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有机化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针对民族院校药学专业中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于药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关键词]药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19-0202-01孙文武
ReformandExplorationofOrganicChemistryCoursefortheStudentsMajoredin
thePharmacySpecialtyin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SunWenwu(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Abstract:Organicchemistryisoneofthemostimportantprofessionalbasiccoursesforpharmacyandrelatedmajors.Basedonthecurrentproblemsintheteachingoforganicchemistryin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aseriesofteachingreformmeasuresareputforwardinordertohelpstudentslearnthebasicknowledgeoforganicchemistrybetter,andthestudentscanflexiblyuseoftheknowledgetothestudyofothercoursesofpharmacy.Keywords:pharmacyspecialty;organicchemistry;teachingreform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民族类院校不仅拥有普通大学教书育人的共同特性,还肩负为国家民族工作服务的特殊使命,在校大学生多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为主,占全校学生的60%左右,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教育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对较弱。我校药学院本科阶段共有药学、药物制剂、生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四大不同的专业,《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向药学类相关专业课程过渡的一个桥梁[1]。拥有扎实的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可以为后续的《药物化学》,《药物分子设计》,《药物仪器分析》,《波谱分析》,《药物合成》,《生物有机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必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2]。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合成、反应机制及相互间转变规律等的一门学科。有机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与人类的生命活动以及工农业生产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有机化学涉及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反应类型,以及反应机制种类繁多且条件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有机化学在基础理论知识、合成方法学和其他新的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使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教学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根据所教专业的特点及时调整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3-4]。如何使民族院校药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有机化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以及化学性质等。这种传统式的授课内容与目前有机化学的少课时相违背。一方面有些知识点,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和共价键的参数等在无机化学中进行了详细讲解。另一方面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将会在波谱解析课程中系统学习。再者,杂环化合物作为药物分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占课时偏少。糖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等都是安排自学。总之,目前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与药学专业其他专业课不能完美的衔接。1.3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衡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侧面说明老师的授课质量。目前,笔者所在学院药学班有机化学通过平时考查、期中考试、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加期中考试占30%的比例,平时成绩包括听课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参与程度、学习笔记等。期末闭卷考试所占比例为70%。这种对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体现不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期末闭卷考试所占比例过高,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喜欢期末突击。2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尝试
1民族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我校有来自西南、西北、东北等具有明显地域、经济、文化特征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较差。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这些差异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对我院药学班学生高中所学课程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普遍认为《有机化学基础》课程内容太多,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困难,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在大学阶段有机化学成为专业必修课,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部分学生选择了自我放弃。1.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目前有机化学的教学首先从绪论部分对什么是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共价键的几个重要参数、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酸碱理论等概念进行讲解。随后以官能团分类分别阐述各类化合物(烷烃、不饱和烃、卤代烃、醇和醚、醛和酮、羧酸、含氮[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9-08-02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XCX1980)2.1教材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知识点的侧重有所差别,在对参考书的选取上不能太过单一,可以以一本教材为主,其他教材为辅[5-6]。我院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参考教材是陆涛教授主编的《有机化学》第八版。此书是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唯一一套规划教材,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内容的编排上更贴近药学,列举了不少药物分子的合成,体内代谢过程和药物分子设计等方面的有关例子。老师在讲授以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加明确地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相关的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明白有机化学在随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给学生解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时,笔者认为邢其毅院士等编著的《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在此方面阐述的更为详细。在教材的选取上,两本教材相辅相成,老师根据实际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整,更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按照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所涉及的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增加糖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萜类和甾族化合物方面的知识。2.2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基本告别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仪器和设备,赋予文字、图像和视频对知识进行传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使所学(下转第199页)孙文武(1985-),男,荆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2019年第19期第46卷总第405期广东化工www.gdchem.com·199·进等做出详细规定,定期组织三级安全检查:(1)每季度安排一次校级检查,主要检查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等。(2)各院系成立安全检查小组,由院系安全主管领导组织,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和管理员参加,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主要检查各实验室的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重点关注大型设备和风险性高的设备,化学危险品是否按要求储存和使用,相关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和保持,实验室的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是否控制在规定标准以下,照明、通风、散热情况是否良好,各种消防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以及检查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和是否按制定的标准程序操作等。(3)每个实验室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详细安全检查清单,由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或指定管理员每周自检一次,要求检查人员应有足够的安全知识并对本实验室的情况有清晰的了解,检查清单内容不能太笼统,要尽可能具体,如通风橱是否正常运行,洗眼器和喷淋装置有无堵塞,是否按要求配备药品急救箱,过期的药品有没有清理和及时补充,灭火器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灭火器的皮管是否老化,有裂纹等,若相同设施器材不止一个,需对每一个设施进行编号并逐一检查。(4)除定期进行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安全检查,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所属区域进行不定时巡查,安全管理部门还可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专项检查,如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消防系统等专业性检查。(5)在实验室放置安全观察卡,鼓励所有学生对现场安全进行观察,记录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不规范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监督安全的良好氛围,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安全观察卡,对所提出问题进行处理,并定期对所有安全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比,对积极参与和给出好建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建立实验室-院系-学校三级安全管理及上报制度,定时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每次检查后对发现的问题各实验室要及时跟进,完成整改。实验室自检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若需要后续处理的应在现场标识清楚,做好记录并向实验室责任人报告,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需做到实验室-院系-学校逐级上报,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做出处理安全隐患的措施;校级和院系级安全检查后也须将检查结果形成报告,向各实验室和有关部门发出通告和整改通知书。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相关实验室有条件的应立即纠正,不能马上改正的,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制定整改方案,隐患的整改要做到定措施、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定期进行复查,监督整改方案的落实,发现自身有能力解决但拖延不实施整改的,可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警告、扣减综合奖和暂停实验工作等处理,实验室房间管理员、实验室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和学院分管实验室工作领导都是分级安全检查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所属区域出现的问题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3结语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顺应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按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充分分析评估实验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加强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采取多样方式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切实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通过实施有效的安全检查,发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不足,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做到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实验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参考文献
[1]王燕,王月荣,熊焰,等.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162(4):69-72.[2]黄林玉,全纹萱,陈倩,等.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1):155-160.[3]周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7,20(3):216-218.[4]王虹,王军.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2):49-52.[5]董晓白.实验室安全警钟长鸣[J].法律与生活,2019(1中):31-32.[6]韩玉德.新时期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302-306.[7]邵凯隽,孟军,王世泽,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35-240.[8]张丹,高强,孙昌,等.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建设[J].轻工科技,2019,35(3):129-130,139.[9]田德美,夏伟.美国犹他大学化学实验室管理及借鉴[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7):262-265.[10]黄开胜,艾德生.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架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9):11-15.[11]冯涛、杨韬.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安全与探索,2017,36(2):293-296.[12]吴云龙,丁勤林,张宗明,等.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机制研究[J].绿色科技,2016(5):86-87.[13]冯建跃,张新祥.开展实验室安全督查,提升高校安全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9):1-4.[14]李帅.实行实验安全督查制度,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339-342.(本文文献格式:刘海峰,王义珍,林锐,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19):197-199)(上接第202页)的知识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7-8]。但是,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应该利用好手里的粉笔和墙上的黑板,对涉及到的重要反应机理,一笔一画在黑板上板书整个反应过程,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另外,分子模型的搭建与有机反应动画的结合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3考核方式多样化需要改变传统考核方式,使考核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9]。具体为降低期末闭卷考试所占比例,由以往的70%降低到5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由先前的30%提高到50%。重视学生在课堂纪律、听课出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学习笔记、平时测验、查阅和讲解国内外最新文献报道、以及交叉知识贯通等平时各教学环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计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参考文献
[1]陈玉,罗冬冬,李云.民族院校中有机化学教学绿色化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49-51.[2]张亚洲,吴琴,黄名正,等.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山东化工,2018,47(13):1-165.[3]王琦.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要注重与专业课相衔接[J].中国校外教育,2014(5):80-80.[4]张凤,屠小菊.浅谈有机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J].化工时刊,2019,33(3):51-52.[5]邓宝玲,王虹,李孝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广州化工,2018,46(20):92-93.[6]潘晴晴,薛洪宝,梁丽丽,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1-157.[7]薛莹雪,隋春红,崔桂花,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0):110-111.[8]周建波,曾明,陈文.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经验总结[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110-111.[9]谢华松,林大都,黄思涵,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6,43(6):213-213.3总结
针对民族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存在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和考核方式需要完善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如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选择要恰当、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以及使考核方式多样化。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好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为药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文献格式:孙文武.民族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19):2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