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汽车电器教学案

汽车电器教学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技术资料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专业课

备 课 本

学校 常 德 汽 车 机 电 学 校 授课教师 王 进 新

汽修 专业 汽车电器 学科 一 年级 2015 年 上学 期

共享知识

WORD格式可编辑

本 教 学 目 的 与 任 务 期教学计划 1、知识目标 (1)会描述汽车电器各系统的组成、作用,理解汽车电器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会描述汽车电器各系统主要部件的作用、结构; (3)会描述汽车电器系统简单故障产生的原因。 2、技能目标 (1)能按技术要求检测和更换汽车电器系统各部件; (2)能识读不同车型汽车电器电路图; (3)能利用检测设备排除汽车电器系统简单故障 本教材特点鲜明,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汽车电器系统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维修,图文并茂,信息量较大,切合实际。在加强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 材 分 析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学生通过汽修电工电子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及一些实训操作,对电路和汽车电器设备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没有形成系统。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工作原理、掌握使用及维护维修关键点,并能对汽车电路图进行适当分析。 训对 实训器材: 练学 汽车电器实验台,蓄电池,交流发电机,起动机及常用辅助材料。 设生 备专 检测设备: 的业 汽车专业万用表,高率放电计,汽车专业示波器。 要技 求能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选用典型车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的检测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实操的时量,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 4、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完成 教学 任务 的主 要措 施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全教期教学学内进容度 计划 授课时数 8课时 2 1 1 4 24课时 2 2 8 2 2 8 22课时 2 2 8 2 8 第一章:汽车电气概述 1、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2、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特点 3、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状况 实训1:汽车电气总体认知 第二章:汽车电源系统 1、蓄电池的认知 2、蓄电池的充电 实训2: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3、交流发电机的认知 4、电源系统电路和发电机的正确使用 实训3:交流发电机的拆检装 第三章 : 汽车起动系统 1、起动机的认知 2、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工作过程 实训4:起动机的拆检装 3、其它类型的起动机 实训5:起动线路的连接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课题 汽车电气概述

教学内容 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计划学时 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 4 汽车电气设备的现状与趋势 1.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特点; 2.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现状与趋势。 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和特点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视频演示 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 解决措施 视频演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汽车的组成,引入新课。 想一想:汽油发动机点火系是如何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夜间行驶的汽车,照明及信号灯是如何工作的? 二、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视频演示 1.电源 汽车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和调节器。 2.用电设备 起动系统 用于起动发动机,主要包括起动机和控制电路。 车辆电动系统 包括车辆的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风窗刮水器、电动座椅、电动天窗、中控门锁等小型电机驱动的设备。 照明系统 用于提供车辆夜间安全行驶必要的照明。包括车外照明和车内照明。 信号装置 用于提供安全行车所必需的信号。包括音响信号和灯光信号。 仪表及报警装置 用来监测发动机及汽车的工作情况,使驾驶员能够通过仪表及报警装置及时得到发动机及汽车运行的各种参数及异常情况,确保汽车正常运行。 空调系统 用于保持车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车内空气清新。主要包括制冷、采暖、通风和空气净化等装置。 娱乐和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汽车音响、导航、通信等系统。 全车电路及配电装置 主要包括中央接线盒、保险装置、继电器、电线束及插接件、电路开关等。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装置、电控悬架系统、自动空调等。 互动性交流: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各装置的名称和作用,老师做总结。 三、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 视频演示 1.低压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汽油车普遍采用12V电源,重型柴油车多采用24V系统。 2.直流电 起动机由蓄电池供电,向蓄电池充电必须用直流电,汽车电系为直流电系统。 3.单线制 汽车的底盘及发动机是由金属制造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汽车电气设备的负极直接或间接通过导线与车架或车身金属部分相连,即用汽车的金属机体作为一条公共的零线。 4.并联连接 各用电设备均采用并联,蓄电池与发电机之间以及所有用电设备之间,都采用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 5.负极搭铁 采用单线制时,蓄电池的负极接到车架或车身上,故称负极搭铁。 互动性交流:讲解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汽车用电源与市电的区别? 四、现代汽车电气设备的现状及趋势 视频演示 1.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 发动机系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怠速自动控制、废气再循环、电子点火系统。 电控自动变速器:根据行驶路况可以改变换档规律,如经济模式、运动模式、动力模式。 电控悬架:根据路况的不同改变悬架的弹性系数、减振器的阻尼系数、车身高度。 防抱死制动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路面上的附着系数,使车辆在制动和起步、加速过程中,避免 “滑拖”和“滑转”。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自动空调系统、车载信息等。 2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信息化、节能化、舒适化。 四、质疑 1.汽车电气设备全部使用低压电吗? 2.汽车采用单线制,其电流如何形成回路? 五、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2.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 作业 1.汽车电气设备由哪些装置组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后记

同学们首次接触汽车电气设备,可多用视频展示等手段,让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特点。 课题 蓄电池的认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蓄电池的认知 1.掌握蓄电池的功用和结构 2.了解蓄电池的型号 蓄电池的结构 蓄电池极板的结构 计划学时 2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图片演示 解决措施 对照实物讲解、多媒体配合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发动机起动期间,起动机所用的电能是哪个部件为其提供的? 二、蓄电池的功用 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供电; 2.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发电机超载时,协助供电; 4.发电机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5.大电容器作用。 三、蓄电池的结构 铅酸蓄电池是在盛有稀硫酸的容器内插入两组极板而构成的电能存储器,它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池盖、电解液、加液孔盖和电池外壳组成。如图所示。 1.极板 作用:接受充入的电能和向外释放电能。 结构: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棕红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青灰色的海绵状纯铅(Pb)。如图所示。 栅架的作用是固结活性物质,一般由铅锑合金铸成。如图所示。 极板的片数:为了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在每个单格电池中,正极板的片数要比负极板少一片。如图所示。 2.隔板 作用:放置在正负极板之间,以避免其接触而短路。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作业 教学后记 要求:应具有多孔性,且化学稳定性要好,具有耐酸和抗原氧化性。 类型:木质 、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纤维纸浆和玻璃纤维丝棉、袋式隔板 3.电解液 作用:在蓄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 构成:由纯净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铅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一般为1.24~1.30 g/cm3,使用中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制造厂家的要求而定。 4.外壳 作用:用于盛装极板组和电解液。 要求:耐酸、耐热、耐震动冲击。 材料:硬橡胶、聚丙烯塑料两种。 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外壳内分成若干个单格,每个单格内一组极板,底部制有凸筋,极板组的连接均采用铅质连条进行串联。加液孔用来向蓄电池单格内加注电解液或蒸馏水,盖上有通气小孔。 四、蓄电池的型号 国产蓄电池的型号一般分为三段5部分: 串联的单格电池数—蓄电池类型和特征—额定容量和特殊性能 五、质疑 1.蓄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的性能如何变化? 2.极板间的隔板损坏后,蓄电池的电压如何变化? 六、互动性交流 由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答案 七、总结 1.在发动机起期间,蓄电池向起动机和点火系供电。发动机运转正常期间,蓄电池储存电能并协助供电。 2.蓄电池是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池盖、电解液、加液孔盖和电池外壳组成的电能储存器。 1.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 2.蓄电池由哪些构件组成?各构件的作用是什么? 蓄电池是一个可逆的直流电源,讲授其功用时可举例说明。正、负极板上粘附着不同的活性物质,应重点讲清楚,便于后序内容的讲解。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课题 蓄电池的充电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蓄电池的充电 计划学时 2 1.掌握蓄电池定压、定流充电方法线路连接和充电特点; 2.掌握蓄电池初充电和补充充电方法的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 1. 定压、定流充电方法的线路连接; 解决措施 2.初充电、补充充电方法充电规范和图片、实验演示 充足电的标志 教学难点 不同充电方法充电规范的选择、充足解决措施 电的标志 图片、实验演示 教 一、导入新课 由老师引导思路与学生一起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学 质疑:发动机起动机期间,若蓄电池电量不足,起动机运转是否 正常? 过 二、充电方法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可分为定流充电、定压充电和脉冲快速充电。程 接线方法如图所示。 1.定流充电 定义:充电过程中,使充电电流保持恒定的充电方法。 特点: (1)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但充电电压是变化的; (2)充电电流大小可根据充电类型及蓄电池的容量确定; (3)不同端电压的蓄电池可以串联充电; (4)充电时间长。 2.定压充电 定义:充电过程中,加在蓄电池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的充电方法。连线方式如图所示。 特点: (1)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保持不变。 (2)单格电池的充电电压一般为2.5V。 3.脉冲快速充电 特点: (1)充电速度快、充电时间或短; (2)可以增加蓄电池的容量; (3)去硫化效果好; (4)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泡,对活性物质的冲刷力强,易使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下降。 三、充电种类 1.初充电 定义:新蓄电池或修复后的蓄电池(更换极板)在使用前的首次充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电。 操作步骤: (1)按规定加注电解液; (2)选择初充电规范; (3)开始充电; (4)放电; (5)进行补充充电至蓄电池充足. 注意事项:旋开加液孔;观察充电电流并及时调整;每隔2-3h测量一次蓄电池电压和电解液密度;观察充电现象及时转为第二阶段;经常测量温度,控制不高于45℃。 2.补充充电 符合下列条件的蓄电池应进行补充充电: (1)起动机运转无力、灯光比平时暗淡; (2)电解液密度下降至1.15g/cm3以下; (3)单格电池电压下降至1.75V以下; (4)贮存不用近一个月的蓄电池。 操作步骤: (1)清洁蓄电池; (2)检查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 (3)检查蓄电池的放电情况; (4)选择充电规范; (5)充足电的标志(电解液呈沸腾状态;电解液密度和蓄电池端电压达到规定值,且连续3小时不变)。 3.去硫化充电 蓄电池轻微硫化通过去硫化充电法加以消除。 操作步骤: (1)先倒出原有的电解液,并用蒸馏水清洗两次,然后加入蒸馏水; (2)接通充电电路,将电流调到初充电的第二阶段电流值充电,当密度上升到1.15g/cm3时,倒出电解液,换加蒸馏水再进行充电,直到电解液密度不再增加为止. (3)以10h率放电,当单格电压下降到1.7V时,再以补充充电的电流进行充电、再放电、再充电,直到容量达到额定值80%以上. 四、质疑 1.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时,属定压充电还是定流充电? 2.蓄电池充电过程中,若蓄电池温度过高是否影响蓄电池的容量? 五、互动性交流 由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作启发性回答,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答案 六、总结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1.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有定压充电、定流充电和脉冲充电三种方法。 2.蓄电池的充电种类有初充电、补充充电和去硫化充电等。 作 业 1.蓄电池定压充电、定流充电的特点是什么? 2.蓄电池的补充充电规范如何选择? 教学后记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充电规范、充电步骤是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学生一次性理解有一些困难,在实验、实训中可结合操作进一步讲解。

课题 交流发电机的认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交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功用和结构 2.熟悉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发电机转子、定子、电刷、整流器等主要零件的作用和结构 转子、定子绕组的作用和结构;整流器的作用和结构。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图片演示 解决措施 对照实物讲解、多媒体配合 计划学时 2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蓄电池的作用,引入新课。 质疑:车辆运行过程中,其电气设备的供电仅是蓄电池吗? 二、发电机的功用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怠速以上),向所有用电设备(起动机除外)供电,同时向蓄电池充电。 三、交流发电机结构 组成:转子总成、定子总成、皮带轮、风扇、前端盖、后端盖及电刷总成等。(实物展示)或动画演示 1.转子总成 功用:产生磁场 结构:由转子轴、激磁绕阻、爪形磁极和滑环等组成。(实物展示)如图所示。 质疑:形成磁场的方式有几种?转子形成的磁场与其它形式有何区别? 2.定子总成 作用:产生交流电 结构:由定子铁心、三相绕组组成。三相绕组对称的嵌放在定子铁心的槽中。三相绕组的连接有星形接法和三角形连接法两种。(实物展示)如图所示。 3.皮带轮 利用半圆键装在前端盖外侧的转子轴上,用弹簧垫片和螺母紧固。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4.风扇 一般用1.5mm厚的钢板冲压而成或用铝合金铸造制成,利用半圆键装在前端盖外侧的转子轴上。 5前、后端盖 用非导磁性的材料铝合金制成,具有轻便、散热性好等优点。 6.电刷总成 型式:外装式、内装式 结构:装在电刷架的方孔内,并在其弹簧的压力推动下与转子滑环保持良好的接触。(实物展示)如图所示。 两个电刷接线柱分为“B、F”接线柱或“F1、F2”接线柱。 质疑:电刷磨损变短,会使其与滑环的接触不良。发电机性能是否变差? 四、整流器 作用:将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输出;阻止蓄电池电流向发电机倒流。 (1)正极管 中心引线为正极,外壳为负极,在管壳低部一般标有红色标记。(实物演示) (2)负极管 负极管中心引线为负极,外壳为正极,在管壳底部一般标有黑色标记。(实物演示) 五、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当外电路通过电刷使励磁绕组通电时,便产生磁场,使爪极被磁化为N极和S极。当转子旋转时,磁通交替地在定子绕组中变化.绕组中便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动画演示) 2.电动势有效值的表示 三相绕组中每相电动势有效值的表示为: K -绕组系数(和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绕线方式有关 ) N-每相绕组的匝数(单位:匝) f-频率(单位:Hz) Φ-每极磁通(单位:Wb) Ce-电机结构常数 EΦ-相电动势 小结:当交流发电机结构一定时(结构常数Ce 不变),相电动势EΦ和发电机转速、磁通成正比。 3.交流电动势的波形 交流电动势的幅值是发电机转速的函数。因此,当转速n变化时,三相电动势的波形为变频率、变幅值的交流波形。如图所示。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4.整流原理 二极管具有单项导电性,当给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 当给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将定子的三相绕组和6只整流二极管按电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B、E上就输出一个脉动直流电压。如图所示。 (1) 二极管的导通原则 3只正极管中,在某一瞬间正极电位(电压)最高者导通。 3只负极管中,在某一瞬间正极电位(电压)最低者导通。 (2)整流过程(动画演示)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依次循环导通,使得负载RL两端得到一个比较平稳的脉动直流电压。 对于三个正极管子(D1、D3、D5正极和定子绕组始端相联),在某瞬时,电压最高一相的正极管导通。 对于三个负极管子(D2、D4、D6负极和定子绕组始端相联),在某瞬时,电压最低一相的负极管导通。但同时导通的管子总是两个,正、负管子各一个。 质疑:六个二极管中,若其中一个二极断路或短路,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将如何变化? (4) 中性点电压 定子绕组为星形连接时,三相绕组的公共结点称为中性点。从三相绕组的中性点引一根导线到发电机外,标记为“N”。“N”点电压称为中性点电压。 中性点电压的瞬时值是一个三次谐波电压。平均值为发电机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一半。如图所示。 六、质疑 1.发电机定子铁心、转子爪极均采用导磁性能好的材料,而端盖则采用非导磁材料,为什么? 2.若将整流器的正、负二极管装反,将对发电机的性能有何影响? 七、互动性交流 由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答案 八、总结 作业 教学后记 由老师引导思路与大学一起对本次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1.发电机的转子总成、定子总成的作用是什么?由哪些构件组成? 2.发电机的整流器是如何工作的? 发电机结构的讲解可遵循组成、作用、结构、工作过程的思路。发电机工作原理可结合电动势的产生过程讲解。整流器的工作过程可只作回顾性复习。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课题 电源系统电路和发电机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电源系统电路和发电机的正确使用 计划学时 2 1.掌握电源系统电路的工作过程、充电指示灯的控制方式。 2.掌握发电机、调节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1.电源系统电路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2.发电机、调节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动画、图片演示 电源系统电路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动画、图片演示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旧课,分析发电机励磁绕组与电压调节器的电路连接,引入新课。 质疑:高速行驶的车辆,若发电机突然出现不发电故障,发动机是否立即熄火? 二、电源系统电路 1.组成 实物、图片展示 由蓄电池、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电流表、充电指示灯继电器及充电指示灯等组成 2.工作过程 动画演示 (1)接通点火开关(发电机未起动时),蓄电池电压经蓄电池“+”→接线盒→电流表→点火开关→调节器IG接线柱→调节器F接线柱→发电机F接线柱→发电机励磁绕组→搭铁。 此时,蓄电池电压经点火开关→充电指示灯→继电器L接线柱→继电器触点K→搭铁,指示灯点亮。 (2)发动机起动后怠速运转时,发电机转速较低,若发电机输出电压较低,则蓄电池电压仍通过上述电路为励磁绕组供电,充电指示仍亮,指示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 (3)发动机怠速以上运转时,发电机正常发电,则发电机输出电压经发电机B接线柱→点火开关→调节器IG接线柱→调节器F接线柱→发电机F接线柱→发电机励磁绕组→搭铁。此时,发电机三相绕组的中性点输出电压,经发电机中性点接线柱N→继电器N接线柱→继电器线圈→搭铁。线圈通电产生吸力,将继电器触点吸开,充电指示灯无搭铁回路,灯熄灭。指示发电机工作正常。 小结:发电机不转或不发电机时,励磁电流由蓄电池提供,充电指示灯亮; 发电机正常工作时,励磁电流由发电机提供,充电指示灯熄灭。 互动性交流:学生自已分析发电机他励、自励时的工作情况。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三、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 1.作用:指示电源系统的工作情况 2.控制方式 (1)利用中性点电压通过继电器控制 利用发电机三相绕组的中性电压控制指示灯亮、灭,指示发电机的工作情况。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工作过程: 起动发动机时,发电机不发电,中性点未输出电压,蓄电池电压经蓄电池“+” →电流表→点火开关→继电器L接线柱→继电器触点K→搭铁,指示灯点亮,指示发电机不发电。 发动机正常运转后,发电机发电,中性点输出电压,经发电机中性点接线柱N→继电器N接线柱→继电器线圈→搭铁。 线圈通电产生吸力,将继电器触点吸开,充电指示灯无搭铁回路,灯熄灭。指示发电机工作正常。 (2)利用发电机磁场二极管控制 利用发电机磁场二极管控制指示灯的亮、灭,指示发电机的工作情况。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工作过程: 接通点火开关,电流经蓄电池“+”→点火开关→充电指示灯→调节器“+”→调节器F→励磁绕组→搭铁→蓄电池“—”。构成回路,充电指示灯亮,指示发电机不发电。 发动机起动后,充电指示灯受蓄电池电压和励磁二极管输出端电压“D+”的差值控制。若发电机不发电,则“D+”电位为“0”,充电指示灯仍亮,指示发电机不发电;若发电机工作正常,则“D+”处的电位为12V,则充电指示灯两端的电位差为“0”,充电指示不亮,指示发电机工作正常。 (3)利用发电机输出电压控制 利用发电机输出电压控制指示灯的亮、灭,指示发电机的工作情况。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工作过程: 接通点火开关,电流经蓄电池“+”→点火开关→充电指示灯→调节器“B”→调节器F→励磁绕组→搭铁→蓄电池“—”。构成回路,充电指示灯亮,指示发电机不发电。 发动机起动后,充电指示灯受蓄电池电压和发电机输出电压差值的控制。若发电机不发电,充电指示灯仍亮,指示发电机不发电;若发电机工作正常,则“B”处的电位为12V,则充电指示灯两端的电位差为“0”,充电指示不亮,指示发电机工作正常。 互动性交流:老师引导思路,学生自已总结三种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特点。 质疑: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充电指示灯不亮,发电机工作一定正常吗? 四、交流发电机与调节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交流发电机、调节器在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1.蓄电池的极性必须是负极搭铁,不能接反; 2.发电机运转时,不能用试火的方法检查发电机是否发电,否则会烧坏二极管; 3.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连接要牢靠,如突然断开,会产生过电压损坏发电机或调节器的电子元件; 4.一旦发现交流发电机或调节器有故障应立即检修,及时排除故障,不应再连续运转 5.为交流发电机配用调节器时,交流发电机的电压等级必须与调节器电压等级相同,交流发电机的搭铁类型必须与调节器搭铁类型相同,调节器的功率不得小于发电机的功率, 6.线路连接必须正确; 7.调节器必须受点火开关控制,发电机停止转动时,应将点火开关断开,否则会使发电机的磁场电路一直处于接通状态,不但会烧坏磁场线圈,而且会引起蓄电池亏电. 五、质疑 1.充电指示灯的控制方式有几种? 2.发动机正常动转时,若电枢接柱“B”与蓄电池正极间的导线突然断路,将对发电机产生何影响? 五、互动性交流 由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答案 六、总结 1.电源系电路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2.充电指示灯控制方式和工作过程。 3.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使用注意事项。 作业 1.电源系电路的工作过程? 2.利用磁场二极管控制充电指示灯电路的工作过程? 教学后记 讲解电源电路工作过程时,要分清不同工况下电流路径;讲解充电指示灯的控制方式时,注意理解指示灯的电路回路和电位差控制方式的不同。

课题 起动机的认知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起动机的功用、组成、结构 计划学时 2 1.掌握常规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2.掌握起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1.常规起动机的组成; 解决措施 2.起动机各部分的功用;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常规起动机的组成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教 学 过 程 二、 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电源系的知识,引入新课。 想一想:汽车是依靠什么设备从静止状态下起动的? 二、常见的电力起动机种类 ⑴ 电磁控制强制啮合式起动机(常规起动机):磁极一般采用电磁铁,传动机构中一般只是由简单的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和拨叉组成,无特殊结构和装置。 ⑵ 永磁起动机:电动机的磁极用永磁材料制成,取消了磁场线圈,使结构简化,体积小、质量轻。 ⑶ 减速起动机:采用高速、小型、低力矩电动机,在传动机构中设有减速装置。质量和体积比普通起动机可减小30%-35%,但结构和工艺比较复杂。 三、常规起动机的组成及功用 实物展示 视频演示 ⑴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 ⑵ 传动机构:在起动发动机时使驱动齿轮与非轮齿圈相啮合,将起动机的转矩传递给发动机曲轴;在发动机起动后又能使驱动齿轮与飞轮自动脱离 ⑶ 控制装置:控制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脱离,并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互动性交流: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起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老师做总结。 四、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结构 实物展示 1.磁极:产生电枢转动时所需要的磁场,由固定在机壳内的磁极铁心和磁场绕组线圈组成 2.电枢:由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的铁心、电枢绕组线圈、电枢轴和换向器组成 3.电刷与电刷架:电刷架一般为框式结构,其中正极电刷架绝缘地固定在端盖上,负极电刷架与端盖直接相连并搭铁。电刷置于电刷架中,电刷有铜粉与石墨粉压制而成,呈棕黑色。电刷架上有较强弹性的盘形弹簧。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4.换向器:向旋转的电枢绕组注入电流。 想一想:起动机的换向器片之间是绝缘的么? 五、传动机构 1.传动机构的组成 一般由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拔叉、啮合弹簧等。 2.滚柱式单项离合器 ⑴.构造 实物展示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驱动齿轮与外壳制成一体,外壳内装有十字块和四套滚柱、压帽和弹簧。十字块与花键套筒固定连接,壳底与外壳相互扣合密封。花键套筒的外面装有啮合弹簧及衬圈,末端安装拨环和卡整个离合器总成套装在电动机轴的花键部位上,可作轴向移动和随轴转动。在外壳与十字块之间,形成4个宽窄不等的楔形槽,槽内分别 装有一套滚柱、压帽及弹簧。滚柱的直径略大于楔形槽窄端,略小于楔形槽的宽端。 ⑵.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当起动机电枢旋转时,转矩经套筒带动十字块旋转,滚柱滚入楔形槽窄端,将十字块与外壳卡紧,使十字块与外壳之间能传递力矩;发动机起动以后,飞轮齿圈会带动驱动齿轮旋转。当转速超过电枢转速时,滚柱滚入宽端打滑,这样发动机的力矩就不会传递至起动机,起到保护起动机的作用。 想一想:起动机中的传动装置只能单向传递力矩么? 六、控制装置 1.控制装置组成 电磁开关主要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复位弹簧、活动铁芯、接触片等组成。其中,电磁开关上的“30”端子接至蓄电池正极;“C”端子接起动机励磁绕组;吸接线圈一端接起动机主电路。 2.控制装置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⑴.点火开关接至起动档时,接通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熔断器→点火开关→起动机端子50→分两路: 一路经吸拉线圈→主电路接线柱C→励磁绕组→电枢绕组→搭铁 →蓄电池负极; 另一路经保位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 此时,吸拉线圈与保位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在两线圈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活动铁芯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而被吸入。拨叉将起动小齿轮推出使其与飞轮齿圈啮合。 ⑵.齿轮啮合后,接触盘将触头接通,蓄电池便向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供电,产生正常的转矩,带动起动机转动。与此同时,吸拉线圈被短路,齿轮的啮合位置由保位线圈的吸力来保持。 ⑶.发动机起动后,切断起动电路,保持线圈断电,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回位,切断了电动机的电路,同时也使驱动齿轮与飞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轮齿圈脱离啮合。 七、起动机型号 1.产品代号:起动机的产品代号为QD,其中Q表示起,D表示动; 2.分类代号:起动机的型号中以电压等级作为分类代号,分类代号“1”表示电压等级为12V,分类代号“2”表示电压等级为24V; 3.分组代号:起动机的型号中,以功率等级作为分组代号。 想一想:解释一下QD121的含义? 八、质疑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串励是指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串联么? 2.起动机的换向器片和电枢铁心之间是否绝缘? 九、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十、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起动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常规起动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作业 1.常规起动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2.直流电动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常规起动机的结构和功用是重点讲解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边讲授理论,一边拆卸起动机实物,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式。

课题 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工作过程

教学内容 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工作过程 教学目标 计划学时 2 1.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2.带起动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3.带组合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 1.无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工作过解决措施 程;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2.带组合继电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 带保护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解决措施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过程 动画演示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常规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引入新课。 想一想:起动机的外部电路是如何控制的? 二、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 1.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2.带起动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3.带保护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三、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1.组成:点火开关、电磁开关; 2.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点火开关接至起动档时,电流的流向为: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起动档→端子50→吸引线圈→端子C→励磁绕组→电枢绕组→搭铁→蓄电池负极;同时,保持线圈中也通过电流: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起动档→端子50→保持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 此时,吸拉线圈与保位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在两线圈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活动铁芯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而被吸入。拨叉将起动驱动齿轮推出使其与飞轮齿圈啮合。 齿轮啮合后,接触盘将端子“C”与端子“30”接通,蓄电池便向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供电,产生正常的转矩,带动起动机转动。与此同时,吸拉线圈被短路,齿轮的啮合位置由保位线圈的吸力来保持。 想一想:起动机的驱动齿轮是先转再啮合还是先啮合再转,还是边转边啮合? 一、 带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1.组成:点火开关、电磁开关、起动继电器 2.起动继电器的结构: 装起动继电器的目的是减小通过点火开关的电流,防止点火开关烧损。起动继电器有四个接线柱,分别标有起动机、电池、搭铁和点火开关,点火开关与搭铁接线柱之间是继电器的电磁线圈,起动机和电池接线柱之间是继电器的触点。接线时,点火开关接线柱接点火开关的起动档;电池接线柱接电源;搭铁接线柱直接搭铁;起动机接线柱接起动机电磁开关上起动接线柱。 3.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发动机起动时,将点火火开关起动档接通,继电器的电磁线圈通电,使触点闭合,电源的电源便经继电器的触点通往起动机电磁开关的起动机接线柱。电磁开关通电后,便控制起动机进入工作状态。大电流经过继电器开关流入起动机,流经点火开关的电流较小,起到了保护点火开关的作用。起动过程的原理与不带起动继电器的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电路相同。 想一想:起动继电器会何可以保护点火开关? 四、带组合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1.组成:点火开关、电磁开关、组合继电器 2.组合继电器的结构: 一部分是起动继电器,一部分是保护继电器,它的作用于是:与起动继电器配合,使起动电路具有自动保护功能,防止发动机起动以后,起动电路再次接通,并且可以控制充电指示灯。 组合继电器中的起动继电器和保护继电器都有由铁心、线圈、磁轭、动铁和弹簧触点组成,其中起动继电器触点为常开式,保护继电器触点为常闭式。组合继电器共有六个接线柱,分别为B、S、SW、L、E、N,分别接电源、起动机电磁电磁开关、点火开关起动档、充电指示灯、搭铁和发电机中性点。 3.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⑴ 点火开关转至起动档位时,起动继电器电磁铁线圈电路接通。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组合继电器接柱“SW”→起动继电器电磁铁线圈→充电指示控制继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负极。起动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流通路,起动机开始工作。 ⑵ 发动机发动后,发电机建立电压,其中性点同时有一定数值的电压对充电指示控制继电器线圈供电。其电路为:定子绕组→中性点→组合继电器接柱“N”→线圈→接柱“E”→搭铁→正向导通二极管→定子绕组。 当中性点电压达到Ue/2后,线圈通过电流使铁心产生吸力吸开触点,切断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触点张开,起动机停止工作。 发动机正常工作后,若误接通起动开关,起动机也不会工作。因为此时,发电机已正常供电,中性点始终保持一定的电压值,使充电指示控制继电器触点总是处于张开状态,起动继电器触点不再闭合,起动机更不会工作,从而实现了对起动机的保护。 互动性交流: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讨论无组合继电器的车辆,若发动机工作后又误将点火开关至于起动档,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教师做总结。 五、质疑 平时在家里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插拨插头时会出现电弧现象,时间久了插头的插片或插座会烧黑,这与汽车点火开关烧损是否是同样的原因? 六、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七、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作 业 教学后记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 2.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3.带组合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1.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如何? 2.带组合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如何? 部分学生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的并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常开触点继电器与常闭触点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与区别,在授课时,可增加这部分内容。

课题 其它类型起动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其它类型的起动机 计划学时 2 1.掌握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 2.掌握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1.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 2.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教学难点 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结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各种起动系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引入新课。 想一想:除常规起动机外,还有哪些形式的起动机? 三、 减速起动机的特点及种类 1.减速起动机的特点:在传动机构和电枢轴之间安装了一套齿轮减速装置,通过减速装置把力矩传递给单向离合器,可以降低电动机的速度增大输出力矩,减小起动机的体积和质量。 2.减速起动机的减速装置种类:平行轴外啮合减速齿轮装置和行星齿轮减速装置两种形式。 想一想:减速起动机会何要降速? 三、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 实物展示 视频演示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1.结构: 电动机、平行轴减速装置、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减速齿轮装置采用平行轴外啮合减速齿轮装置,该装置中设有三个齿轮,即电枢轴齿轮,惰轮(中间齿轮)及减速齿轮。控制装置的结构与传统式电磁控制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活动铁心的左端固装的挺杆,经钢球推动驱动齿轮轴,引铁右端绝缘地固装着接触片。 想一想:减速起动机与常规起动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工作过程: ⑴ 接通起动开关,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此时的电流流向为:蓄电池→点火开关→端子50→保持线圈→搭铁,蓄电池→点火开关→端子50→吸引线圈→端子C→励磁线圈→电枢绕组→搭铁,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电磁力吸引活动铁心左移,推动驱动齿轮轴,迫使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这种动作过程称为直动齿轮式,此时电动机低速运转。 ⑵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进入啮合后,接触片和触点接触,此时电流的方向为:蓄电池→点火开关→端子50→保持线圈→搭铁,这样保持线圈产生的磁场使活动铁心保持在原位。同时,电流还流经磁场线圈,电路为:蓄电池→端子30→接触片→端子C→励磁线圈→电枢绕组→搭铁。这样电枢电路接通并开始旋转。电枢轴产生的力矩经电枢轴齿轮→惰轮→减速齿轮→滚柱式单向离合器→驱动齿轮轴→驱动齿轮→飞轮齿圈,带动曲轴旋转,使发动机起动。 ⑶ 发动机起动后,放松起动开关,点火开关回到点火档,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断电,引铁在复位弹簧张力作用下回位,接触片与触点分离,电枢停止转动。同时,驱动齿轮轴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拖动驱动齿轮与飞轮分离,恢复到初始状态 互动性交流: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起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老师做总结。 四、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 视频演示 1.结构: ⑴ 电动机 该电动机的结构有两类,一类与常规起动机类似,采用励磁线圈产生磁场。另一类采用永久磁铁磁场代替励磁绕组,减小了起动机的体积,提高了起动性能。 ⑵ 传动机构及减速齿轮装置 该起动机的传动机构采用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用拨叉拨动驱动齿轮使之移动。其结构和工作过程和传统式起动机类似。 行星齿轮减速装置中设有三个行星轮,一个太阳轮(电枢轴齿轮)及一个固定的内齿圈 内齿圈固定不动,行星齿轮支架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圆盘和驱动齿轮轴制成一体。三个行星齿轮连同齿轮轴一起压装在圆盘上,行星齿轮在轴上可以边自转边公转。驱动齿轮轴一端制有螺旋键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齿,与离合器传动导管内的螺旋键槽配合。 2.工作过程: 同上述一致。 互动性交流: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是如何传递转矩的?老师做总结。 五、质疑 1.平行轴式起动机的驱动齿轮需要用拨叉使之伸出和退回么? 2.在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中,行星齿轮是边自转边公转么? 六、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七、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 2.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作业 教学后记 减速起动机有哪几类,说明它们的主要区别? 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应用不广,且结构较复杂,学生不易接受,在课时较紧时可略讲

实训一、汽车电气总体认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计划 4 学时 初步认识汽车电气主要部件的名称、外形、连接关系及位置 汽车电气主要部件的认识 解决措施 示范、考核 教学难点 汽车电气主要部件的连接关系 实训组织 根据班级人数分组,每组不超过8人。 教 学 过 程 汽车电气总体认知 一、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汽车电气设备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布置实训任务 能认识汽车电气主要部件的名称。 三、演示讲解 1.汽车电源 2.用电设备 1)起动系统 2)点火系统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3)照明系统 4)信号装置 5)仪表及警报装置 6)辅助电气设备 7)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四、指导学生操作 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进行练习,按规范进行电路连线并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严格注意安全。 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考查掌握情况并进行记录。 五、实训考核 抽查2~4名学生进行汽车电气设备主要部件的认知。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 同学们一起对本次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1.汽车电气设备有哪些特点? 2.汽车电气设备由几部分组成? 作业 要求学生不要随意操教学后记 可以按照各系统组成对学生进行示范讲解,作车上的各个系统和插拔各线束接头。

实训二、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1.蓄电池外观检查; 计划 8 2.蓄电池液面高度的检测; 学时 3.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测 教学目标 会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 教学重点 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测 解决措施 教学内容 示范、考核 教学难点 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换算 实训组织 根据班级人数分组,每组不超过8人,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若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下降,其端电压如何变化? 二、布置实训任务 会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 三、演示讲解 1.仪器的使用方法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温度计、玻璃管、高率放电计、密度计 2.实训注意事项 1)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 2)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3)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3.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1)外观直接检查 2)电解液液面检测 3)电解液密度检测 4)蓄电池端电压检测 四、指导学生操作 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学生在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密度计读数不准; 2.高率放电计接通时间过长。 五.实训考核 抽查2~4名学生进行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测方法、技术要求的考核。可根据情况考核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 六、质疑 为什么不能用万用表直接判断蓄电池性能的好坏? 七、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 同学们一起对本次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1.测量电解液密度应注意哪些事项? 2.如何通过电解液密度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教学后记 通过电解液密度和端电压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其理论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可进行对比试验。 作业

实训三、交流发电机的拆、检、装

计划 教学内容 1.交流发电机拆解; 8 2.交流发电机整体检测、主要零部件检测。 学时 3.交流发电机的组装。 教学目标 掌握交流发电机拆解及装配作业的方法;学会交流发电机整体检测及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 教学重点 交流发电机检测方法 解决措施 示范、考核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教学难点 交流发电机检测方法 实训组织 教 学 过 程 根据班级人数分组,每组不超过2~4人。 一、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交流发电机各部分的作用?定子、转子、整流器的检测方法? 二、布置实训任务 掌握交流发电机拆解及装配作业的方法;学会交流发电机整体检测及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 三、演示讲解 1.仪器的使用方法 常用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2.实训注意事项 拆装发电机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拉器,避免生砸硬壳损坏设备 3.交流发电机外观认识与检查 1)外观元件的认识 2)外部接线柱的认识 3)外部参数的测量 提问:交流发电机外部元件的名称及作用?各接线柱的含义? 4. 交流发电机的拆解 集体讲解并示范普通六管交流发电机的拆解规范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并对照教材上的结构图弄清结构、原理。 检查并考核学生的拆解情况,并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 提问: 转子部件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整流器正、负二极管的安装位置?与电枢绕组的连接特点? 5.交流发电机的检测 集体讲解并示范普通六管交流发电机的解体后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1)转子绕组的短路、断路、绝缘 2)定子绕组的断路、绝缘 3)二极管的检查 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提问: 若定子绕组的某一项断路,发电机的性能将如何变化? 若整流元件反向安装,发电机的性能将如何变化? 6.交流发电机的组装 集体讲解并示范普通六管交流发电机的组装规范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提问: 若电枢绕组的支承轴承磨损过大,高速运转中的发电机将出现何故障现象? 四.实训考核 抽查2~4名学生进行发电机某部件的检测考核。 五、质疑 若发电机换各器接触不良,发电机输出功率将如何变化?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 同学们一起对本次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作业 1.交流发电机转子总成的检测项目有哪些?如何进行检测? 2. 三相全波整流桥中的二极管,如果有一只损坏,发电机工作时会有什么故障现象? 教学后记 实训中,学生对正、负二极管的判断难以掌握,整流器与绕组的连接应接合原理进行讲解。

实训四、起动机的拆、检、装

教学内容 1.起动机的拆解; 计划 8 2.起动机主要部件的检测; 学时 3.起动机的装配及性能检测。 1.能正确进行起动机的拆解与组装。 2.能正确进行检测起动机主要部件。 3.能正确进行起动机的性能试验并判断起动机性能好坏。 起动机主要部件的检验方法 解决措施 示范、考核 教学难点 起动机主要部件的检验方法 实训组织 教 学 过 程 根据班级人数分组,每组不超过2~4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一、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起动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二、布置实训任务 1.能正确进行起动机的拆解与组装。 2.能正确进行检测起动机主要部件。 3.能正确进行起动机的性能试验并判断起动机性能好坏。 三、演示讲解 1.起动机的拆解 集体讲解并示范起动机的拆解规范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进行,并对照教材上的结构图弄清结构、原理。 检查并考核学生的拆解情况,并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 提问:起动机扭矩产生的过程?输出的路线? 2.起动机部件检测 集体讲解并示范起动机的解体后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1)电枢绕组的检测; 2)换向器的检测; 3)电刷架的检测; 4)定子绕组的检测; 5)电磁开关的检测; 6)单向离合器的检测. 提问:若单向离合打滑,起动机扭矩能否正常输出? 3.起动机的组装 集体讲解并示范起动机的组装规范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4.起动机的性能检测 在电气万能试验台上,集体讲解并示范起动机的性能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试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四、指导学生操作 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进行练习,按规范进行起动机的拆装与部件检测,操作过程中严格注意安全。 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考查掌握情况并进行记录。 五、实训考核 抽查2~4名学生进行起动机主要部件的检测考核。 六、总结 作业 由老师引导思路, 同学们一起对本次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1.起动机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2.换向器直径减小,将对起动机的性能产生何影响? 教学后记 进行起动机主要部件检测时,可结合分析起动机故障产生的原因。

实训五、起动系线路连接

教学内容 起动系线路连接 计划 8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按照电路图连接几种常见车型的起动系电路 起动系线路连接的方法 解决措施 示范、考核 教学难点 起动系线路连接的方法 实训组织 根据班级人数分组,每组不超过8人。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起动机工作控制方式有几种?其工作过程如何? 二、布置实训任务 能按照电路图连接几种常见车型的起动系电路。 三、演示讲解 1.起动系线路连接 1) 在起动系示教板上认识起动系元器件、各接线柱的作用。 2)集体讲解并示范线路连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集体讲解并示范丰田汽车起动系的组成、线路连接的方法。 4)集体讲解并示范桑塔纳轿车起动系的组成、线路连接的方法,指出两线路的不同。 四、指导学生操作 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进行练习,按规范进行电路连线并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严格注意安全。 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考查掌握情况并进行记录。 五、实训考核 抽查2~4名学生进行起动系线某部分线路的连接考核。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 同学们一起对本次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1.桑塔纳轿车起动系与丰田汽车起动系起动机的控制方式有何不同? 2.桑塔纳轿车起动系中能否安装继电器?如何安装? 作业 教学后记 进行起动系线路连接讲解时,可同时讲解起动系的工作过程和电流的流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起动系的工作原理。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