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
A.三四百万年前 B.170万年前
C.70万-20万年前 D.公元前21世纪
2. 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你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蓝田 C.云南元谋县 D.山东大汶口
3.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下面对于北京人的评价或意义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试卷第1页,总30页
B.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D.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 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是黄色人种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部落联盟发展来的
D.炎帝被黄帝打败
6. 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玉虎 D.利簋
7. “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的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8. 如果要拍摄 北京猿人的生活方式的话剧,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从山上捡回石块,打制粗糙的石器
试卷第2页,总30页
B.用石器把树枝削成木棒
C.用火烧烤猎物
D.佩戴装饰品
9.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种植粟
10.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能证明我国当时已种植哪种粮食作物( )
A.粟 B.水稻 C.大麦 D.小麦
11. 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 B.尧发明了文字
C.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
12.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 D.河姆渡人、半坡人
试卷第3页,总30页
13.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图案。你知道这一图案是我国古代哪一居民创造的吗?(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4. 《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这一记载反映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奴隶制 C.选举制 D.禅让制
15. 火娃欢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的大哥哥。火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最早懂得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6. 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试卷第4页,总30页
17.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商朝又称殷朝,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启 B.桀 C.伊尹 D.盘庚
18. 西周的最后一位君王是( )
A.周幽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19. 我国开始出现青铜器是在
A.夏朝时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西周时期 D.战国时期
20.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试卷第5页,总30页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了其了,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
材料三:“平王立,东迁于洛巳,辟(避)戌寇。平王之时,周室哀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山方伯(诸侯)。”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时部落联盟首领什么样的更替方式?请写出以这种方式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两个。并指出“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据材料二,西周初年,周王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属于哪一封国?
(3)请写出材料二中A、B、C、D四个等级的名称。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试卷第6页,总30页
(5)材料三中指出平王东迁之后“政山方伯”,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两个霸主。
(6)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识图答题:
(1)图1是哪个远古人类制作的?这说明他们掌握了什么技术?
(2)河姆渡人遗址中出土了图2中的生产工具。当时的人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
(3)请写出图3文物的名称。哪个时期青铜器的种类最丰富?
(4)从图4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试卷第7页,总30页
(5)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试卷第8页,总3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江苏省兴化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
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
试卷第9页,总30页
人类。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
【答案】
C
【考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C符合题意;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附近;陕西蓝田人、山东大汶口人都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ABD不合题意。
选C。
3.
【答案】
试卷第10页,总30页
B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本题考查北京人的居住地点。
【解答】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可知是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试卷第11页,总30页
北京人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
【解答】
根据题干可知,北京人遗址被列入第一批《世界遗产名录》说明了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直立人个体化石和10万多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说明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同时也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北京人是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原始人类,而我国境内发现的云南元谋人距今时间大约170万年,故北京人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
【答案】
C
【考点】
试卷第12页,总30页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贡献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炎黄部落联合起来后,打败了蚩尤,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因此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所以答案选C。
故选C。
6.
【答案】
B
【考点】
青铜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试卷第13页,总30页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高是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
【答案】
B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
主,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
试卷第14页,总30页
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人物没有这样的功绩,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8.
【答案】
D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猿人不会佩戴装饰品,D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
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ABC项内容都是关于北京人的正确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试卷第15页,总30页
9.
【答案】
A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会使用火是北京人的生活特征。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保留了猿的
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
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所以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
灰烬层,A项符合题意;B项是河姆渡居民,CD项是半坡原始居民。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试卷第16页,总30页
10.
【答案】
A
【考点】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今天陕西西安的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
耕地,种植粟(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A符合题意。水稻是河姆渡居
民种植的,B不符合题意。大麦、小麦不是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C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1.
【答案】
试卷第17页,总30页
C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传说时代的黄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仓颉发明了文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年老的舜经过考察让位于禹。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D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试卷第18页,总30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
(2019年)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
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
活在距今(2019年)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因此已经
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
13.
【答案】
试卷第19页,总30页
B
【考点】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青铜器
【解析】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解答】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人面鱼纹图案”。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原始居民,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鱼纹彩陶盆是半坡人陶器的杰作。
14.
【答案】
D
【考点】
试卷第20页,总30页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据材料中“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可知,尧权授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该制度叫禅让制,D符合题意。世袭制在夏朝建立后实行,A不符合题意。奴隶制不是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B不符合题意。尧
舜禹时期采用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5.
【答案】
B
【考点】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试卷第21页,总30页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点.
【解答】
北京人已懂得使用天然火,并懂得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16.
【答案】
D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卷第22页,总30页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水稻”“长江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原始人类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属于长江
流域,他们会种植水稻,会建造干栏式房屋,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17.
【答案】
D
【考点】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解析】
本题以商朝又称殷朝,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为切入点,考查盘庚迁都。
【解答】
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商朝前期多次迁都,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人把商朝又称为殷朝。
18.
【答案】
试卷第23页,总30页
A
【考点】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幽王在位时,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A符合题意。周武王建立西周,B不符合题意。周厉
王不是西周最后一个国王,C不符合题意。周平王建立东周,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9.
【答案】
B
【考点】
青铜器
试卷第24页,总30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
鼎、四羊方尊等。西周时期青铜器进一步发展。战国时铁器发展。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
【答案】
A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状况。
【解答】
试卷第25页,总30页
分析题干可知,地位高的人用的鼎多,地位低的人用的鼎少,可见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西周社会等级森严,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二、综合题
【答案】
(1)禅让制。尧、舜、禹。启。
(2)分封制。鲁国。
(3)A:天子;B:诸侯;C:卿大夫;D:士。
(4)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5)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6)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有利于国家逐渐走向统一。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长期的争霸战争给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
【考点】
尧舜禹的禅让
试卷第26页,总30页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西周的分封制
老子和孔子
春秋争霸
【解析】
(1)本题考查禅让制和世袭制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分封制和孔子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
(6)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解答】
(1)第一问,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方式是实行禅让制。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就是以禅让制的方式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第三问人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试卷第27页,总30页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周王实行分封制来管理国家。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
(3)根据材料二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周王自称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姬姓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原则把本封地内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士以下没有土地,不再分封。所以,西周分封制度每一等级的名称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平王东迁之后进入春秋时期,这一时期霸主主要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6)依据所学知识答出春秋争霸战争的积极作用及危害即可。积极作用为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有利于国家逐渐走向统一。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危害表现在长期的争霸战争给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
【答案】
山顶洞人;磨制和钻孔技术。
水稻。
司母戊鼎;商朝。
试卷第28页,总30页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得到使用。这些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山顶洞人
青铜器
河姆渡人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山顶洞人、河姆渡的原始农耕、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图1是山顶洞人制作的,这说明他们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河姆渡人遗址中出土了图2中的生产工具。当时的人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图3文物是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种类最丰富,司母戊鼎是我国古代商朝的代表青铜器。
试卷第29页,总30页
观察春秋战国时期图中可知,获取的信息有: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得到使用。这些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试卷第30页,总3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