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相关的成本后,商业银行获得一定 的利润并逐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信贷具有风险较 高、收益突出的优势。与此相对应的, 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不 确定性因素致使借款人在规定期限 内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相关义务 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从而造成信 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则称为信贷风险(Credit risk)。 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经 营中存在的一种主要风险,信贷风险 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积累直至爆发 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同时 与其他形式金融风险相比,信贷风险 有其特殊性。首先,只要有信贷活动 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贷风 险,信贷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其次,虽然信贷风险的 量化分析比较困难,但仍具有可控 性。商业银行可通过相应的流程安 排,对风险进行事前的识别、预测及 事中的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力求将信 贷风险降至最低水平。第三,我国正 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特殊时 期,市场失范现象大量存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有待加强和完善。因此,道德风险成 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 要因素之一。 二、加强商业信贷风险防范的重 要意义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的联 系日益紧密,金融行业更是如此。在 全球性的金融大市场上,大量的外国 金融企业及金融衍生工具逐渐进入 我国金融市场,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 来巨大竞争压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剧 了银行信贷的风险性,从而更凸显了 信贷风险防范的对于银行生存和发 展的重要意义。以新《巴塞尔协议》中 关于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标准看,我 国商业银行在实际信贷风险的防范 及管理工作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因 此,我国众多的商业银行要在金融大 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寻求长期的发展, 就必须加强和完善信贷风险的防范 工作。 其次,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 传统的重点业务,信贷资产质量的好 坏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有直接且重 大的影响。假设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居高不下,不仅极易造成商业银行的 不良资产剧增、信贷资金可用量减少 及信贷资金周转速度的放慢,同时也 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商业银行的财务 整体运行状况恶化、盈利能力减弱, 更严重者甚至导致银行亏损,对于商 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负 面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 信贷风险防范方面作了大量的理论 与实践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 就。但当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商业 银行信贷业务现状不容乐观,各种不 良资产占了银行资本的较大比重,商 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大、核心竞争力 差。因此,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既 是我国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基础,也 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 和关键所在,防范信贷风险刻不容 缓。如何;隹确全面高效地防范信贷风 险,确保金融的安全和有序进行,实 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一项系统 性和长期性的复杂工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有效防范信贷 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多管齐下,提高商业银行自 身的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1.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国的商业 银行不论是基层员工还是高层领导 人员都需深刻认识到:风险的防范是 全球范围内银行业运行和发展永恒 不变的主题之一。结合当前我国的实 际具体情况,信贷风险的有效防范更 是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从思想 上重视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实 践,将信贷风险的防范意识融入银行 的整体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才有根本性 的保障。彻底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中普 遍存在的不良或负面的信贷营销和 管理理念,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 树立起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信贷风 险观念,在实践中积极主动践行。同 时,也要认识到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 然导致商业银行的正常化发展。因此 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寻求风险 防范与提高效率间的最佳平衡点,加 大创新的力度,提高银行的经营效 益。 2.健全信贷风险防范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 贷风险防范体系,以预防为主,多层 次全方位强化和完善信贷风险的管 理,将信贷风险的产生降到最低。商 业银行自身要秉持审慎经营的原则 理念,在具体业务操作流程中合理评 估、科学设计信贷产品,做好信贷风 险防范的基础,防患于未燃。其次,注 意把握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及经济 发展的周期性波动问题,在实现对宏 观经济运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完善预警 预控系统。借助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全 面的数据库资料,采佣定量分析与定 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测评客 户的信用等级,并将企业信用等级评 价作为贷款发放与否的重要参照标 ;隹,实现信贷风险的事后管理与监督 到事前防范的转变,优化客户资源, 提高客户整体质量水平,从源头上把 握杜绝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同时, 强化贷后的管理工作,定期对客户进 行分析预测,做到风险及时发现、及 时预防并通过风险处置系统及时化 解潜在的或已发生的信贷风险,最大 限度地降低信贷风险系数,确保银行 资产的安全。 3.做好不良贷款的转化和清收 在不良贷款的处理策略上,因地 制宜,讲求方法,实现商业银行资本 的优化和持续运行。当借款人出现不 利于还款因素时,要在综合考虑客户 信用等级、行业发展前景及企业实际 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决定对其采取清 收或转化的处理。从实现商业银行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上来讲,应切实改变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一刀切的普遍做 法,即依靠处置抵押物或寻求司法途 径以抽出贷款及时清算的方法。商业 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贷款企业的 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客户建立和 保持长期的信贷合作关系,并在不良 贷款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 促进其转化,既维护贷款的安全又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经营困 境,避免不良资产变成真正的损失。 因此,建立激励机制,对于盘活不良 贷款、保全信贷资产安全的人员根据 其贡献大小给予各种激励,包括物质 激励和精神激励,以员工的创造性工 作推动不良贷款的盘活工作整体质 量的提高。同时,对于故意拖欠、恶意 逃废银行债务等的不良行为,商业银 行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债权、做好清 收工作以保全资产。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环境,降低 信贷风险 1.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市场经济既 是法治经济,更是信用经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离不开社 会信用体系的保障和支持。通过社会 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对失信行为 给予严厉打击,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 风险,特别是信贷风险,实现银行业 的信贷安全,促进金融的稳定和发 展。具体来讲,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进一步完善包括信贷、纳税、合同履 约、产品质量等各方面的信用记录, 并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和信息共 享平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现全社 会个人、企业、行业等信用信息的充 分交流、整合和共享。一来不仅有助 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和良好信用记 录的积累,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 展提供优质的客户资源。二来商业银 行可以凭借信用信息的基础数据库, 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贷风险 的需求。 2.积极推动企业改革进程,保全 银行信贷资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 同时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 业,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紧密合作关 系。特别是对于以信贷为其主营业务 的商业银行来讲,只有企业发展了, 商业银行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当前 企业存在着如产权不清,现代 经营机制不健全,核心竞争力不足, 经济效益低等方面的问题,是造成我 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高居不下的重 要原因。因此,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 到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工作以提高企 业资本营运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对 于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意 义。充分发挥银行的自身优势,为企 业转型过程提供金融服务,协助企业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为企业积极履行信贷合同打好坚实 基础。同时,鼓励企业间的相互重组 和兼并,在促进兼并中盘活不良贷 款,保全银行信贷资产。 3.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商业银行 经营规范化 信贷风险的有效防范是一个复 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涉及面广,需要 政府、企业、银行自身及社会的共同 努力。作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角色,政府部门要进一步 加快职能的转变,致力于为商业银行 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要切实负起履行 中央银行的监管和服务职能,加大对 于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 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实现其规范化 经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能 力,防范信贷风险。建立和健全贷款 风险报告制度,实现各商业银行向人 行报告贷款风险情况的定期化和制 度化。同时,人民银行要及时、全面地 将当地金融运行情况与信贷风险情 况通过网络通报渠道定期通报给各 商业银行,并对风险超过警戒线的银 行进行监督及跟踪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