用模块 5 6 7 8 9 10 11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 4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信息技术基础(二) 体育 军事理论 经济学基础 经济法基础 管理学基础 物流企业会计 物流基础 采购管理#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物流统计实务 配送管理# 物流法律法规 物流成本管理 供应链管理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 物流运筹学 物流发展前沿 电子商务物流 4 8 4 8 1.5 4 3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4 2 4 必修课 12 素质模块 13 14 15 16 17 18 岗位能力模块 19 20 21 22 23 24 32 24 限选课 职业拓展模块25 26 27 28 32 16 32 7
29 30 31 32 4 4 4 4 4 4* 4 4 4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0 800 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 Excel物流仿真与应用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合计 任选课 根据全院公共选修课模块选课 24 8/5 24 7/3 24 7/3 24 6/2 124.5 24.5 10/5 1992 1192 学期课程门数/考试课程门数 备注 符号说明:△-课程设计;★-实验专用周;*-考试课程;#-核心课程
表4.总课程(含理论、实践)学分比例表
类别 理论 实践 实施形式 课堂教学 实验 专项实践 毕业实习 注2: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为52.40%。
学分 74.5 50 12 20 比例 47.60% 31.95% 7.67% 12.78% 备注 注1:专项实践是指除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之外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技能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
表5.综合教育进程表
学 年 学 期 总 周 数 假 期 学 期 周 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名称 国情与时政 就业创业教育 入学专业教育 毕业教育 √ √ √ Ⅰ 25 4 20 一 Ⅱ 27 8 20 Ⅲ 25 4 20 二 Ⅳ 27 8 20 Ⅴ 24 4 20 三 Ⅵ 28 8 20 学时 √ √ √ 2 4 4 4 12 0 0 156 36 120 学分 2 2 备注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合计周数 周学时数/教学周数 1-5学期 1-5学期 普通话教育与训练 推荐书目 技能竞赛
表5.职业资格证书:
8
附件6:核心课程简介:
1. 《采购管理》 总学时学时
该课程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确立正确的采购理念,掌握物流采购基本策略,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物资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管理,也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这种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率进行发挥着保障作用。企业采购物流不仅要实现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条件下来组织采购物流活动,因此难度很大。为学习后续的物流实务课程和实际应用打好扎实的观念基础和理论基础。 2. 《运输管理》 总学时学时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流运输的各种方式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国际联运,多种运输方式的并存,运输工具,运输成本,运输费用,运输过程风险等相关知识点。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性。 3. 《仓储管理》 总学时学时
该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现代仓储管理、仓库设施与设备、仓储规划与设计、仓储商务管理、出入库管理、在库管理、装卸搬运管理、仓库安全管理、仓库绩效管理和仓储管理现代化等内容。为从事物流或者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仓储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案例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配送管理》 总学时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配送各功能环节的管理,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制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物流管理实践中,培养学生配送管理的能力。
序号 1 2 3 4 物流 职业领域 就业岗位 物流专员 采购专员 物流统计员 国际商务单证员 职业资格证书 物流师证书 采购师证书 统计师证书 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