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公路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2、施工准备
2.1材料
2.1.1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除外)2.1.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
,宜采用石灰岩。
20%;碎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
或:专门
物等有害颗粒。石屑或其他细集料石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
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2.1.3级配碎(砾)石基层的颗粒组成范围
2.1.4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有关规定,同时级配曲线应为圆滑曲线。
2.1.5在塑性指数偏大的情况下,塑性指数与应符合以下规定:
(1)年降雨量小于600mm的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应大于120。
(2)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应大于
100。
26%;
0.5nun以下细:l:含量的乘积
2.1.6级配碎(砾)石基层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2.2机具设备
2.2.1主要机械设备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自卸汽车等。
2.2.2主要测量检测设备
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灌砂桶、2.2.3一般机具
测墩、3mm或5mm直径钢丝绳、倒链、铝合金导梁等。2.3作业条件
2.3.1级配碎(砾)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各项检测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验收合格。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封顶层)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等。
、平整度、纵断
3m直尺、钢尺等。
2.3.2现场测量放线完成;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和及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2.3.3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2. 4技术准备
2.4.1基层混合料已检验、试验合格。2.4.2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2.4.3试验段施工选取100~200m的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
确定在不同压
实条件下达到压实度时的压实系数、压实机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流程: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级配碎(砾)石运输→布设料堆(平地机作业时)→级配碎(砾)石摊铺→级配碎(砾)石碾压→按缝的处理3.2操作方法3.2.1测量放线
在底基层或路床上恢复道路中线,直线段每
20m设桩,平曲线段每10m设
高程桩。并测设路基边桩,标示出基层面设计高程。摊铺机作业时5m放置测墩,并依据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及摊铺厚度测设墩顶标高,控制设计标高。
3.2.2级配碎(砾)石运输、布料(推土机作业时)3.2.2.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3.2.2.2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设计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量,并计算料堆的堆放密度。卸料时料堆距离应严格控制。
3.2.3级配碎(砾)石摊铺(推土机作业时)
3.2.3.1应通过试验段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推土机摊铺混合料时,松铺系数宜为
1.1—1.2。
3.2.3.2卸料后及时用推土机将混合料均匀摊铺,表面应力求平整。3.2.3.3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2.3.4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采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3.2.4级配碎(砾)石摊铺(摊铺机作业时)
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并
在整形
3.2.4.1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约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
特别是粗集料
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窝或粗集料带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和均匀。
3.2.4.2路宽大于8m时宜采用双机作业,两台摊铺机组成摊铺作业梯队,其前后间距约为10-15m。摊铺机内、外侧用铝合金导梁控制高程。摊铺机起步后,测量、质检人员要立即检测高程、横坡和厚度,并及时进行调试。施工过程中摊铺机不得随意变速、停机,保持摊铺的连续性和匀速性。
3.3.5级配碎(砾)石碾压
3.3.5.1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静压1~2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4-6遍。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
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终压时静压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头两遍采用2.0—2.5km/h。
3.2.5.2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2.5.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3.2.5.4凡含土的级配碎石,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应清除干净。
3.2.6接缝的处理
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下次施工前先将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
再将
1~2遍,使表面无明1.5-1.7km/h,之后采用
(与路面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
两台
再摊铺新的混合料。为消除纵向接缝,采用两台摊铺机双机联合摊铺作业,
摊铺机前后相距10—15m同时行进。纵缝采用垂直相接,在前一幅施工时,靠中央一侧用方木做支撑,其高度和粒料压实厚度相同,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如在摊铺前一幅时未用方木模板支撑,靠边缘的
30cm左右难于压实,
而且形成一个斜坡,在摊铺后一幅时,应先将未完全压实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松爿:补充洒水,待后一幅混合料摊铺后一起进行整平和碾压。
3.3季节性施工3.3.1雨期施工
3.3.1.1雨期施工:时注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并采取相应排水措施,以防雨
水进入路面基层,冲走基层表面的细粒土,从而降低基层强度。
3.3.1.2雨期施工期间应随铺随摊随碾压,当天碾压成活:3.3.2冬期施工
级配碎(砾)石冬期不宜施工。4、质量标准
4.1基本要求
4.1.1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4.1.2摊铺时要注意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4.1.3质量检验允许偏差见表的规定。
表11-1
序号1 2 3 4 5 6
检查项目压实度(%)平整度(mm)纵断高程(mm)宽度(mm)厚度(mm)横坡(%)
级配碎(砾)石基层允许偏差允许偏差代表值极值
8 +5,-10 不小于设计值代表值极值
±0.3
-8 -15 98 94
检查方法和频率
每200m每道2处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尺量:每200m测4处每200m每车道1点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5、成品保护
5.1封闭施:工现场;悬挂醒目的禁行标志,设专人引导交通,看护现场:5.2严禁车辆及施工机械进入成活路段。
5.3倘若车辆必须走碾压完的基层,必须对基层表面采取保护措施:5.4级配碎(砾)石成活后,如不连续施工应适当洒水湿润。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施:工缝处衔接不平顺;由于施工一个施工段时,没有预留未碾压段或挖松处理,因此,施工作业段之间的横缝衔接要认真处理,在碾压时预留5~10cm不压,待下一个施工:段一起碾压。对于纵缝,预留碾压,尽可能的减少不平顺。
6.2粗细集料离析。原因是卸料及摊铺时粗细集料出现离析现象,没及时得到相应处理。施工时白卸汽车倾倒速度要慢,使得混合料缓缓落下,若在摊铺时
30cm与下一幅搭接,一起
局部有粗细集料离析严重超标现象,除因离析造成的基层强度降低。7、质量记录
7.1材料合格证及检测试验报告。7.2基层试验检测记录。7.3工序质量检验评定表。8、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操作要求
更换材料或按照设计配比,筛分掺拌,以消
8.1.1施工现场应有施工机械安装、使用、检测、自检记录,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保证机械的安全使用性能。
8.1.2施工现场设专人指挥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8.2环保措施
8.2.1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油料污染水质。
8.2.2对施工噪声应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8.2.3施工临时道路定期维修、养护、洒水,防止扬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