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化发展的制度和技术因素

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化发展的制度和技术因素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由于缺乏强大的资金保证和系统的技术支持,一般抗风险的能力弱,不能像大 型企业那样自如地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在与大企 世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 位。为此.各国都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促进策略。借鉴国 外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天津也建立,了企业创业中心,但从创业中心的运作 看.其培育中小企业的作用还应该进一步强化,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小企业孵化 器。孵化器应该为入选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服务,如办公条件服务、信息咨 询服务、资金筹措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社会联系服务等。中小企业可 利用 孵化器的设备、}尉试条件及专业人才降低授资风险和综合成本,使其具备较好 的成长性。政府应该给孵化器提供适当的补贴,用来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 及其他能够为跨国公司提供高附加值零部件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 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化 发展的制度和技术因素 《中小企业合资合作与提供配套问题研究》课题组 温州是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最发达的城市。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温州全 市GDP中占85 左右,在工商业中占95 左右,温州模式的核心有两个方 面:一是选择了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制度,并且这些制度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 时俱进;二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技术。 一、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基础 (一)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以家庭企业为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 70年代末至8O年代中期,是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家庭 企业是这一阶段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由于历史和文化上的种种原因,温州地区自5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自发的 民营化现象,尽管不断地遭受打击,仍然屡禁不止。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农村 基础脆弱的“社队企业”即被异军突起的家庭企业所取代。家庭企业的工业总 产值在80年代前期即占到全市农村工业总产值的7O 以上。温州的民营 化,是一步到位实现的。至1985年,全市经工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即达 130437户。 一2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温州民营化改革基本上是一个群众自发地发动、组织和实施的所谓“诱致 性”制度变迁的过程,但地方党委和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人以及有关部门对群 众自发改革行为的大力支持,对这一阶段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崛起,也无疑具 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例如,1982年底,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表彰个体经济 重点户、专业户的千人代表大会;1984年,将80年代初被错误地作为经济领 域犯罪分子判刑的人员无罪释放并予以平反,都起了拔乱反正的作用。 2.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 自80年代中期至9O年代前期,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经历了以 “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 温州是中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祥 地。温州最先使用“股份合作企业”名称,最先以市政府文件的名义于1987年 颁发了《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此后又相继颁发了7 个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全市性文件。号称股份台作的企业最早在温州成为 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1986年即发展到数千家。但温州不是将股份合作的 范围局限于职工普遍持股的企业.而是将投资者在2人以上的企业统统归八 股份合作的名下。这显然与当时温州面临的“公有制是不是占主体”的意识形 态压力有关。1993年前后是温州股份合作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企业数将近 4万家,工业总产值占垒市的5O 以上。 这个阶段是对作为民营化典型形式的温州模式争论最多、压力最大的时 期,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公有制是否占主体 当时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温州民营 中小企业的支持,集中体现在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支持上。因为在温州,原有 的国有、集体经济比重的下降,已经无可挽回了。锶如温州的国有工业总产 值,1978年就只占35.7 ,远低于全国的比重,1985年下降到只占19.2 , 1993年进一步下降到只占9.2 。在这种情况下 将两个以上投资者组建的 企业都纳入”股份合作”的范畴并将其视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既满足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要求,又起到了公开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 随着股份合作企业本身的发展以及改革形势的变化,1987年之后,温州市又 相继以市人民政府或市委、市政府联合的名义,于I988年颁发了《关于私营企 业和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通知》、1989年颁发了《关于股份合作企业规范 化若干问题的通知》、1990年颁发了批转市体改蚕等五个部门《“关于股份合 作企业规范化若干政策规定的报告”的通知》、1992年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 股份合作企业的规定》、1993年颁发了《温州市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 改组试行办法》、1994年颁发了《温州市殷份合作企业管理规定》等全市性文 件。后来1997年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引导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若干 意见》.足见温州党政领导对殷份合作制企业的良苦用心。 一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以公司制为代表形式的新阶段 在温州的股份合作企业中,本来就是以股份(合伙)制为主的企业远多于 以合作制为主的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存在持股结构集中化即偏离合作制 而承袭股份制的倾向,因此,温州民营呻小企业的”股份合作制”阶段基本上是 合伙与股份制并存并向股份制过渡的阶段。9O年代以来,随着公司制条例和 公司法的先后出台,公司制企业逐步成为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代表形式。至 2000年,全市公司制企业发展到20864家,其中绝大多数为有限责任公司,且 基本上为民营中小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200来家公司以资本或品牌为纽带 联合一批中小企业组建了企业集团,如正泰集团、奥康集团和报喜鸟集团等。 从股份合作制企业向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企业集团的演 变,是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在制度结构上从非正规于多式向正规形式的进一步发 展。在股权结构上,绝大多数公司仍然采取集中持股的形式,但在一些规模较 大、技术水平较高从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 甘益突出,同时“老扳”素质 较高的企业里,开始出现了适当分散持股的倾向。正泰集团公司和天正集团 公司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正泰和天正最初基本上都只是现任董事长个人的 独资企业,但目前集团公司的股东人数都增加到l30余人,技术骨干和管理骨 干持股多的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与持股结构的变化相适应,这类股东 相对较多的企业基本上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执行机构互相分离、互相制衡 的治理结构,聘请专业经理人员担任总经理以及聘请非执行独立董事的现象 也开始出现 (二)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制度演变中的问题 1.家族制:首先应该肯定它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在温州的民营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和2000余户私营企业完 垒属于家庭、家族企业,甚至2万亲家股份合作企业以及2万亲家公司制企 业,也大都保留着家庭、家族色彩。这首先与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有 关。对于小企业来说,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家族制对人力资源排他性的局限性 对企业的负面作用影响不大;而家族成员之问天然存在的自我约束、自我牺牲 精神,显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节约企业昀管理费用 其次,与缺乏民 主、合作和信任的文化传统的也不无关系。在民主精神缺乏的情况下,股东会 按股、董事会按人行使表决权的决策方式,事实上往往难以行得通。由于家 庭、家族成员能够相互信任更容易合作,家族制也往往较之非家族制具有更大 的结构上的稳定性。 但是,家族企业的内部关系以血缘、亲情这一天然的人际关系为依托,靠 家庭观念这一初级的社会规范来维系 家族企业的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 一2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这种企业对人力资源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员的}l进具有排他性。在家族关系盘 根错节的条件下,职业经理人员即使被}l进也难以得心应手地施展才能。这 和局限性在人力资源作用突出的大公司特别是在企业主要负责入团自然规律 需要更换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从长远来看,实现家族制的现代化改造, 建立正常的权利转移和传递机制,是关系到温州规模较大的民营中小企业能 否长期发展的关键。 2.股份合作制这种形武在温州并不成功 中国改革以来在温州最先被普遍采用的股份合作制,是类似干国外特别 是美、日等国普遍存在的被称之为“职工持股计划”(ESOP)的企业组织形式. 只不过在股份合作制中,职工持股的比例更高。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股份合作 制只是职工持股制的一种特殊形武。尽管最初存在一定数量的符合所谓股份 合作制或者职工持股制要求的企业,但是,温州始终没有对所谓股份合作制企 业职工持股的比侧作出符合要求的规定,后来这部夯企业基本上都被淘汰,剩 下的只是名为股份合作,但实际上成为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企业形武。从温 州数万家企业10余年的发展过程来看,严格意义上的所谓“劳动者的劳动联 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有机结合”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者即使职工持股比例 不高但职工普遍持股的持股制企业,在温州鲜有成功的例子。 导致职工持股制度企业难以成功的原因在于,这种内部普遍持股的企业 难以形成稳定、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在缺乏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情况 下,首先,分散持股容易导致经营权的分散,民主管理的交易成本和决策成本 也往往较高;其次,在消费倾向较强的小股东直接影响企业分配的情况下,容 易导致分配上的短期行为;再次,由于缺乏能对经营者构成有效约束的治理结 构,分散持股也容易出现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高昂的问题。 3.不能仅凭某些企业聘请了非股东总经理来证 明两权分离,更不能以治 理结构上有董事会与股东会的划分来证明两权分离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为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但两 权分离在不同的公司模式里表现形武不同 在董事会纯粹只是会议体机构、 董事长只是公司对外形象代表的模式里(如日本公司),只要总经理为非股东 职业经理,即表明经营权已经与所有权分离。而在董事会大权在握的模式里 (如美国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标志是董事会成员基本上不拥有所有 权。温州公司制企业的经营权往往集中干董事会和董事长,类似于美国而不 同于日本,但温州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基本上都是股东(由于多数企业股东较 少,股东会基本上与董事会重台),董事长通常都是最大的股东,这与美国公司 的董事会主要由非股东的独立董事组成又大相径庭。因此,不能仅仅根据某 一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些企业聘请了非股东总经理来证明两权分离,更不能以治理结构上有董事会 与股东会的划分来证明两权分离。 温州多数公司制企业在治理结构上采取”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形式,人们 对此议论不一。其实,问题不在于萱事长、总经理是否适宜于由一人兼任(这 是国际上尚无定论的问题),而在于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即”第一把手”是否明 确。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目前的董事长基本上都是创业者,而且大都年龄不大, 一般说来,艰难找到合适的职业经理替代他们成为公司的第一把手。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把董事长看成只是董事会的召集人j和公司对外形象的代表,董事 长就只有在兼任公司总经理情况下才能成为经营上的第一把手。如果把董事 长看成是美国那类往往兼任CEO即首席执行官的大权在握的董事长,董事长 兼不兼总经理似乎无所谓 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本来由两人分别担任董事 长、总经理的企业演变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形式。例如温州最大的民营中小 企业正泰公司和德力西公司,本来都采取两兄弟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形 式,最终都调整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天正公司的总经理为聘请的职业经理, 后来则采取董事长兼任CE0的形式。 二、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一)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1.建立自己的品牌产品 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产品多以小商品和零配件为主,例如皮鞋、服装、工 业电器、订火机、眼镜、制笔、纽扣、拉链、徽章和商‘标标识等。这是温州民营中 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初始条件所作出的最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的选择。早 期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低下以及外部条件的限制和市场秩序的不规 范.民营中小企业的产品一度存在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随着市场秩序的逐 步规范,以及民营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温州民营中小企业 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特别是创名牌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至 2000年底,垒市已有500来家民营中小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讥 证。垒市仅有的4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均为民营中小企业。在垒市 四个浙江名牌、33个浙江著名商标以及110个温州知名商标和155个温州名 牌产品中,绝大部分为民营中小企业的产品。其中皮蛙行业有奥康、康奈、吉 尔达、东艺等,服装行业有报喜鸟、美特斯邦威、庄吉、法派、夏蒙等,工业电器 行业有正泰、德力西、天王等。在2000年垒市申:报国家级新产品的36家企业 中,有35家为民营中小企业,其中32家企业的新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 正泰公司的主要产品中,90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N系列工业电器部分己 一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根据实际需要引进适用工艺技术 由于基础差,温州民营中小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区域性规模经营的支 柱产业大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的技术起点较低 温州某些产品初期的 质量普遍不佳,与当时的装备、工艺及其技术水平很低有相当大的关系 为了 加快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少企业都建立了技术研究所,全市民营科技机构 或科技型企业已发展到上千家。正泰公司不仅在上海、北京,还在美国硅谷设 立了科研机构。至2000年底,全市累计专利授权公告数达到8335件,其中民 营中小企业占90 左右。在研究、开发新技术的同时,温州民营中小企业普 遍}l进了先进的装备和工艺 制鞋业是温州民营:{|小企业最大的产业,2000 年产值为280多亿元 最初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至今基本上都采用了机械 化生产线。在温州鞋业龙头企业奥康公司里,从意大利和台湾}I进的生产线 即达1O余条。有的制鞋企业还引进了自动化设备,采用了机器人。服装业是 温州第二大产业,在温州西服业的报喜鸟、庄吉、法派、夏蒙等龙头企业中,普 遍采用了国外引进的先进装备和工艺。如报喜乌公司,先后引进意太利的整 烫流水线、垒自动开袋机和上袖机、仿手工洗边机、自动缝纫机,日本的面料预 缩机和高亮度验布机,德国的缝制流水线、粘合机、垒自动裁床和吊挂系统,以 及美国的拉布机釉CAD电脑系统,并采用了立体裁剪、立体整烫和非粘合衬 等工艺和技术。报喜鸟、庄吉等公司还}I进了意大利的服装设计师和工艺师。 工业电器是温州的第三大产业,2000年产值达13c来亿元 正泰、德力西、天 正等温州工业电器的三巨头都已经部分采用了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装备和技 术。 3.在市场销售方面实现三个转交 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创新,目前在市场销售渠道或者说 分销方式方面正在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专业市场为主转变为以代理销售和 连锁专卖为主。在初期的家庭企业阶段,产品销售主要依托于集贸型的专业 市场,例如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市场、乐清市柳市镇的工业电器市场。而在以 公司制为典型形式的阶段,规模较大的公司则往往通过经销商、批发商或代理 商销售,或者采取连锁专卖的方式 其中正泰、穗力西、天正等工业电器企业 大都采取代理销售公司的形式 这些企业在垒国的销售公司或特约经销点往 往多达上千家。奥康、康奈、吉尔达等鞋业公司和报喜乌、美特斯邦威等则往 往采取连锁专卖的形式。奥康、康奈的专卖店都在1000家以上。美特斯邦威 公司则以最规范的特许连锁经营的方式在全国设:正了500来个门市部。二是 由本地专业市场为主转变为内外市场相结合 至2000年,垒市尚有工业品专 一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业市场5O来个。同时,100多万在全国各地经营的温州商人,在各地创办了 多个专业市场,如吉林温州批发城、兰州温州鞋城、乌鲁木齐新奇广场、南京兴 隆陶瓷城、台肥邵氏电脑城、广元温州服装城、包头温州商贸城和青岛温州商 城等。2000年,在外温州商人的市场营业额约1 L00亿元,其中温州产品约 900亿元。温州民营中小企业还自主在国外设立7 3个专业市场,其中巴西 的中华商城有38家温州企业、俄罗斯的申国商品批发中心有6家温州企业、 阿联酋的中国商品批发市场有6O家温州企业。三是由有形市场为主转变为 有形和无形市场并举.通过各种形武的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已经初露端倪。 例如以纽扣、拉练专业市场著称的桥头镇,已有1()余家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 贸易。 (二)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1 要有”民旗情结”,但不能拒绝参与国际分:£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电器上。温州的工业电器 在苫由市场的竞争中自手起家,一举成为中国最:七的基地.其中正泰、德力西 等公司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工业电器企业。除了自身的努力,与外部机遇不 无关系。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针对温州乐清伪劣产品专门颁发文件,国家7 个部局工作组进驻打击.客观上起到了加速温州工业电器优胜劣汰的作用。 近车来的大规模城乡电网改造,又给了温州工业电器的发展以子载难逢的机 会。在国内竞争幸坚持“不做第一就做第U-”的正泰、德力西等公司.现在又以 振兴“民族工业”、争当“中国的西门予”或“中国的ABB”为发展目标。当然, 正枣等公司并没有与西门子、ABB等公司的自动化设备和燃气轮机等高科技 产品竞争。即使这样,在垒璩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 很难想象正豢等公 最终能作为垒球性工业电器的巨头而在国际上独树一 魄 务实的选择是摒弃民族情结,参与某些垒球性大公面的价值链(哪怕是价 值链的低端技术部门),在台作竞争中使自己立干不败之地。其实,在垒球性 的意义上,并非“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恰恰相反,“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 的”。 2.遵循比较优势规律,正确处理传统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关系 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扬长避短,而温州民营幸小企业目前已经形成区 域惶规模优势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高新技术产业 迅猛发展的态势,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现实的选择或者是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 用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产业,或者是生产某些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零配件。 在温朋民营中4、企业产业选择的过程中.某些不满足于现状只不过选择了在 技术上略高一筹的产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的企业,基本上都以失败而告终, ~ 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更鲜有在高新技术项目的选绎上成功的例子。其实,那些技术上似乎略高一 筹的产业,在横心技术均靠进口的情况下,同样只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甚至 还不如创出名牌的传统产业。两难的悖论在于,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我们目前 所能获得的只是在传统产业上的成功;而违背比较优势原理,我仇就没有成功 可言。对于温州这样科技基础薄弱的地区,对于温州这样条件下的民营中小 企业,除了前者别无选择,哪怕这种选择只能是差强人意。 3.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处理好自主开发与孵化、引进的关系问题 采用自主开发的技术路线、形成原创型的自兰知识产权当然是最理想的 技术创新方式。最典型的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诺贝尔奖获得 者都出了11位 温州的正泰集团公司,规模相对较大产品系列较宽(i00多 个系列),每年可投入亿元以上的研发费用,也有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开 发。但对于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产品系列很窄从而缺乏综合研究开发能力的 民营亭小企业,采用市场化的引进、合作开发和外部孵化的方式往往更为现 实。 4.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市场营销方式的不断 创新也是克敢制胜的重要法宝 不同企业的棱心竞争力在生产制造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 力等方面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温州民营中夺企 啦的发晨离不开斯产品的研 究与开发,以及生产制造方面妁技术创新.但市场营销方式的不断剖新始终是 其克敌制胜的首要法宝。相对于簪技发达的地区向国家,涅州冒前没有.今后 也难以在产品、技术上达到领先的地步,创新的“ 较优势”首先在市场方面 温州报喜鸟、庄吉、法瓶等西服企业大有赶超宁波曲杉杉、稚戈尔之势,首先靠 的是销售方式和广告宣传上的优势。美特斯邦威辞在生产上采取外包加工方 式的企业能够成为国内的侏闹服大王,靠的更是市场营销方式上的领先。其 实.即使是绝对代表高新技术的微软、思科公司,其视窗系统和路由器的走红, 首先靠的是比尔・盖茨和钱信新堪称经典的市场运作。难怪思科公司的 CEo钱伯斯认为,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市场最终还是要打败技术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