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
作者:谢金沛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钻孔灌注桩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这些工程建设的基础施工当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基础性施工技术,它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质量和水平,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平稳、可持续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伸缩缝的施工。因此,在水利工程桥梁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钻孔灌注桩施工,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对于施工中一些可能出现风险的环节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解决和预防,进一步促使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序、稳定的开展。鉴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详尽的分析与探讨。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
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前期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 1、施工人员的准备
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对路桥施工图纸和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解和熟悉,确定桩位的相关地质情况,掌握施工各环节的技术规范和验收要求,并对施工相关人员进行详细明确的技术测试和交底。 2、施工材料的准备
要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库存材料的数量充足、质量合格。提前对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进行现场的取样送检,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比的实际计算和设计。 3、施工场地的准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工单位要事先平整场地,对场地中的软土进行更换或者压实夯紧,根据场地的实际地形搭设坡地工作平台、筑岛或者架设临时的导向架。对施工现场的水、电、设备等进行接通、安装和试调,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桩位测量的准备
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桩位的总体测量和放线,并在桩位中心绑点记录标志桩;测放护桩和四周的绑点控制,以便进行桩位的核对和恢复;选择适用的钻桩机进行安装、调试,并在钻机就位后检查它的垂直度和桩位中心与钻盘中心的偏差值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检查其他设备的工作运行状况。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成孔。
(1)孔深与孔径。对于孔深一般可以根据各钻孔的土层分布情况进行场地地质概况的综合判断,绘制岩层分布等高线图,以此确定成孔深度。也可以采用在施工现场设置长度标记进行孔深的测量,具体做法是用细钢丝等作为测绳,同时注意数标的松动与错位,并进行每次终孔的测绳核实。对于孔径要重视在液性指数1L>0.75范围内的粘性土上的施工细节,可适当加大钻头直径或采用处理孔斜的导正器法。
(2)成孔的垂直度。钻孔灌注桩的垂直度与承载能力的大小有着重要联系,因此在钻机就位与钻孔过程中,应根据勘探报告来进行合理分析,加强巡查与记录,时刻观察在钻进过程中钻机的反映情况,特别是应时刻保证校核钻杆的垂直度。在地基不均匀的情况下,应做好施工前的必要准备,在土层斜状分布或是土层中夹有较大硬物时,钻速应减至慢挡。 2、清孔与终孔
清孔的主要目的为清除孔底沉渣,工作原理是通过泥浆流动时的动能进行对桩孔底部沉渣的冲击,在冲击过程中沉渣中的岩粒等会处于悬浮状态,接下来运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悬浮的沉渣被带出桩孔,直至将桩孔内沉渣清干净。具体施工中可先通过捞沙卵石的钻头进行桩孔内沙卵石的捞出,再运用泥浆的循环清除孔内的粘土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一般为1.14。然后,根据桩径和孔深将孔底的岩屑、泥块等打碎,使其随泥浆浮出孔外。 3、钢筋笼
钢筋笼的制作一般是分段进行的,并保证一半以上的钢筋接头在连接时错开焊接,监理人员要着重注意对钢筋笼立焊质量的控制和检查。要保证钢筋笼垂直于孔洞入孔,下放时应徐徐轻放,坚决禁止强制钢筋笼入孔下放,避免造成钢筋笼的变形以及孔壁的坍塌。钢筋笼在就位后应将其上端与护筒焊接固牢,以减缓混凝土在上升时对顶部的托力,防止钢筋笼的上升。灌筑混凝土前必须严格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一般在180mm-220mm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间。检查孔内导管的离孔底距离和长度,根据压力平衡法计算出混凝土的灌注量,并保证导管在首次灌筑混凝土后埋入混凝土的部分达到1rn以上,并剪断铁丝后将隔水栓埋入底部的混凝土中。同时,后续灌筑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补充上来,以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施工。导管在浇捣过程中埋设进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在2m-6m之间,其具体数值必须通过精确的测量以避免拔空。 4、泥浆的制备与第二次清孔
灌注桩在成孔至设计标高后,利用钻杆在原位来进行第一次的清孔处理,当孔V1的返浆比重持续小于设定的范围内,进行孔底沉渣厚度的测量,在进行抓紧与吊放钢筋笼、沉放混凝土导管。并且在混凝土灌注前,通过导管来进行第二次的清孔工作。拌制泥浆的控制指标为泥浆的含砂率小于6%、胶体率大于90%,采用反循环成孔工艺,是沉渣有效得以清除。 5、砼灌注
灌注桩的第二次清孔验收合格后,进行砼坍落度的检查,一般控制在180-220mm的范围内,然后检查孔内导管的长度、离孔底的距离,依据导管内外的混凝土的压力平衡来计算首灌混凝土量。最终确定料斗容量,保证首灌后导管底埋人混凝土中的部分在1m以上,再进行砼灌注。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质量控制 1、对护筒冒水问题的处理对策
在钻孔施工中如果埋设护筒时,周围的土壤不够密实,很容易发生护筒冒水的问题,这样不仅会造成整个地基的严重下沉,还有可能造成护筒的位移,从而使桩柱与之前的设计不相符,进而影响整个桥梁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或者是使钻孔发生偏斜,导致工程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在埋设护筒时,首先应该确保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以及整体土层的密实性。在护筒进行开孔时,应该确保护筒内的水不高于一点五米,如果有护筒冒水的现象发生,应该将护筒周围的土层进行密实性加固,如果因为处理不当或者是施工不规范致使护筒已经发生偏移或下沉时,应该进行重新安装,以保障施工的规范性、科学性。 2、关于缩颈问题的处理对策
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出现了膨胀的现象,则很容易导致已经成孔的直径与当初所设计孔直径不相符合,从而造成了缩颈问题的发生。为了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科学的避免缩颈问题,我们应该确保施工人员在进行泥浆选择时,尽量选择质量水平比较高的泥浆,从而将泥浆的失水量降到最低。当实施钻孔时,应该尽量将泵的工作量提高,进而以最快速度完成钻孔作业。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孔壁侧形成泥皮的现象发生,这对于有效减少混凝土膨胀问题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从而也能够有效的预防或者是避免缩颈现象的发生。 3、关于卡管问题的处理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是初灌时,水栓发生堵塞或者是选用的水泥和易性比较差,比如说骨料大小不均匀等等,就容易造成卡管问题的发生。此外,施工机械发生故障或者操作不规范也会造成卡管问题的产生。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卡管问题的发生,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确保隔水栓与导管的匹配性,同时还要确保隔水栓具有良好的隔水效果,确保水体能够良好的排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施工单位要熟悉和掌握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完善和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技术质量水平,从而保证钻孔灌注桩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达到高效、优质、经济、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娟.分析水利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
[2]邵桦,孙丽华.浅谈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