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来源:筏尚旅游网
CAIXUN财讯 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 周凯旋 / 文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必然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都会强调高利润和低成本,尽可能地实现其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借此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利润分配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困扰,需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分配策略。 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在产业结构上的不断调整、优化,企业利润分配制度作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改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知道,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利润分配活动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企业只有在全面权衡各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才能在保障企业、企业职工和企业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才能让企业的决策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正确选择。经济学家彼德.德鲁克曾经说“企业不创造利润,就是对社会的犯罪”。 彼德.德鲁克的说法或许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以不容争辩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如果利润高,那么资本就会追逐这个企业,反之,如果利润低,就会面临融资的困难,就会带来企业资金链的紧张。这充分说明了企业要想实现利润的增长,必然要对能够影响到其利润分配的各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企业利润组成及企业利润分配概述 要分析认识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并探求与之相适应的应对策略,就有必要对企业利润的组成、分配、内容及其分配顺序做以简要阐述。 (1)利润组成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利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企业的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在企业利润的总体构成内容中,企业的营业利润、特别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及其所占比重的大小是决定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可靠的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营业利润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利润质量就越高。从营业利润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保障来看,营业净现金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折旧等非付现成本营运资本需求增量,因而,非付现成本增多会缩小营 企业 利润 利润分配因素 我国自建国以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道路一直走的是计划经济路线,这种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相比较在企业利润的分配组成、分配原则、分配内容、分配顺序以及影响企业利润分配的因素等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 (1)各要素承载能力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驻马店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得分最高,分别为0.7242和0.7581。其资源承载能力高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较强,人均耕地面积1370.63 km2,居河南省第二位;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强,人均水资源总量554.56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123.6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18.81立方米。环境承载能力最高主要是由于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得分0.9470,弥补了其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上表现一般的情况。 濮阳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得分最低,主要是由于受制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的劣势。而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的是郑州市和平顶山市。郑州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环境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因素,同时由于人口众多,使得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捉襟见肘。平顶山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从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较差,此外基础设施较差导致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也较差。 经济承载能力得分最高的城市为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及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郑州市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在18个省辖市中都是遥遥领先。经济承载能力得分最低的城市为平顶山市,其经济规模承载能力得分和经济发展水平承载能力得分分别为0.1187和0.5278,即经济发展水平尚可,但经济规模不足。 人口承载能力得分最高的城市为郑州市,其人口生存承载能力和人口发展承载能力得分分别为1和0.9621。2014年,郑州市常住人口938万人,城镇失业率仅为1.40%,是河南省城镇失业率最低的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9279元,是河南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城市;人均教育经费和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均较高。人口承载能力排名较为落后的是周口市和驻马店市,这两个城市不论是人口生存承载能力还是人口发展承载能力均较为落后。 (2)综合承载能力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综合承载能力前三的城市为郑州市、济源市和三门峡市,其综合承载能力得分分别为0.7598、0.6202、0.5237。究其原因,这三个城市的经济承载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较高,排名前三。综合承载能力最差的城市为平顶山市,得分仅为0.3166,其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承载能力均较为落后,需整体提升。 [1]吕光明,何强.承载能力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 [2]吕斌,孙莉,谭文垦.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3]石刚.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基于承载力视角[J].城市与区域,2010(3). -103- CAIXUN财讯 业利润与营业净现金流量的差距,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质量;而营运资本需求量增加会扩大营业利润与营业净现金流量的差距,从而使企业的利润质量被降低。 (2)利润分配 所谓企业利润分配是指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由于企业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会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合理的保护以及企业能否继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所以,加强对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大事。企业利润分配的主体是投资者和企业,分配的对象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分配的时间是确认利润分配的时间——即利润分配义务发生的时间和企业作出决定向内向外分配利润的时间。 (3)分配内容 就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来看,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一是盈余公积 这是企业在税后利润中计提的用于增强企业物质后备、防备不测事件的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两种;二是法定公益金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法定公益金已经取消,改为任意公积金的内容;三是向股东分配利润 也就是分配红利,这是利润分配的主要阶段,企业要在弥补亏损、提 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后才能向股东分配利润。 (4)分配顺序 利润分配顺序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一是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二是缴纳所得税;三是弥补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之后仍存在的亏损;四是提取法定公积金;五是提取任意公积金;六是向股东分配利润。 影响企业利润分配的有关因素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还处于发展阶段,尽管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努力,国家有关部门在相关的政策、法规、准则方面做了巨大的调整和优化,以尽可能的给企业创造市场发展的条件,但是各种社会因素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并且-104- 这种影响对于规范企业利润分配的法制化、合理化、公平化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1)法律因素: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不能以企业资本分配利润,不能当年无利润而动用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分配利润等,都是企业利润分配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定;(2)现金能力因素:企业盈利不等于一定就有相应的现金,这是由于企业在创利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实物资产的购置,从而导致以往的盈利和当期的利润固定化为非现金资产,所以影响了资产的流动性;(3)税收因素:投资者接受股利交纳的所得税要高于进行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所缴纳的税金,往往要求限制股利的支付;(4)股东构成因素:不同阶层、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投资目的的股东,对股利分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5)风险因素: 股东出于避税的考虑,股东希望企业派发较多的现金股利;(6)资本成本因素:在企业筹资中留用利润的资本成本是最低的而且是稳定可靠的,但过分地强调留用利润,股利支付过少也会走向负面;(7)资产流动因素: 分派现金股利较多会使大量的现金流出,降低资产的流动性,企业为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就不宜支付较多的现金股利;(8)拓展因素:企业处于发展的需要而少股利支出,将大部分盈利用于扩大再生产;(9)其他因素:包括债务合同限制、通货膨胀限制等因素。 解决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的对策 企业利润分配关系到每一个投资人的利益所得,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经营和未来发展能力,因而对于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社会各界都会给予高度的关注,企业应该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出稳妥的分配方案。 (1)要确定合适的分红比例 企业投资人投资于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一定的红利,可以如果企业红利分配过多会影响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如果过少又会挫伤投资人的心理预期,所以根据企业的长期经营需要、结合市场情况和投资人利益需要来确定合适的分红比例是企业利润分配中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并且企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 的所环境也不同,因而其分配比例也不能一以贯之,要适时而定。 (2)要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使投资人和管理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减少企业内部人为因素对企业经营及利润分配的影响。企业激励机制应建立在严格的业绩考核基础上,把业绩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高度的结合起来,并且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并重的方式,减少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投资人在定位上的差异性,使企业利润分配更趋理性。 (3)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不管是企业职工还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及其利润分配都具有知情权,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企业职工和投资人对企业管理者权利的监督,有助于防止企业在实施利润分配时暗箱操作、分配不公、分配欺诈等违法现象的发生。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将企业利润分配置公众的共同监督之下,使利润分配走上公开、公正、公平的规范化轨道。 (4)要遵循权益对等的原则 企业在实施利润分配时要坚守权益对等的原则,不论是企业高层领导者还是企业职工和其他投资人,也无论是企业大股东还是小股东,都应享有公平的利润分配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体在企业利润分配中都是平等的。企业投资人在企业中只能以其股权比例享受合法权益,没有任何特权。 (5)要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 结语 尽管影响企业利润分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利润分配能够实现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有利于增强企业继续融资的能力,有利于企业的继续发展。 [1]李海燕.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分析[J].管理观察,2009(17) [2]张林.中美有限责任公司利润分配制度比较及启示[J].经济师,2003(12) [3]陈泽明,李春献. 上市公司利润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会计之友,2005(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