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来源:筏尚旅游网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上一条 下一条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12-19 2014年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全省排名第三。 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中学 孔振华 师:刚才听到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我觉得,尽管这也许是我们的“最后一课”,但是能够和大家一起读书、学习,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预习,你觉得有哪些字音、字形需要提醒同学注意?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1:第二自然段“暖和”读轻声 师:请示范一下 生1:再读(准确,声音响亮) 生2:第十自然段的“郝叟”字音字形都要注意。 生3:第二十一自然段中的“强迫”注意“强”读三声。 ……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重点字词,有没有同学能试着挑战一下? 出示PPT:字词注音 生:读(准确,清晰,声音洪亮) 师:(情不自禁地夸赞)你读得多么清楚、多么准确啊! 生:齐读

师:《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哪位同学了解这些资料? 出示PPT:背景资料填空

生1: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被迫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命令这两个省的学校只能教德语。

师:非常准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课下注释中了解到的。

师:借助注释理解内容,这真是个好习惯。不过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文章1—6小节的环境描写当中,有一些语句也能让我们隐隐约约地察觉到这个背景,你能试着找找吗?

生1:第四自然段“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这里我看到了战争的影子。

生2:第三自然段小弗郎士所见的“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也告诉我们,在法国的土地上却有了普鲁士兵,战争在这里发生了。 师:大家非常棒。小说当中的环境描写往往隐藏着丰富的背景资料,所以读书的时候要用心、留心。知道了背景,你能不能结合背景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生1:这篇小说主要讲了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遭受普军侵占后,师

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

师:你从课前提示中获得了启发,很会学习的姑娘。

生2:这篇小说主要讲了普法战争后,被普军占领的一所小学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形,表达了人们爱国的情感。

师:“表达了人们的爱国情感”,你的概括甚至涉及到这篇小说的主题,全面而深刻,非常好!

师:这篇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来叙述的,下面就让我们追寻着小弗郎士的脚步来到这不同寻常的最后一课,来了解教室里发生的故事吧。你关注到了这间教室跟以往有何不同吗? 出示PPT:(教室图片)

生1:以前,在上课之前,学校非常喧闹,现在则非常安静、非常严肃。

师:能把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吗?

生1:“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师:而且整个教室……

生齐:“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师:哦,一切都那么肃静。除了气氛不同了,还有什么不同? 生2:老师的装扮不同往日。

师:你可以用一个更恰当的词语,老师的…… 生2:穿着

师:非常棒。具体谈谈好吗?

生2:第10小节“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老师今天的衣着很特别,而且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特殊日子才穿戴。

生3:以前后排都是空的板凳,现在坐了好多人。 师:都是些什么人呢?

生3:有以前的镇长、邮递员、还有一些旁人 师:他们的表情也很特别,说一说。

生3:郝叟带着一本初级读本,而且个个面容忧愁。

师:这最后一课的教室真的不同寻常。极端的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喧闹,身着礼服的老师温和地等待着迟到的学生,面容忧愁的老人捧起了初级读本。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了,谁来读读11自然段,替韩麦尔老师来宣告一下这个不幸的消息呢? 生:“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生动情朗读,严肃而沉痛)

师:我觉得你读得非常好,因为你把内心的感受通过声音传递出来了。

师:这真是一个不幸的消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这个消息让小弗郎士的内心起了巨大的波澜。(板书:小弗郎士)在这最后一堂法

语课上,这个孩子和以前相比有了那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对比阅读1-6小节和11-23小节,思考: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PPT:方法提示:重点揣摩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就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作出批注。 生默读思考,批注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第14自然段“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这段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反映了小弗郎士原来的时候不爱学习,旷课去玩,而最后一堂课,他觉得这堂课很重要。

师:那你觉得此时此刻小弗郎士的心里面充满了怎样的情感? 生1:他舍不得老师和他的课本,而且他对以前的行为感到非常的懊悔。

生2:还有几个句子也表达了小弗郎士当时内心的悔恨和痛苦。就是14小节“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师:出示PPT:(这几个句子)你是如何感受到小弗郎士的悲痛和懊悔的呢?

生2: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重读“再”)

师:哦,你是从这个词中感受到的。那大家注意到了这三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了吗?一个标点也是有感情的。

生3:这三个句子都用了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 师:那你认为连用三个感叹号……

生3:连用三个感叹号把小弗郎士得知再也不能学习法语时,那种强烈的懊悔和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师生齐读三个句子,感情沉痛。

师:可就在不久以前,上学路上的小弗郎士你还记得吗?他对学习是怎样一种态度?

生4:第1自然段“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看出小弗郎士根本不想上学,对学习法语毫无兴趣。他甚至觉得“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重读“多了”)”

师:那曾经是一个怎样懵懂无知的孩子啊!可是到后来他不但对法语的感情产生了变化,他对敌人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呢?

生5:第12自然段“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从“坏家伙”一词中感受到小弗郎士对敌人的恨。 师:你可以试着读出这种情感吗?

生5:再读,重读了“坏家伙”,很投入。

生6:我觉得11自然段“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也能表现出他对敌人的仇恨和蔑视。

师:既有讽刺,又有愤怒。那你能不能试着表达这种情感呢? 生6:有感情的朗读

师:小弗郎士的心里有了对法语的爱,有了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呢?

生7:21自然段“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些句子写出了小弗郎士爱祖国、爱祖国的语言。 师:能不能说说具体哪个词让你有了这种感受呢?

生7:“美丽”。因为第1自然段写他很讨厌法国文字,这一段中他却觉得法文很美丽,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他对法语,对法国的热爱。 师:是的,当我们深爱着某一事物的时候,它在你的眼里就会变得分外美丽起来。

生8:还有“小国旗”一词,小国旗就像祖国的标志一样挂在那里。 生9:小弗郎士觉得每一个字都能代表一面国旗,一样庄重。 师:大家这样体会应该是走进了小弗郎士的内心,我们试着想一下,如果不是最后一课上,这个孩子看到字帖在教室里飘扬,他会联想到什么?

生10:他也许会联想到小鸽子。小鸽子象征着自由,他很贪玩,

希望像小鸽子一样自由地飞翔,他想飞出去。 生11:也许会想到在哪里还有鸟窝。 生12:他会联想到风筝,他想飞到天上。

师:大家通过联想,仿佛又见到那个上课不专心的小弗郎士,但就在这最后一课上,他却分明见到了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刚才通过对比和分析,我们读出了一个变化的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他从一个懵懂无知懂得孩子蜕变为心中有爱,胸中有恨的孩子,他,成长了。(板书成长)

师:小弗郎士的变化,细细想来,跟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背景有关系。但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个孩子,(板书:韩麦尔先生)下面,请同学们集中阅读18-23小节,找出文中对韩麦尔先生语言、行动、神态或某些细节的描写,思考:韩麦尔先生哪些言行举止深深地打动了小弗郎士?请选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地方,作出批注。 出示PPT

生默读,思考,批注。

生1:22段“我每次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带走似的”我觉得,这一段中韩麦尔先生对学生、对教室的不舍感动了小弗郎士。

师:你能试着用声音来再现一下这种情境吗?

生1:有感情朗读(师适时播放音乐),富有感染力。

师:韩麦尔先生对这里的爱和眷恋,都在他呆呆的眼神里,都在他一动不动的身影里,我想这一切一定让这个孩子被深深地触动了。 生2:20段“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钥匙”从他的这几句话中,我感受到了韩麦尔先生对法语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深深地打动了小弗郎士。

师:是啊,老师的话,总能拨动孩子的心。你觉得尤其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他对法语的这份热爱?

生2:最美、最明白、最精确(重读了三个“最”)

师:你读得多么动情啊!“亡了国……钥匙”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生3:这句话是说,只要人们把爱国的信念带在心中,他们即使坐了监狱,总有一天也会出来,为祖国报仇。 师:你认为会有真实的监狱,是吗?

生3:这里应该是,信念拧成的力量……因为前面说了要学德语,说明以后就不能学法语了,所以德语就相当于监狱的大门,但是,只要他们的信念还在,他们就一定会走出来。

师:你读出了韩麦尔先生民族的坚定信念,你甚至感觉到了在德语环境下生活的法国人们就好像是在监狱里一样,理解得非常深刻。

师:老师觉得这段话,大家即使理解了含义,但是,也不一定真的能感同身受,毕竟大家花儿一样幸福的年龄,关于国土沦丧,关于沦为奴隶,这些苦难,这些耻辱,距离你们的生活真的有些遥远。可是,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刻骨铭心的痛啊,它一直都在那里!

出示PPT:一百年前,中国东北的很多学校还未来得及讲最后一课,便再也不能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用母语教学了。日本人甚至规定:学校的日常用语全部用日语,如上学问好、下学再见等都不许说汉语。 生4:读

师:如果你在这样的课堂里,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5:如果我在那种环境里,每说一句日语,就会激起一次对日本人的恨。

生6:我会觉得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美好,老师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珍贵。

师:我想,你是说曾经(重读)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曾经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都是那么珍贵、美好是吗? 生6:是的

师:语言,传承民族文化。我们试着想一想,如果我们不能再朗声齐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如果我们不能再深情低唱“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果我们不能再愉快轻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么我想内心的痛,内心的恨、爱,所有的情感也

许都集聚在一起了,现在大家再读这句话,感触会更深了。 生:齐读(坚定而有力)

师:非常有力量,我听出了你们坚定的信念。如果说韩麦尔先生的这段话是向小弗郎士,是向阿尔萨斯人播撒了一颗热爱语言、热爱祖国的种子的话,我相信现在这颗种子已经在每一个同学的心里了。除了言语,习字课上韩麦尔老师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你找到了吗? 生7:韩麦尔老师给孩子们发了新字帖,上面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可以看出韩麦尔老师非常想让孩子们记住法语。

师:我们可以试着想想一下,当孩子们在课堂上描着、写着,他们的心里也一定在深情而坚定地读着——“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一种爱国的深情就这样在这间教室里流淌开来。此时的韩麦尔先生在小弗郎士的心中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严厉普通的老师了,他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齐:高大(板书:高大)

师:回望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举止,这位老师用他的言语播撒爱法语的、爱祖国的种子,用他的行动在诉说着他对祖国的、对家乡的、对法语教育的眷恋和不舍,那么,这样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个让孩子仰视的爱国的知识分子。尽管每一个人都分外珍惜这节课的每一分每一秒,但教堂的钟声还是残酷地敲响了,有没有同学再现一下这时的情形?

出示PPT: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

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生8: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这些加点的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9:我感受到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对这堂法语课的不舍,钟声每一次响起,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无比痛苦地煎熬。

师:教堂的钟声响了十二下。一下、二下、三下……十下、十一下、十二下。(语调沉痛)该下课了!祈祷的钟声也敲响了,真的该下课了!多少留恋、多少不舍啊!然而,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士兵的号声,残酷的现实就在眼前,必须下课了!脸色惨白的韩麦尔先生也像一尊塑像一样留在了世界人民的心中。

出示PPT: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放学了,你们走吧。”

生9:有感情地朗读(音乐,生读得沉郁悲痛)

师:谢谢你,孩子,我想你用声音把这个画面定格在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韩麦尔先生哽咽难语,他说:我……我……,你能代他说出心里的话吗?

生10:他也许想说,我多想再上一堂法语课啊! 生11:他也许想说……啊……

师:我想,你同韩麦尔先生一样,心中涌动着澎湃的情感,但是嘴上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所以,他只有把全部的爱、全部的恨,把他全部的力量都倾泻在了黑板上。黑板上这两个大字折射到了每一个

人的心里,课堂上的小弗郎士、镇上的人,还有阿尔萨斯人的心里响起了一个共同的声音——

生齐:法兰西万岁!(声音高亢有力)

师小结:多么动人的场景啊!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小弗郎士的脚步,走进了最后一堂法语课,了解了这里发生的特别的故事。在这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感的课堂上,(板书:爱国)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位普通的老师和这位贪玩的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个教室里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便再普通,只要他心中对祖国有着一份神圣的感情,那他一定是一个高大的值得仰视的人;一个民族,只要语言还在,文化的血脉不断,那这个民族必将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记住,这最后一节课。 师: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