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0・ Journal of Qiqihar Medieal College,2008,Vo1.29。No.19 社会支持系统与老年患者焦虑心理关系的调查 任晓虹 【摘要】 目的 了解和探讨与老年患者焦虑心理的有关因素及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为老年患 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老年患者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焦虑和社会支持系统 评定量表的形式调查了我科4O例老年住院患者。结果 4O例患者中焦虑17例占42.5%,其中男性9 例占男性总人数37.5 (9/24),女性8例占女性总人数50.0 (8/16);焦虑与年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患者焦虑与社会支持系统的比较,非焦虑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 持利用度的平均分均高于焦虑组。两者在主观支持方面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的 发生可能与年龄、主观社会支持有关,与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无关。增加老年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 观感受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支持老年患者 焦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的提高, 人遭遇生活事件时能够利用别人支持和帮助的程度 。 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推测,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 SSRS与SAS先后进行,测试时间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老年 将达到2O.OO ,2050年将达到20.5 [1]。老年人生理功 患者主观支持评分、客观支持评分、个人利用度评分、SAS标 能,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同时由于各种脏器功能减退,可并发 准分。 多种疾病[2]。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因素的改变,对人体免疫系 1.3统计方法采用 检验、t检验和SPSS软件系统进行 统有明显的影响[3]。焦虑是老年患者人院后的主要心理反 分析,使用SPSS 10.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应[4],可能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处理。 因素有关。老年人的心理和社会支持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2 结果 关注。本项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 2.1 不同性别患者的焦虑心理发生状况见表1。 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关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 表1 不同性别患者的焦虑心理比较 干预,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同时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依 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天津医院脊柱外科2005年12月~2006年 3月收治的4O例老年患者(60岁以上)。男24例,女16例。 注: 一0.209,P>0.05。 年龄60 ̄79岁平均(68.63士5.91)岁。小学文化8人,初中 2.2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的焦虑心理发生状况见表2。 16人,高中(包括中专)9人,大专及以上7人。 表2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的焦虑心理比较 1.2调查方法 1.2.1老年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按照Zung焦虑量表(sAs)评 估。以标准分50分为界,大于5O分为焦虑_5]。量表包括2O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症状出现频度分4个等级:没有或很少时 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2O个条 目中若是正向评分题依次评分1~4粗分,而反向评发题则评 4~1粗分。自评结束后将2O个条目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到 注: 一2.6,P>0.05。 总粗分,然后再经过相关公式换算成标准分。量表均由受试 2.3不同年龄患者的焦虑心理发生状况见表3。 对象自行填写,在填写前应弄懂每个问题的确切含义,再做出 表3不同年龄患者的焦虑心理发生状况比较 独立的自我评定。 1.2.2老年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评定按照肖水源的《社会支 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该量表参考了国内外流行和常用 的ssq和ISSI社会支持评定问卷,选择其中符合中国国情部 分,共设计3个维度,1O个条目和37小项内容。3个维度是: 1)主观支持:指个人自我感觉获得别人支持的程度。2)客观 支持:个人实际上与他人联系的数量情况。3)个人利用度:个 注: 一9.88,P<0.05。 2.4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关系比较见表4。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康复科 2.5 焦虑患者与非焦虑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关系比较 见表 邮 编300211 收稿日期2008--08—12 5。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19期 表4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关系比较 3讨论 试的老年患者均生活在政治稳定,经济收入稳定,工作单位照 顾良好的环境中。统计学分析后,表明在本项研究中见表4, 不同年龄组的老年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 异,可能由于我国有传统尊老敬老的美德及家庭子女都孝顺, 使老年患者自觉家庭生活幸福,在社会上受到尊重,生病时能 得到各方面的照顾,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幸福感。但从支持系 统总分可以看出7O~74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分值较低,提示社 会和家庭应更多地关心和照顾高龄组患者。 3.7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表5提示焦虑 组社会支持系统评分均低于非焦虑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 主观支持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数学者认为感 3.1 焦虑是老年患者入院后的常见心理反应 焦虑存在的 主要原因有:除躯体疾患、社会的不良影响、环境因素等的影 响外,目前可能更多的是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个人要承担一 部分医疗费用,经济困难等。在本项研究中,SAS最高标准 分为71分,最低标准分为3O分。4O例SAS平均总分为(47. 6土8.84),国内常模为29.78土0.46,高于国内常模。焦虑人 数为17人占总人数4O人42.5 。 3.2不同性别患者焦虑程度差异 表1可见男女发生焦虑 程度比较,虽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从发生率比较女性高于 男性,考虑可能由于女性性腺分泌和生理过程引起的性激素 问不平衡,导致钠水潴留或儿茶酚胺类激素减少,容易致烦 闷、焦虑、过敏和抑郁等精神症状出现 ]。 3.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焦虑程度差异 本项研究中见表2, 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在调查研究中,通过朋友、 邻居、同事以及家庭成员那里得到的支持和帮助等,这些都是 影响社会支持强度和特征的重要因素_】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焦虑程度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从焦虑发 生率来比较,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发生率较高,考虑可 能与文化程度较高,能自己独立查阅文献,上网搜寻疾病相关 知识及主动向有关专家询问、了解自己的病情有关。对相关 病情十分敏感,害怕别人提及,从而加重焦虑心理。 3.4不同年龄患者的焦虑心理发生状况比较 在本项研究 社会支持总分与焦虑评分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总分越高,其 焦虑发生率越低。因此,临床工作要重视社会支持与焦虑的 交互影响,给病人足够的合适的情感支持与帮助,使其保持心 理内环境的稳定r】 ,提高呼吸系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争 取早日康复。 4护理对策 4.1 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中经统计学分析之后,结果见表3表明不同年龄患者的焦虑 心理发生状况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患 者焦虑症状严重程度不同,年龄愈大,焦虑症状愈重_8]。可能 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条件不如以前,担心自己给别人添麻烦, 会成为别人的负担有关,所以提示护理人员应做好高年龄患 者的护理工作,改善不良情绪的影响,促进健康。 3.5各类疾病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比较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 4.1.1针对老年住院患者,护士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是 优选护理对策的前提l_】 ,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做好老 年住院患者躯体疾病的护理,还必须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更好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 。加强心 理护理,使病人尽快熟悉和适应周围环境,消除陌生感,通过 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多 人感受到的情感或实际上给予自己的帮助的有关方面关系的 总称,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客观 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做 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其情绪稳定l_8]。 4.1.2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主观支持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 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 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L1 。护理人员 应注意多向患者进行医护知识的宣教,特别是老年患者要适 时再给予情绪上的支持[1 ,使老年患者从医护人员处感受到 较多的支持。 支持反映客观存在的支持,主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 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 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支持反映主观感受的支持,指的 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 对支持的利用度反映个体对各种支持的主动利用,包括倾诉 方式、求助方式和参加活动的情况l_9]。 3.6 不同年龄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 社会支持总分(37.15 士8.83)高于国内正常值(34.56±3.75)说明在本项研究中受 4.1.3综合性的医院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经过专业培训的医 护人员可为门诊和病房的老年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增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8,Vo1.29,No.19 ・综述・讲座・ 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仇晓霞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 1~4 d应将患侧上肢上臂固定,并垫软枕,以抬高患侧上肢. 病年龄年轻化。乳腺癌根治手术是当前I临床上应用最普遍和 借助重力可促进静脉血与淋巴回流,以防Jl=/t ̄e胀E 。禁止在 最有效的早期乳腺癌(I~Ⅱ期)治疗方法,由于手术范围广, 术侧上肢输液、注射、穿刺、测血压。穿宽松、柔软的衣服。避 需切除全部乳房和胸肌筋膜,同时清除腋窝淋巴结,可使患侧 免日光直晒,过重负荷、水中浸泡等,做容易发生损伤的家务 上肢外展、内收、上举及持重功能受限,加之术后瘢痕挛缩,如 劳动时要戴手套r7]。出现水肿后可进行患肢袖套气囊式压力 不及时正确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 疗法或穿压力袖套,每天2~12小时,必要时低盐饮食或用利 碍,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乳腺癌术后改善患肢 尿药 。 的活动功能障碍和防治淋巴水肿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Ⅲ。 1.2活动功能障碍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术后患侧肢体功能 在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 的恢复,减轻并发症,很多研究者对患侧肢体的早期功能锻炼 模式的今天,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时,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康 的时间和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和新的尝试。汪小萍等[[ 认为 [ 复工作,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让患者及家属充分配合治疗, 肩关节的锻炼时间以术后3O天为宜。梁志翔等 明 对424例 自觉地坚持功能训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效果嘲。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人采用改良的锻炼操进行患肢功能锻 1并发症康复 炼,发现术后12小时开始患肢功能锻炼组病人术后伤口并发 1.1上肢淋巴水肿关于乳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上肢淋巴 症少,功能恢复快。刘庆芬等E“]将6O例乳腺癌术后病人分 水肿,尽管有冷敷治疗方法[3],但蔡仁祥等 报道微波治疗上 为两组,分别从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进行康复锻炼,发现 肢淋巴水肿有效。李汉贤【5]选用理疗型微波热疗,对400例 术后第7天进行康复锻炼可减少急性并发症,提高病人的依 乳癌根治术病人进行了分组对照治疗试验,显示微波对术后 从性和生活质量。宗智敏等口 根据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病理 包扎敷料的病人使用方便,对减轻乳癌术后病人疼痛和上肢 生理变化特点,设计了一套康复操,按不同的阶段指导病人锻 淋巴水肿一定作用,并促进伤口愈合和上肢功能恢复。术后 炼患肢功能,以促进病人术后恢复。王变丽等[1 针对乳癌患 者术后患侧肢体发生上举、前伸、后伸、外展等功能障碍,肌力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下降,关节活动度降低等问题,编制了一套四期12节肢体功 邮 编200032 收稿El期2oo8一O2—28 能康复操,对提高肌力与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恢 强医护人员心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使他们可以多方位地 与实践,2004,14(3):369 为患者提供服务。 陈素绅.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2充分调动家庭、朋友、邻居、同事对老年患者提供支持和 2002,3:190 帮助 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恢复情 段励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抑郁和焦虑表现与社会 况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而当看到同病室的病友有人探望,而自 支持的相关性分析EJ].中国临床康复,2004,2(5):1 012— 己无人陪伴时,又会产生孤独心理。而家庭成员的理解、支 1 013 持、关怀、疏导和鼓励,是病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家属及 沈渔邮.精神病学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1一l62 朱文娟,张吉花.老年住院患者焦虑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朋友等陪伴老年患者左右,可使他们享受亲情和温暖,消除不 [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2,25(4):321 利心理因素,得到精神安慰。 肖水源.心理卫生量表手册EJ3.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 4.3寻求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指导患者积极寻求恰当的 刊):42—47 帮助和支持,主动参与护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自觉调整情绪, 向代群,李伟,杨蓉,等.脑卒中后焦虑与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社 保持良好的心境_1 。寻求社会、社区、单位对老年患者的支 会支持对焦虑的影响EJ3.中国l临床康复,2004,16:3 081 持,完善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体制,让更多的人关怀和照顾老年 徐孔文,王颖,黄霞.慢性乙肝患者社会支持与焦虑相关性调查 人。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时刻被别人关心,提高主观感受性, 分析EJ].华西医学,2005,18(1):67 从而减轻焦虑心理,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快乐地 孙玉梅,阮海荷,孟春英.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度过晚年。 的研究E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59 参 考 文 献 康立容.老年患者焦虑心理原因分析及护理EJ].中国医学理论 [13殷磊.老年护理学口].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与实践,2004,14(3):369 [21张教祯.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EJ3.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龚耀先.医学心理学[M3.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4):253 1998:6 [31孙卫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EJ3.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李慧莉,贾晓燕,王荃.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 2004,16(10):647 究EJ3.护理学杂志,2001,16(5):267 [43康立容.老年患者焦虑心理原因分析及护J ̄EJ].中国医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