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天然地基上深基础的修筑方法
概 述 基础d↑→施工难度(特别当d>30m时)↑→施工安全系数↓ 水中施工→采用特殊处理方式(如围堰)→需更多更强的支撑结构来挡土、挡水→施工困难、造价上升→新施工方式→沉井基础、沉箱基础 施工步骤 制作井筒→挖土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封底填充井孔→修建桥墩
4.2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概 念:沉井基础是一种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从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采用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他结构物的基础。
沉井的工作原理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北锚碇采用大型深沉井基础,平面尺寸为69米×51米,下沉58米,为
世界第一大沉井(面积近9个半篮球场,高度相当于22层楼)
南岸重力嵌岩锚
北岸锚锭沉井
特 点 (1)施工过程:沉井挡土、挡水、起临时围堰作用,按维护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2)运营阶段:深埋的实体基础,计入周围土体对它的弹性固着作用,受力不同,应分别进行验算。
可见,沉井既是深基础的一种施工方法,又是基础的组成部分。 优 点 (1)刚度大、横向抗力较大、抗震性能可靠 (2)机具简单、施工方便,可全面开工 按下沉方法分 (1)一般沉井(就地灌注下沉)
(2)浮运沉井 水深流急(10~15m)筑岛对通航有障碍时,浮运
到位 按材料分 混凝土沉井、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及其他 沉井构造
沉井的结构
通常由刃脚、井壁、隔墙、井孔、凹槽、射水管组、探测管组、封底混凝土、顶盖等部分组成。 1. 平面形状
圆 形 ① 受力性能好 充分发挥砼抗压强度
② 挖土方便、下沉均匀、易于控制方向 ③ 基底max>同面积矩形 矩 形 ① 制造方便,下沉方向不易控制
② 能充分利用地基承载力
② 长宽比较大时,容易受到较大的弯曲应力(可设置隔墙调节)
园端形 优缺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井壁产生弯曲应力 2. 平面尺寸
顶面尺寸:>墩底尺寸
底面尺寸:由地基容许承载力确定 3. 沉井高度
顶面标高:H顶低于最低水位或低于地面
底面标高:H底由最小埋深(冲刷深度)及确定 沉井高度:H=H顶-H底
高沉井可分节制造 每节高不超过5~6m,底节一般为4~6m 4. 井孔设置及大小
设置目的:排土
平面尺寸:挖土机具能顺利通过 位置:对称布置 设置方式:隔墙 单孔沉井、双孔沉井、多孔沉井 5. 井壁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重量
外形:① 竖直形:优点:与土接触紧密,易于控制方向;缺点:摩擦力大,不易下沉
② 台阶形 台阶宽10~20cm,多设在沉井分节处 ③ 斜坡形 井壁做成100:1~50:1,有利下沉,易偏移 6. 内壁(隔墙)
作用:①使得井壁受弯宽度↓、沉井刚度↑、应力↓
②均匀挖土,控制下沉方向,不致倾斜
特点:①厚:0.8~1.2m,底面高出刃脚踏面一般不小于0.5m;防止土搁住隔墙,影响下沉;
② h较大时,设梗肋于隔墙底部与刃脚连接处 ③ 排水下沉:隔墙底留1.0×1.2m2的过人通道
④ 透气孔:隔墙上部、离顶面2~3m处宜设0.2m的连通管或20×20cm的透水孔若干
7. 射水管组
作 用:① 利于高压水流冲松井壁周围的土,降低侧阻力、端阻力
② 调整水量、水压大小,调整下沉方向
布置特点: ① 管口设在刃脚下端及井壁外侧
② 均匀分布于横向四周
8. 探测管组
作 用 ① 探测刃脚及隔墙底面泥面标高
② 清基、射水或帮助破坏沉井正面土层,以利于下沉 ③ 沉井水下封底后,作为刃脚和隔墙下封底砼的质量检测孔
适用条件:平面尺寸大、不排水下沉,较深
预留方法:用200~500mm的钢管在井壁上预制管道 9. 凹槽
作 用 ① 使封底砼更好地与井壁联接(嵌入井壁,形成整体)
② 如将沉井改为沉箱,凹槽处可预制箱顶(浇注钢筋砼顶盖) 井孔如用砼或圬工填实时,可不设凹槽 10. 井壁围堰
作 用 防止井顶以上的土(水)落入井内 形 式 土、砖、木板桩、钢板桩 11. 封底砼
作 用:井中水无法抽干→封底→抽水 厚度计算:抗浮起 12. 顶盖
受力和稳定条件决定是否充填?
低于冻结线以下0.25m部分,必须充填。
空心沉井或填砂、石时,钢筋砼顶盖(厚1.5~2.0m)
6.3 一般沉井的制造与下沉
场地准备工作 陆地:平整场地
水中:土岛 岛面标高≥施工期最高水位+0.5m 岛面积=沉井平面尺寸+护道宽2m
(1)制作第一节沉井 铺垫层→木立模、绑扎钢筋→灌注砼 (2)拆除模板和垫木
模板拆除时间:侧面直立模板:≥设计强度25%
刃脚斜面、隔墙底模:≥设计强度70%
(3)拆除垫木顺序
先内壁→后外壁,先短边→长边 (4)挖土下沉
排水下沉 抓土斗、人工挖土 注意:基坑涌水翻沙 不排水下沉 空气吸泥机、水力吸泥机、水力吸石筒、抓土斗 (5)接筑沉井和井顶围堰
前一节沉井顶面距离地面只有0.5~1.0m时,接筑下一节沉井; 当沉井沉至接近基底标高时,若井顶低于土面或水面,则需要接筑一临时性的井顶围堰。 下沉中遇到的问题及措施 倾 斜 刃脚高的一侧偏挖土或偏压重:施加水平力(排水下沉时还可在刃脚低的一侧回填砂石)
偏 移 先偏挖土使之倾斜,再均匀挖土至井底中心接近设计中心时,再纠倾斜
遇障碍物 人工排除、爆破排除
土与井壁间F过大 顶部压重,减小f:辅助射水、空气幕、泥浆套 地基鉴定与处理 与设计是否相符:直接取样(潜水员)、钻孔取样
封底、填充井孔和砌筑顶盖 水下浇注砼 砼养护达到设计要求→抽水→根据需要充填→若不充填或仅充填以砂石→砌筑钢筋砼顶盖→砌筑墩台身
6.4 用泥浆套盒空气幕下沉沉井
一般沉井
挖土,靠自重Q作用下沉 阻力包括摩阻力和端阻力
要下沉,就要克服摩阻力力F,当下沉较深时,如果较F大,为方便下沉,采用下述方法: 用泥浆润滑套下沉沉井 用触变性较大的泥浆在沉井外侧形成一个具有润滑作用的泥浆套,沉井下沉中受机械扰动成为流动的溶胶,从而达到减小井壁摩擦力、确保沉井顺利下滑的目的。 压浆管:预埋在井壁内 泥浆射口挡板
泥浆地表围堰 埋设在地表附近沉井外围保护泥浆套的围堰
作用:① 确保沉井下沉时泥浆套的正确宽度
② 防止表层土的塌落 ③ 储存泥浆
用空气幕下沉沉井 气流→竖直管→环形管→气龛
井壁内预埋若干管道,沿水平方向,钻出若干小孔,孔口朝井壁外侧,管道内通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从小孔口喷出,沿沉井外壁上升,在沉井四周便形成一层空气帷幕。空气帷幕是一个不断向上流动的气流层,使土颗粒不断向上翻动液化,降低F,促使沉井顺利下沉。
6.5 浮运沉井
使用条件 水深较大,如超过10m时,则筑岛不经济、施工困难,可改用此法。
施工方法 ① 岸边制作,沿铺设滑道下水
② 船坞内制作利用潮汐下水
③ 借助钢浮筒等浮运,绳索牵引就位或导向船吊放就位 ④ 井孔内灌水、接筑井壁,使沉井下沉
6.6 沉箱基础
概 念:沉箱是将沉井底节作为一个有顶盖的施工作业工作室,然后再顶盖上装设特制的井管和气阀,工人在工作室内挖土,使沉箱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的基础类型。 主要优点 (1)下沉过程中可以处理障碍物
(2)可以直接鉴定和处理地基,不用水下浇注砼,质量可靠 主要缺点 (1)高压工作环境,效率低 (2)一般水下≤35m
6.7 地下连续墙
概 念:是利用专用的挖槽设备,沿深基础或地下结构的周边,采用泥浆护壁的方法,在土中开挖一条具有一定宽度、长度和深度的深槽,然后安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形成一个单元的墙段。各单元墙之间以各种特制的接头互相联接,逐步形成一道就地灌注的连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 主要优点 (1)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除岩溶区和高水头砂砾层); (2)噪音低,振动小,对环境影响小;
(3)在建筑物、构筑物密集地区可以施工,对邻近的结构和地下设施没有什么影响。国外在距离已有建筑物基础几cm处就可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这是由于地下连续墙的刚度比一般的支护结构刚度大得多,能承受较大的侧向压力,在基坑开挖时,由于其变形小,因而周围地面的沉降少,不会或较少危害邻近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4)可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施工。如已经塌落的美国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地基,为哈得逊河河岸,地下埋有码头、垃圾等,且地下水位较高,采用地下连续墙对此工程来说是一种适宜的支护结构。
(5)既可作为基坑的临时支护结构,又可地下主体结构的一部分,节省造价;
(6)全机械化,工效高;
(7)适用范围广,支护,主体结构,承重墙,防渗结构,防震结构。 (8)可用于“逆筑法”施工。将地下连续墙方法与“逆筑法”结合,就形成一种深基础和多层地下室施工的有效方法,地下部分可以自上而下施工,这方面我国已有较成熟的经验。 主要缺点 (1)弃土和废泥浆难处理,特别在城市中;
(2)土层特殊时,容易出现不规则超挖或槽壁坍塌;
(3)造价较高,故一般作围护结构的同时,也作为永久性的承重结构;
(4)施工设备昂贵,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 与桩基、沉井结构等相比所具有的特点 (1)荷载承受特性:内外均收摩阻作用,和地基接触面积较小,故为一种以摩阻力为主的摩擦型基础。
(2)刚度比沉井、桩基都大,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和转角都较小。 施工过程 修筑导墙→泥浆护壁→挖掘深槽→钢筋笼加工、吊放及水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初凝后拔出接头管→逐段施工
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下连续墙施工为例说明
环球金融中心工程效果图
导墙开挖、模板、钢筋施工
导墙对撑加固
成槽机
成槽机取土
泥浆制备工厂
刷壁器
钢筋笼及设置的定位器
履带吊移动钢筋笼
钢筋笼双机抬吊
钢筋笼下放
地下墙接头箱
接头箱拔升千斤顶及拔接头箱
注浆管安装
混凝土浇筑
开挖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