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课堂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课堂练习

来源:筏尚旅游网
独占鳌头

一、基础达标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卿今当.涂掌事(

治经为博士邪.(

即更.刮目相待(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司马光,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史。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的语气是(A.傲慢 B.

自豪 C.

埋怨 D.

轻蔑

____________》,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

____________体通

5.这篇课文共7句话,其层次结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出各层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对下面文言短句理解正确的项,在括号内打“√”(1)蒙辞以军中多务。A.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

。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B.吕蒙辞掉了军中事情繁多的职务。C.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D.吕蒙说他在军中职务太多。((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A.大哥你预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B.大哥你怎么看见事情这样晚呢!C.大哥你怎么知道事情这么晚啊!D.大哥你怎么天晚才了解这事啊!

((((

))))

7.说说下列加点的词分别表什么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B.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C.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9.翻译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区别孙权劝学的两次语言描写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蒙

”蒙曰:“士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么?

,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14.为下列词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

(1)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闻鸡起舞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后乃博览,该涉古今,

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此非恶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

16.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并解释。

议论精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辟.举秀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辟.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辟.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不修.仪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世才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语世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蹴琨觉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把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9.为什么课文对吕蒙“就学”写得简略?

三、中考链接

20.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入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1. dāng yégēng2.(1)执政。(2)推辞。(3)了解。(4)重新。

3.北宋政治史学资治通鉴4. B

5.劝学就学论议结友6.(1)A (2)C

7.(1)“邪”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吗”(2)“耳”是表示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罢了”(3)“乎”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啊”8. D

提示:道理从吕蒙读书中探求。9.士别三日,就得重新看待了。10.孙权第一次劝学时态度非常坚决。

“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

。。。

编年

第二次时隐隐有不满、责备。但孙权现身说教,更多的是关心、爱护,语重心长。提示:从语气上、表达内容上来分析。11.(1)事务。

(2)广泛阅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12.不是,是吕蒙,因为主要写他通过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3.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从一介武夫转变成为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才受到鲁肃的敬重,愿与之结交。

提示:从吕蒙读书后的变化来回答。14.(1)大有裨益。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5.(1)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

(2)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3)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16.pì,透彻bì,征召bì,驱除(用于迷信语)17.整理帮助往往醒过来

18.那时我们要是在战场相遇,可以互相避让啊。19.因为通过“论议”就侧面表现出“就学”。这样安排简练而含蓄。

pì,驳斥

20. C

提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点。

“万道”和“一朵”不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