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难在没有统一的标准。( ) A:错 B:对 答案:B 2. 好的教育可以从人文和科学视角。( ) A:对 B:错 答案:A
3. 父母与教师应该给孩子灌输“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 A:错 B:对 答案:B 4. 以下哪个不是课程中提出学习机制?( ) A:建构主义学习论 B:社会认知学
习论 C:人本主义学习论 D:行为学习论 答案:C 5. 以下哪个不是课程中包含的主要模块?( ) A:学生发展 B:学习机制 C:教学
管理 D:教师心理 答案:D
第三章测试
1. 皮亚杰所提出的具体运算阶段是指( ) A:2-7岁 B:7-11岁 C:0-2岁 D:11岁
-成年 答案:B 2. 下列概念属于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发展观中基本观念的是( ) A:社会互动 B:
组织顺应 C:平衡 D:同化 答案:A 3. 以下概念中由维果茨基提出的是( ) A:榜样示范 B:观察学习 C:条件反射 D:最
近发展区 答案:D 4. 从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中,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在与发展高级思维( )
A:错 B:对 答案:B 5. 皮亚杰提出了具体运算阶段这一概念( )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 我们将大脑皮层大致分为四个区,即额叶、顶叶( ) A:小脑和脑干
B:中央沟和中央回 C:枕叶和颞叶 D:小脑和丘脑 答案: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无法改变大脑
B:在各种活动中大脑两个半区是协调共同工作的 C:一旦大脑损伤即是永久性的 D:我们只使用了10%的大脑 答案:B 3.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一般来说左半球是主管什么的优势半球。( ) A:
抽象思维 B:左侧躯体 C:形象思维
D:分泌系统 答案:A 4. 存在左利脑和右利脑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 A:对 B:错 答案:B
5. 环境刺激是导致大脑结构和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 ) A:错 B:对 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维果斯基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答案:D
2. 某班刘老师在班会时,重点表扬了学生李某助人为乐的行为,班里其他同学
因此受到鼓舞,也经常互帮互助。这属于( ) A:自我强化 B:自我调节 C:替代性强化 D:直接强化 答案:C 3. 为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
会学系理论,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B: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 C:避免幼儿观看此类影视作品 D:选择有正确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答案:D 4. 消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反应增强这是负强化。( ) A:对 B:错 答案:A
5. 电影主人公吃完饭后把碗筷收进了洗碗池,小明也在吃完饭后主动把碗筷收
进了洗碗池。这是观察学习的过程。( )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 符号学习理论提出了中介变量,可以用S-R公式来表示( ) A:对 B:错 答
案:B 2. 编码系统不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的是( ) A:对 B:错 答案:B 3. 关于发现学习,老师经常给予学生提示的说法是错误的( ) A:对 B:错 答
案:A 4. 下列属于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是( ) A:有意义学习
B:发现学习 C:自我学习 D:接收学习 答案:AD
5.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 A:错 B:对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 婴儿开始把他人言语分割成短语和像单词一样的单位是在什么时候( )。
A:4–6个月 B:7–10个月
C:11–13个月 D:0–3个月 答案:B
2. 下列是电报句期间儿童语言特点的是( ) A:能说出修饰性的句子 B:能说出
完整的语句 C:能说出包含2-3个单词的句子 D:能说出通顺的句子 答案:C 3. 一下不属于学前期的语言学习特点的是( ) A:语言逻辑完整,表达通顺。
B:开始调整自己的语言,以让他人能理解自己的话。 C:开始发掘收到了一些不充足的信息并要求澄清。 D:儿童开始理解和使用语义和关系对比。 答案:A 4. 电报局期儿童的句子是不合承认语法标准的,但并非是随意的单词组合。
( ) A:对 B:错 答案:A 5. 学前期儿童语言开始采用语气词,也开始使用关系对比。( ) A:对 B:错 答
案:A
第八章测试
1. 婴儿的愤怒和悲伤的情绪出现在( ) A:6-8月 B:12-18月 C:3-4月 D:5-6周
答案:C 2. 婴儿的有选择性的微笑出现在( ) A:5月及以上 B:0-2月 C:2-4月 D:4-5月
答案:A 3. 婴儿的选择性反应阶段出现在( ) A:3-6月 B:2-3岁 C:0-3月 D:6月-2岁
答案:A 4. 情绪的功能包括适应和动机( ) A:对 B:错 答案:A
5. 婴儿在6个月左右开始对熟悉的人产生依恋( ) A:对 B:错 答案:A
第九章测试
1. 信任最早是来自哪个方面( ) A:师生关系的建立 B:与玩伴关系的建立 C:亲
子依恋的建立
D:任何关系的建立 答案:C 2. 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应该怎么做?( ) A:孩子想怎么做都支持 B:给孩子安
排一切 C:给孩子提供选择 D:对还在不管不顾 答案:C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感( ) A:经常干预孩子行为 B:对还在不管不顾 C:提供
容易任务
D:孩子想怎么做都支持 答案:C 4. 青春期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结交朋友,表现了同伴交往的亲密性( )
A:对 B:错 答案:B 5. 埃里克森提出了社会化发展理论( ) A:错 B:对 答案:B
第十章测试
1. 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卡特尔 D:科尔伯格 答案:D 2. 科尔伯格所提出的道德的三水平六阶段当中,“人际权威”,“社会权威”属于
( ) A: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中习俗水平 答案:A 3.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阶段论将亲社会道德行为分为几个水平( ) A:4个 B:5
个 C:6个 D:7个 答案:B 4. 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自律和他律两个阶段( ) A:错 B:对 答案:A 5. 皮亚杰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 ) A:错 B:对 答案:A
第十一章测试
1. 避免惩罚属于个体的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 ) A:外部动机
B:既是外部动机又是内部动机 C:既不是外部动机又不是内部动机 D:内部动机 答案:A 2. 自我超越属于个体的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 ) A:既是外部动机又是内
部动机 B:内部动机 C:既不是外部动机又不是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答案:B 3.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表明我们要怎样对待奖励?( ) A:给予适当的奖励 B:
过分的给予学生奖励 C:随意的给予奖励 D:不要给学生任何奖励或表扬 答案:A 4. 幼儿园设置小红花奖励可以强化幼儿听话照做的动机。( ) A:错 B:对 答
案:B 5. 当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个体的行为动机会降低。( )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二章测试
1.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智力分类,下面不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 A:概
念理解
B:图形关系识别 C:词汇记忆
D:文学常识记忆 答案:B 2. 在多元智力理论中,什么智力提到了关于一个人对图形的敏感度和想象力
( ) A:自然智力 B:空间智力 C:逻辑智力
D:人际智力 答案:B
3. 智力的三元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A:斯滕伯格 B:斯皮尔曼
C:加德纳 D:瑟斯顿 答案:A
4.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境亚
理论( ) A:错 B:对 答案:B 5.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八种智力之间相互独立,但会相互影响或者在活
动中共同起作用( )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三章测试
1. 认知障碍中学习性障碍不包括( ) A:阅读障碍
B:写作表达障碍 C:数学障碍
D:社交障碍 答案:D
2. 属于阅读缺陷的是( ) A:能自己读懂复杂文章。 B:在阅读文字性材料时,
可以很好的集中注意力。 C:在做应用题时表现的很好。 D:喜欢图片书籍,抵抗文字书籍。 答案:D 3. 数学障碍不包括以下那个类型( ) A:语义记忆型 B:视觉空间型 C:技能程序
型 D:听觉感觉型 答案:D 4. 认知障碍是指由脑功能失调或情绪、行为困扰而非智力落后、感知异常等导
致的语言、阅读、拼写或算术过程中的一项或多项落后、失调或延迟。( ) A:对 B:错 答案:A 5. 认知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运算能力方面表现
出重大困难的一组异质的障碍。( )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四章测试
1. 不良行为的原因不包括( ) A:家庭因素
B:发展因素
C:自然因素 D: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答案:C
2. 行为管理的一般策略不包括下列( ) A:设立模糊的期望
B:建立明确积极的行为期望
C:示范且强化所期望行为 D:提前预防潜在问题 答案:A
3. 有关欺凌行为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学生移情并从他人角度看问题
B:鼓励学生相互尊重
C:零容忍的学校纪律规则
D:对排斥、捉弄同学的现象不予重视 答案:D
4. 课堂上打瞌睡属于无法容忍的不良行为( ) A:错 B:对 答案:A 5. 公然的违抗行为属于中度不良行为( ) A:错 B:对 答案: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