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及解析)_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档资料

2018年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及解析)_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档资料

来源:筏尚旅游网
【精品】二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

冀教版 1. 古诗二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liǔ shù jiǎn dāo duàn qiáo liǔ yīn

参考答案:柳树 剪刀 断桥 柳荫 (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的读音。) 二、比一比,组词语。

柳( ) 剪( ) 断( ) 阴( ) 聊( ) 煎( ) 继( ) 荫( ) 参考答案:柳树 剪刀 断开 阴天 聊天 煎熬 继续 树荫 (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

三、选择加点的字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1. 不知细叶谁裁出? .(1) zǎi ( ) (2) cái ( ) (3) zhāi ( )

参考答案:(2) cái ( ∨ ) (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的读音。) 2. 碧玉妆成一树高 .

(1) 打扮的式样。( ) (2) 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 ) (3) 装饰,打扮。( )

参考答案:(3) 装饰,打扮。 ( ∨ ) (解析:正确理解字的解释。) 3. 春风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被水淹没。 (2)隔绝;终止。 (3)决定;判定。 (4)绝对;一定。

(5)半路拦截。 (6)紧随其后。

参考答案:(1)被水淹没。 (∨)(解析:正确理解字的解释。) 四、写出下列词语意思。

1. 碧玉: 。 2.妆成: 。 3.绦: 。 4. 裁: 。 5. 似: 。 6. 断桥: 。

参考答案:1.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 妆成:装饰,打扮。

3.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4.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5. 似:好像,如同,似乎 6. 断桥:被水淹没的桥。 五、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1、“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

2、“丝绦”一词本意是( ),在诗中指( )。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 )。

参考答案:1、歌颂赞美。2、用丝织成的带子。在诗中指细长而柔嫩的柳枝。3、剪刀 2.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最传神的是“蘸”,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时沾时离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3.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参考答案:春水上涨,没过桥面,阻断了前行的道路。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产生了类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

六、默写《春湖游》。

参考答案: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风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七、《咏柳》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诗句: 。

意思: 。 参考答案: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八、课外阅读

绝句 (唐)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

参考答案:翠 青(解析:“翠” 蓝色加白色,就可调出翠绿色 有点浅蓝或深绿的感觉。“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

(2) 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

参考答案:含 泊 (解析:重点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

参考答案:两个 一行(解析:重点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早春时节,万物复苏,通过窗子可见西山睛雪。诗人睹物生情,想念遥远的故乡。

(解析: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初定,交通得到恢复,早春时节,万物复苏,通过窗子可见西山睛雪。诗人睹物生情,想念遥远的故乡,同时对唐王朝抱着复杂的感情,虽感觉到无能为力,但仍希望它好。)

赠汪伦①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_____”,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

参考答案:送行者 。(解析:诗歌的前两句交代了两个人物离去者—李白,送行者—汪伦。)

(2)诗的后两句是“____”(表现手法),进一步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桃花潭。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中 那几个字“____”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尾一句的抒情作了伏笔。

参考答案:抒情 深千尺

(3)结尾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表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纯洁的深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