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日常生活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照顾小鱼 照顾小鱼(给小鱼换水)、照顾环境 OCCI(秩序性、协调性、专注力、独立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记忆力;发现环境;手部的控间接目的 制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前经验预备 活动准备 鱼缸、鱼、塑料垫子(公共区)、盆2个(放鱼和洗鱼缸)、水杯、刷子、鱼网、毛 材料构成 巾(公共区)、水桶准备好的水 1.请小朋友开始工作周期“小鱼的水好脏哦,我们来一起给小鱼换水!”; 2、穿围裙“我们先把围裙穿上。” 3、到公共区取垫子,铺在桌子上;取脏水桶,放在桌子下面;取晒好的水,放在桌子的左侧;取工作,放在桌子右上方;取鱼缸放在桌子中间; 4、介绍材料,布局:按照材料的使用顺序摆放(鱼网,刷子,取水杯子,换水盆,清洗盆) 展示过程 5、把晒好的水倒进换水装鱼的小盆里(倒入少量),拿鱼网,捞小鱼; 6、用另一只手放在鱼网上面,把小鱼放入盆里,再把原来的水倒进来三分之二,把剩下的水倒到脏水桶里; 7、拿杯子取干净水,回来后倒在洗鱼缸的盆里,放下杯子,把鱼缸放进盆里,用刷子洗鱼缸,洗里面,洗外面; 8、洗完后,先把刷子沥沥水,用手挤压多余的水,再把鱼缸拿出来,放在垫子的左边; 9、把脏水倒掉,擦鱼缸外边,把准备好的水倒进鱼缸里(少量),把小鱼捞到鱼缸里(做法同上),手的控制力,动作协调能力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把剩下的水倒进鱼缸里 10、把鱼缸放到架子上,擦大盆(把毛巾放到盆里,一只手伸到毛巾里)的里边和外边,依次擦桌面上的材料并收回盆中,工作归位; 11、用毛巾擦垫子(先擦正面,对折,再擦正面,依次类推,把垫子擦干净,擦桌子,收回垫子; 12、把脏布放在指定地点;倒掉脏水桶里的水;把装准备好的水的水桶归位; 13、请幼儿脱下围裙,结束工作周期。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可根据自己班级现有的材料开展 无 小鱼没掉出来,地面干净 换水的过程、照顾小鱼 选材(适合幼儿)、换的水要是事先准备好的、水不能换的太频繁,小鱼 回家后,可给自己家的小鱼换水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美工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我的拼贴画像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能仔细观察人物,用拼贴的形式大胆表现人面部的细节特征。 了解自己的特征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有过写生的经验,欣赏过别人的自画像 镜子、彩色纸、签字笔、剪刀、胶棒 展示过程 观察 引导幼儿通过镜子先观察自己长什么样子? 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脸型、发型、眼睛、鼻子、嘴、耳朵有什么特点。 绘画 在观察的基础上,请幼儿对着镜子分别将自己的脸型的形状、发型的特点、五官的样子画下来,重点引导幼儿将五官细节特征画出来,比如眼睑、眼睫毛、鼻孔、上下嘴唇…. 拼贴完整的肖像, 请幼儿讲自己的作品贴到展示区,鼓励其他小朋友欣赏,并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人物的特征,猜猜小作者是谁。 可利用不同的纸拼贴,还可以做轻粘土的浮雕拼贴 可以画自己的好朋友 画出自己的特征 通过看镜中的自己,画出自己的特征 仔细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对着镜子画自己 可以将展示过的作品带回家,让爸爸妈妈欣赏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音乐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爷爷为我打月饼(打击乐) 会用不同的乐器演奏 演奏中相互配合,培养合作能力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1. 欣赏回顾 引导幼儿听音乐回顾歌曲旋律和内容 2. 熟悉图谱 出示节奏谱,引导幼儿按节奏先用拍手的方式逐步练习,如:先练习响板的节奏,然后是撞钟、手铃等。 XX XX XX XX | XX XX X - | 熟悉这首歌的旋律,会唱这首歌 节奏谱“爷爷为我打月饼”;打击乐器:撞钟、响板、手铃、自制乐器等 展示过程 响板 X X X X | X X X 0 | 撞钟 X 0 X 0 | X 0 X 0 | 手铃 X ~~~~~~~~~~ | X ~~~~~~~~ | 3. 单独乐器练习 出示乐器,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单独进行练习。(提醒幼儿那乐器的方法和乐器的演奏方法) 4. 合奏 熟练单个乐器的演奏方式后,进行合奏练习 5. 表演 熟练后,可邀请小朋友来看表演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的乐器,也可加入自制乐器 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跟换不同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能按不同的节奏合奏到一起 不同的乐器进行合奏 乐器的取放常规以及使用方法 在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自制乐器,用自制乐器为爸爸妈妈表演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语言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自制月相小书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了解一个周期月亮的变化,制作月相小书 知道书的构成 前经验预备 观察、记录月亮一个周期的变化,有制作书的经验 白纸、水彩笔、字卡(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峨眉月),胶棒、月相图 活动准备 材料构成 1.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月亮变化,对照月相图中的名称,找出相应的月相(也可根据需求自己进行绘制)。 2. 将一种月相绘制在一张纸上,找到相应的词卡贴到下面(也可让能力强的幼儿自己照着字卡书展示过程 写月相名称)。 3. 以此类推,绘制其他的几种月相。 4. 将8中月相全部完成后,按“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峨眉月”的顺序以此排好。 5. 前面加上封皮,后面加上封底,写上书的名字和自己的姓名,做成自己的月相小书。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可用剪贴的方式,粘贴月相,制作月相小书 轻黏土制作月相变化(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月相变化) 和图示中月相变化相同 制作成自己的月相小书 绘制月相时,名字相同的月相的方向不一样 可将自己制作的月相小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角色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餐厅 制作月饼 分享 前经验预备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橡皮泥、黄泥、模子,和好的面、豆沙馅、擀面棍、模子、烤箱,三角巾、套袖,小围裙、口罩、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手套,小西餐刀,案板,月饼制作步骤图 活动准备 材料构成 1. 制作月饼前先洗手,将围裙、套袖、三角巾、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穿戴好。 2. 摆放案板,按照月饼制作图示,逐步制作月饼。 3. 制作完月饼后,摆放到托盘中,刷蛋液,放进烤箱烤制(建议老师协助调整烤箱的温度和时间)。 展示过程 4. 在等待烤制月饼的过程中,可先进行整理工作,将工作台上用过的物品先清洗,再归位。 5. 准备分享月饼的材料,如一次性餐具、小西餐刀、小叉子等 6. 月饼烤制完成后,教师协助将月饼拿出来,待晾凉后进行分享。 7. 收拾整理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备 注 可用不同形状的模子,面粉中可加入蔬菜汁改变月饼皮的颜色,豆沙馅也可换成其他的材料 包汤圆 馅包在皮里面 自己做月饼,最后分享 做月饼前准备工作要注意卫生清洁 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月饼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教学用书》大班 上册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科学区 活动名称 光影游戏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感知光和影的关系及影子的变化规律 通过操作,提升探究能力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手电筒、立体人偶或指偶、空白墙面 1. 找一块空白墙面,将窗帘拉上,布置出比较暗的环境。 展示过程 2. 将手电筒打开照在前面上。 3. 将人偶或指偶放在手电筒和墙面中间,就会在墙面上出现相应的影子。 4. 鼓励幼儿不断改变手电筒、人偶与墙面的距离和位置,感知光和影的关系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备 注 可将手偶或指偶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手影游戏 在光照到的地方能看到手偶或指偶的影子 通过改变光源和人偶的位置,影子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做光影游戏,周围的光线要暗一些 纸张练习——找影子(根据不同的光源位置找相应的影子)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教学用书》大班 上册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数学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数棒——10的合成 10的合成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为10以内加法奠定基础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数棒 数棒、数字卡 1. 邀请幼儿一起做工作,拿地毯,拿工作材料。 2. 将数棒按顺序摆放到工作毯上。 3. 将数字卡摆放到相应的数棒旁边。 4. 拿最长的一根数棒(10),数字卡放右边。 5. 拿数棒9放到数棒10的下面,左边对齐,拿数棒1放到数棒9的旁边,和数棒10一样长,教师边指边说“9和1合起来是10”,然后将9和1的数字卡放到数字卡10的下面。 展示过程 6. 然后拿数棒8,放到数棒9下面,左边对齐,拿数棒2放到数棒8的旁边,边指边说“8和2合起来是10”,把数字卡8和2放到9和1的下面。 7. 依次摆放7和3,6和4。 8. 最后拿数棒5放到数棒6下面,然后以数棒5右端为支点将左边拿起翻到右边,和上面对齐,“5和5合起来是10”将数字卡5,另一个数字卡可自己写一个放到4下面。 9. 最后在边指边说一遍, “9和1合起来是10,8和2合起来是10,7和3合起来是10.6和4合起来是10,5和5合起来是10,今天我们做了10的合成” 10. 幼儿可自行操作 材料变化 可用彩色串珠,玩具等进行合成的练习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可继续做9的合成,8、7、6、5等的合成 做完后整体左边和右边全部对齐 合成后和数棒10一样长 摆数棒时要对齐地毯的最左边 纸张练习10的合成,带回家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语言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认识名词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知道每一个物品都有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代表符号 为阅读做预备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认识各种物品 教室里的物品(书、勺、杯,胶带、剪刀、铅笔、纸条) 1. 邀请小朋友,“我们一起玩一个命名游戏,我们选这个(书、勺)你还想选哪个(杯) 2. 看看你带来的东西(书、勺、杯),看我带来的(胶带、剪刀、铅笔、纸条),教师边摆放物品,边介绍名称 3. 我要把他们写下来,你想让我先写哪个(杯)?教师把物品的名称都写出来(一笔一划),写展示过程 一个贴一个,贴到相应的物品上 4. 拿下字卡,用字卡进行三阶段教学:这是书,这是勺,这是杯子;哪个是书,哪个是勺,哪个是杯子;这是什么?(请幼儿将字卡放到相应的物品旁,如书的字卡放到书的旁边) 5.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物体(书、勺、杯子)的名字,这些都是名词,你愿意自己在做一遍吗? 6. 收工作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可认识幼儿想认识的物品的名称或直接用字卡代替 认识其他的物品名称 物品和字卡对应 认识物品的文字符号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写物品名字的时候要工整 将今天的字卡带回家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科学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一日生活流程(序列卡) 了解班级一日生活流程 感知先后顺序 前经验预备 熟悉幼儿园各项活动 一日流程照片(入园、进餐、盥洗、区域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教学活动、餐前准活动准备 材料构成 备、午睡等) 1. 邀请幼儿参与工作 2. 将工作材料搬运到桌子上。 3. 展示材料,请幼儿说说这些照片中的内容 展示过程 4. 按顺序将各活动的照片进行排列,如:入园—进餐—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盥洗—加餐 —区域活动—值日生餐前准备—午餐—午睡—起床—集体教学—户外—晚餐—离园。 5. 请幼儿说说几个重点的环节都需要注意什么,如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做;户外活动我们都干什么?值日生可以做什么等等。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可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增加或删减图片,图片可由少到多 制作自己的一日流程 按顺序排列图片 感知自己在幼儿生活的一日流程 在介绍的时候可根据幼儿的情况,选择重点的环节介绍 引导幼儿绘制自己的一日生活流程带回家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科学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制作身体模型 了解自己的身体 顺序感、秩序感、手眼协调性 前经验预备 活动准备 无纺布(白纸或大彩纸,大小要大于幼儿身高)、彩纸、订书器、剪刀、黑色勾边 材料构成 笔、废旧纸团、棉花等 1. 请愿意和老师一起制作身体模型的幼儿进行活动(小组活动) 2. 请一名幼儿躺倒铺好的纸上(纸不够大可以两张接到一起)或无纺布上。 3. 沿幼儿身体画出轮廓。 展示过程 4. 将画有幼儿身体轮廓的纸和另一张同等大小的纸(无纺布)重叠,用剪刀沿轮廓剪下来。 5. 将剪下的两个身体对齐,从脚开始,沿外轮廓用订书器定在一起。 6. 边订边塞废旧纸团或棉花,让身体由平面变成立体的。 7. 做完后,可在头部贴上(或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等。 8. 展示作品,将剩下的东西收拾好。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可用纸做身体,也可将订书器换成针线缝起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 可做大比例、小比例的身体模型 身体完整,没有破损 做出和自己身高一样的身体模型 在订的时候要注意边订边装填充物 制作过身体部位的模型,如“手”,了解人的身体结构。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作品建议 可自己做一个小的模型带回家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日常生活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优雅礼仪——邀请同伴加入游戏 礼貌的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游戏 交往能力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小组活动 1、 邀请2-3名幼儿一起活动。 2、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邀请小朋友的游戏”“谁愿意用自己的方式邀请一个小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 无 展示过程 3、 请一名幼儿去邀请另一名幼儿参与我们的活动。 4、 幼儿过去邀请小朋友过来参与活动 5、 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邀请的,如:“轻轻的说,你能参加我们的活动吗?” 6、 也可请其他的幼儿说说,你会怎么去邀请小朋友,鼓励幼儿用礼貌的方式邀请小朋友加入自己的游戏。 7、 教师总结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无 怎么用礼貌的方式加入别人的游戏 邀请到小朋友 邀请到小朋友一起参与活动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邀请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 做一个送给小朋友的礼物,让好朋友带回家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数学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展示过程 测量身高 用自然物进行测量并记录 标准测量预备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知道基本的测量方法 书、铅笔、水彩笔、数棒、纸杯等,记录纸、笔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1. 邀请幼儿参与活动“今天我们来测量身高”。 2. 出示测量工具,请幼儿自己选择用哪种工具测量。 3. 选择一处空白墙面,请一名幼儿靠墙站好,教师可沿幼儿头顶,在墙面上画出身高线。 4. 用学过的测量方式(从起点到终点头尾相连的测量),请幼儿分别用书、铅笔、数棒、纸杯等工具进行测量。 5. 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如: X X 的身高 测量工具 书 铅笔 水彩笔 纸杯 数棒 数量 材料变化 可依据孩子的兴趣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测量工具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用标尺进行标准测量 测量方式 测量出自己的身高 在测量时一定要将测量物头尾相连 将自己的测量表格带回家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美术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盘绕星星 学习盘绕的技能 提升审美能力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缠、绕,美术区投放不同类型盘绕的欣赏作品 色毛线、雪糕棒 纸板、竹签、吸管等 在瓶子上进行缠绕,在纸盘上进行缠绕(将纸盘边简称锯齿状)等 按顺序进行缠绕 缠绕的过程以及缠绕出的作品 缠绕时要按顺序进行缠绕
区域活动(区域)日常生活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衣饰筐——盘扣 手指的训练,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独立性、秩序感、手眼协调能力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示范步骤: 解开: 1. 从上面开始 2. 左手按住盘扣的左端,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盘扣环 3. 向左边推,将盘扣环从盘扣上套出来 4. 依次将所有的盘扣环解开 展示过程 5. 将两襟向左右摊开 扣上: 6. 将两襟合向中央 7. 从上到下,左手捏住盘扣 8. 右手捏住盘扣环 9. 左手将盘扣向右伸到盘扣环中 10. 右手将盘扣环向左套进盘扣中 11. 依次将所有的盘扣扣好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有盘扣的衣服 为娃娃家小娃娃穿衣服 穿、抓、捏 衣饰筐——盘扣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将所有的盘扣都套入扣环中 将盘扣套入扣环的过程 一一对应,经盘扣套入扣环中 设计一件带有盘扣的衣服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日常生活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衣饰筐——蝴蝶结 手指的训练,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独立性、专注力、秩序感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解开: 1. 由上面开始 2. 两手同时抓住带子两端向左右拉,把蝴蝶结松开。 3. 解开结后,把每条带子向旁边拉直。 4. 再把两襟向左右掀开。 打结: 展示过程 5. 把两襟合向中央。 6. 用右手把左边带子拉回右边。 7. 用左手把右边带子拉向左边,与右边带子成交叉状,以下同样做完。 8. 右手把上面的带子从交叉点下方穿过,用左手接住,然后左右拉紧。 9. 再将左边带子具结6——7cm处绕个圆,用拇指和食指牢牢捏住圆形的底部。 10. 用右边带子在圆上绕一圈,再从新绕的圆圈中间折成两折再穿过。 11. 两手抓住两折以后的带子,同事向两边拉,成型之后整理一下。 捏、穿、绕 衣饰筐——蝴蝶结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12. 依次做到最下面。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用丝带系蝴蝶结 系鞋带 蝴蝶结歪斜 用拇指把带子穿进绕圈的地方 可让幼儿在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上,用丝带或别的材料系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语言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认识名词 知道每一个物品都有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代表符号 为阅读做预备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认识各种物品 教室里的物品(书、勺、杯,胶带、剪刀、铅笔、纸条)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1. 邀请小朋友,“我们一起玩一个命名游戏,我们选这个(书、勺)你还想选哪个(杯) 2. 看看你带来的东西(书、勺、杯),看我带来的(胶带、剪刀、铅笔、纸条),教师边摆放物品,边介绍名称 3. 我要把他们写下来,你想让我先写哪个(杯)?教师把物品的名称都写出来(一笔一划),写展示过程 一个贴一个,贴到相应的物品上 4. 拿下字卡,用字卡进行三阶段教学:这是书,这是勺,这是杯子;哪个是书,哪个是勺,哪个是杯子;这是什么?(请幼儿将字卡放到相应的物品旁,如书的字卡放到书的旁边) 5.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物体(书、勺、杯子)的名字,这些都是名词,你愿意自己在做一遍吗? 6. 收工作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可认识幼儿想认识的物品的名称或直接用字卡代替 认识其他的物品名称 物品和字卡对应 认识物品的文字符号 注意事项 写物品名字的时候要工整 区域活动(区域)日常生活 作品建议 将今天的字卡带回家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衣饰筐——盘扣 手指的训练,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独立性、秩序感、手眼协调能力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示范步骤: 解开: 1. 从上面开始 2. 左手按住盘扣的左端,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盘扣环 3. 向左边推,将盘扣环从盘扣上套出来 4. 依次将所有的盘扣环解开 穿、抓、捏 衣饰筐——盘扣 展示过程 5. 将两襟向左右摊开 扣上: 6. 将两襟合向中央 7. 从上到下,左手捏住盘扣 8. 右手捏住盘扣环 9. 左手将盘扣向右伸到盘扣环中 10. 右手将盘扣环向左套进盘扣中 11. 依次将所有的盘扣扣好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有盘扣的衣服 为娃娃家小娃娃穿衣服 将所有的盘扣都套入扣环中 兴趣点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将盘扣套入扣环的过程 一一对应,经盘扣套入扣环中 设计一件带有盘扣的衣服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数学区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我的出勤统计 会给自己的出勤做统计 尝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幼儿每日自己画考勤;有数表格、计数的经验 幼儿出勤记录表,纸,笔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1. 邀请小朋友参与活动 2.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出勤表 参考提问: (1) 这是几月份的出勤表?数一数这个月一共有几天? (2) 你发现了什么?(周六、周日是空白的)数数你休息了几天? (3) 除了周六、周日休息的时间,你应该有多少天来幼儿园?数一数记录下来。 3 . 数一数自己的来园天数,记录下来。 4 . 出勤统计 重点记录:本月应来园多少天,自己来园多少天,没来园多少天。 5 . 将自己的出勤统计结果记录在“我的出勤统计”的墙饰中。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统计表格 统计其他小朋友的出勤情况 将自己的出勤天数记录到出勤表中 统计自己的出勤 注意事项 作品建议 统计时一定要数清楚具体天数 将自己做的统计表带回家
班级名称 区域活动(区域)日常生活 活动名称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活动准备 种植 种植,照顾植物 年龄 5-6 教师 日期 动作控制的能力、发现环境 前经验预备 材料构成 示范步骤: 1. 2. 3. 将塑料纸铺平在桌面 逐个将土、大铲、小铲、耙子、豆子、空花盆从左至右排放在塑料纸上 用大铲子将土倒入空花瓶,用小铲子垂直杵一杵 取两颗豆放在花盆里,用大铲子再铲一些土进花盆,用耙子将土爬匀 请幼儿柜子里取喷壶给花盆喷水,并请幼儿将喷壶放在向阳的地方,提醒幼儿要每天照顾它 6. 7. 8. 在公共区拿一块海绵从左至右将大小铲、垫子清理干净 将垫子卷起,物品放回大托盘 提醒幼儿洗手,脱围裙 大托盘、一盆土、大铲子、小铲子、小耙子、一瓶种子 展示过程 4. 5. 材料变化 方法延伸 正确指引 兴趣点 注意事项 种植的容器 观察植物,换盆(当泥土长大时需要换盆) 泥土到处都是 用不同的工具铲土、爬土 1. 盛泥土的盆子大小盆颈合适,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2. 选择适合种植的泥土 作品建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