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来源:筏尚旅游网
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作者:胡效洋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长足提高和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产业改革进一步的深化进行。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首次将制造业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明确指出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服务型制造的基本概念入手,就其发展模式和具体路径,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6.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01

近几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促使我国逐步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之列。但由于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较少,导致我国距离世界强国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促进制造业进一步的产业深化改革,使其完成“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是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2015年5月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也明确指出了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从服务型制造基本概念入手,探讨服务型制造基本模式和发展路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服务型制造基本概念分析

服务型制造相关概念是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业务模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实现了由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到现代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思想转变。“服务型制造”就是在制造投入和产出过程中,均表现出服务化特征的制造生产模式。从制造投入的角度分析,制造企业需在产品制造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制造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的支撑作用,进而提高制造的设计研发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制造产出的角度分析,制造企业需在充分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完善企业对外的产品服务系统,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制造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装备制造业相关服务型制造发展模式分析

(一)以产品效能提升为基础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分析

第三方服务具体是指围绕制造业生产过程各类业务所开展的服务活动。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得以涌现,促使制造服务更多地以新型商品的形态出现,从而促进了制造企业趋向价值创造和传递的全价值网络方向发展。第三方服务重点突出了制造企业制造过程中生产性服务的支撑作用,包括咨询服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以及物流服务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装备制造企业对应的生产效能和服务效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图一为第三方服务模式的典型模式。

(二)以产品延伸服务为基础的制造服务模式分析

以产品延伸服务为基础,具体是指制造企业根据价值链上下游联系,围绕上下游制造环节开展的以产品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以研发设计为基础的服务

这种服务主要是指制造企业通过成立专职的工业设计中心或依托自身研发部门,在有形产品供应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研发服务、产品方案设计等研发设计服务的模式。

2.以售后领域为基础的服务

这种服务侧重于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以完成对售后部门服务支撑能力的有效拓展,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加针对、有效的售后服务。传统售后服务包括产品安装、维修、调试等,经过扩展后,可发展设备检测、远程监控、设备升级等新型售后服务。

(三)以供应链服务为基础的制造服务模式分析

以供应链服务为基础,具体是指通过供应链的上下联系,对上下游进行扩展和延伸,通过为合作伙伴服务的方式,实现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发展。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以供应链服务为基础,有助于企业和合作伙伴战略联盟的有效确立;二,这种服务模式的建立可完成对双方交易流程的进一步优化,进而控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双方的实际收益。

三、装备制造业实现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产品价值定位重塑路径分析

对于服务型制造来说,除了有形产品的提供外,还需加强新模式、新技术以及产品附加服务的扩展,重点扩大产品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进而实现“产品+服务”系统的构建,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因此,制造企业需对传统的产品价值定位进行重塑,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是实现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现代制造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过硬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才能促进企业相关配套服务能力的良性提高。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科学技术创新应该是全方面的,既要包括材料创新,也要包括工艺创新,通过多元化的科学技术创新,为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支持。

(三)完善制造业产业链条管理

由服务型制造模式分析可知,制造业的服务型制造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支持。因此,制造单位应根据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对自身产业链条管理进行科学优化,通过产业链需求的精准分析,提高自身生产服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服务型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渠道。因此,现代制造企业应从服务型制造基本内涵入手,结合服务型制造模式,通过产品定位重塑、加强技术创新等措施,促进自身企业的服务型制造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莹.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模式与路径[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5(6).

[2]杨智伟,董大海.从生产到服务: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张青山,李羚.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4]薛海龙,吉海涛,赵文增,等.从云计算产生与发展看东北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李子伦,张文杰,闫开宁,等.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模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