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界都加快了发展步伐,特别是在化学工业领域中,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在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中,由于其产品自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生产过程中危险性事故经常发生,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
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危化生产企业的作业大多在高温、高压、有毒等条件下进行,同时其原料、中间体以及最终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性质,从而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而现如今危化品的产量和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大型产品储存装置越发普遍造成了重大危险源数量不断增多,造成了相关管理部门在检测和管理上的工作增多,变难。同时,许多早期的化工企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选址及设施的安全现状已经不再合理,这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一定潜在危险。以上问题,使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1、关于危险化学品的主要事故类型 1.1中毒性的伤害
在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当中,大部分常常带有不同类型的毒性,在工作人员的使用过程当中由于接触、吸入等原因,很有可能发生中毒性的伤害,当发生严重性的事故很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员的死亡,需要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1.2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或爆炸类伤害
由于很多危险化学品都具有可燃、易爆的化学属性,如果工作人员在接触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者是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防备不足,很有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于工作人员、设备、建筑物等都造成伤害。
2、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的。企业管理者重视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经济效益并非衡量企业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讲,经济效益最大化离不开企业的安全与稳定,安全生产是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要件。当前,许多企业管理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单纯将企业安全生管理作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手段,安全制度、文件规范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虽有但不执行,安全责任主体没有明确,安全管理体系没有建立,或仅有框架没有具体执行的方法。安全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的资金、人员等资源严重缺乏,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实,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形式。
2.2企业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应有的投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往往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时间和精力,甚至责任心都有所不足,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设备、资金也很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正常开展,安全管理效果很差。同时,由于安全管理不受重视,使得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得不到应有的遵守,企业生产中保障生产安全的作业缺乏有效执行,有的是执行不规范,效果不好,有的完全没有执行。在企业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发生冲突时,上述情况表现尤为严重。
2.3安全生产难以落实
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相关规范和措施,才能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实现最大化。当前许多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编制人员缺乏对企业实际情况的深入和全面了解,单纯照搬别的企业的规章制度,编制的安全生产规范和企业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致使安全规范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4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一是未设置专门的培训考评机构、配备符合岗位设置条件的安全培训教师。二是职工培训课时达不到国家的强制要求,超课时培训条件更不具备。三是培训应付,考评单一,没有针对性强的培训讲义、实操培训不到位,培训档案不健全。四是培训效果考核体系不健全,培训质量无法保障,培训不合格的员工戴上培训合格的帽子堂而皇之的进入工作岗位,导致违章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留下事故隐患。五是部分从业人员在安全培训时走过场,认为培训不如经验来的快,虽然参加了教育培训,但安全技能未真正得到提高,没有完全掌握相关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安全知识及应急措施,遇有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对现场进行管事顶用的有效处置,没有达到减少事故、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对策建议
3.1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深入贯彻依法治安理念
一方面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由企业来做,应当以《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确保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安理念,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更为严格的安全监管措施,督促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3.2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建立企业各个环节的标准生产规范,并编写相关的安全生产操作和执行手册、事故应急处理手册等,使得企业全体员工除了在培训时可以学习到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也可以根据手册的指导时时进行学习。②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建立以周、月为单位的定期培训制度,让企业的全体员工了解非安全生产带来的后果,以及掌握安全生产的技巧。这种培训可以邀请专业化的安全生产专家等来进行授课,也可以安排企业的内部人员讲课。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必须要进行全员培训,一方面要对员工本身进行专业化的岗位技能操作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对员工进行非本身
岗位的安全进行培训,以便让员了解和掌握整套的安全生产规范,尽量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保证安全产出,优化行业环境
第一,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应用机制。化工企业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提取安全管理的投入费用,提高安全改造的力度,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企业应以国家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为基础,优先检查生产中的安全、明确危险源监管情况、落实应急队伍建设工作,采购充足的物资。第二,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形成完善的专家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能进行互补。同时,各个危险化学品企业要积极地招揽和引入人才。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定向培养专业的人才,减少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化学事故。第三,科学规划化工企业的产业布局。政府应对危险化学产业的布局模式进行优化,建立统一的工业园区和交易市场。同时,行业内部要及时淘汰高耗能、高危险以及低产出的企业,那些安全系数不达标的企业应该立即停业整顿。此外,要加强调研力度,加强电力、消防等工程的建设工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危险化学品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技水平的促动,增强了其生产的效率和效用,但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的属性常常造成非常恶劣属性的事故产生,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形成威胁,基于这样的背景,需要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现代科技、管理理念来促进危险化学品生产、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管理中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12-14.
[2]孙晓曼.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5(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