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全体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全省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中关于实施拉网式、起底式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的要求,特制定本单位季度隐患排查方案,本方案参考《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等法律法规。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科学安全发展观,坚持生命至上、统筹生产,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企业内的所有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大排查、大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识别,划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管控措施;通过排查强化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为企业生产活动、为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可靠的保障。
通过大排查活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贯彻执行全员责任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对违法违规行为、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本质安全水平新提升,对排查过程中的出现的危险点按要求进行公示,并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二、工作要求
大排查活动以企业自查自纠为主,企业负责人对隐患排查治理过程负全责,各分管负责人对业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工作负责,具体实施办法以企业全员责任制为依据,排查过程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不放过一个死角、不放过一个问题。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明确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环境影响因素,建立隐患信息档案,由负责人召集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识别评价,制定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完成时间、考核标准等,实现企业自
1
查自纠的闭环管理; 三、排查过程
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排查,并重点排查以下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以及相关作业活动: 1.生产过程工艺流程;
2.设备设施及其安全防护、检验检测情况; 3.用电过程; 4.有限空间作业;
5.临时用电、动火等特殊作业活动; 6.其他需要重点排查的环节和内容;
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点应当列明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及时向职工公示。 四、风险辨识
对上述排查过程发现的风险点,选择适用的分析辨识方法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明确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环境影响因素,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企业风险辨识后要通过一定手段向全体职工公开,如有重大安全隐患当立即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消除或降低风险,对于一般隐患要制定可靠的管控措施进行预防,如工程技术手段、加强管理等方法,并通过教育培训的方法向职工传授。 企业负责人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对管控措施的适宜性和可靠性进行论证,并通过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提升隐患治理的能力;其他安全管理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提出改进管控措施的办法。
2
五、隐患治理
负责人召集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隐患治理工作,对发现的危险点进行统计分析,按工艺、设备、场所等方式对风险点进行分类,并制定治理措施按规定的形式报送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隐患排查过程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如有需要可暂停生产,将工人撤离生产现场,治理完成后负责人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定达到治理目标后按排相关人员进行总结报告,并上传安全管理委员会和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 六、奖励
由负责人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和消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报告和消除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或者表彰,对瞒报事故隐患或者排查治理不力的人员予以相应处理。 七、组织机构 负责人: 包保责任人: 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3
电工、电焊工、安全管理员、质量工程师、检查员、会计、班组长 相关责任参考《全员安全生产职责》 八、相关记录表
4
风险点统计表
序号 风险点 位置 作业活动 可能存在的危险 当前管控措施是否有效 改进方案
5
隐患排查记录表
序号 工序/ 区域/场所 隐患描述 现场隐患照片 整改措施 整改期限 整改照片 备注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