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课时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呼和浩特中考)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四幅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是( )

2.(邵阳中考)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

3.(长春中考)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4.如图所示,等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

A.1.4 g/cm3 B.2.0 g/cm3 C.3.5 g/cm3 D.7.0 g/cm3

5.有一种“包装用硬质泡沫塑料”的密度为25千克/米3,单位读作______________,“包装用的木材”密度为500千克/米3,木材的密度是硬质泡沫塑料的________倍;则体积相等的木材与硬质泡沫塑料相比,木材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硬质泡沫塑料的质量.

6.为了探究某种物质的特性,小明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物体 铝块1 铝块2 铁块1 铁块2 质量 m/g 54 108 158 316 体积 V/cm3 20 40 20 40 质量/体积 (g/cm3) 2.7 7.9 (1)将表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2)比较1、2这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1、3这两组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宜昌中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 kg/m3

8.(广州中考)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 ) (图在1页7题右侧)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9.(眉山中考)有一体积为2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1/6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3

10.(哈尔滨中考)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 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 g,体积为20 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__m3.

11.在铜、铁、铝三种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质量相等的三种金属块,它们中________的体积最大;若用这三种金属制成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________球.

12.(青岛中考)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 表格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体 铝块1 铝块2 铁块1 铁块2 m/g 27 54 79 158 V/cm3 10 20 10 20 m/(g/cm3) V2.7 2.7 7.9 7.9 结论方法: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的.

(2)上述实验图像如图所示,图线________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 (3)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像格式,运用了____________法. (4)由上述实验引出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___________的质量.

13.(北海中考)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14.李明和张斌在做“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 次数 1 2 3 4 物体 铝块1 铝块2 松木1 松木2 m/g 54 108 108 10 V/cm3 20 40 216 20 m/(g/cm3) V2.7 2.7 0.5 0.5 (1)比较________(填实验次数编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2)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________(填“无关”或“有关”).

(3)达珍注意到铝块1有一部分磨损了,那么磨损掉一部分的铝块与完整的铝块相比,它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实验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中的________图线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

1.有一长方体游泳池(池底是水平的),长25 m,宽12 m,水深1.3 m.则游泳池中水的质量为( )

A.390 g B.390 kg C.390 t D.3.9×105 t

2.(德州中考)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3.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0 cm3 B.50 cm3 C.100 cm3 D.150 cm3

4.近期黄金价格见涨,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某银行发行了纯金制造的纪念币,每枚质量为38.6 g,则每枚纪念币的体积为________m3.(ρ金=19.3×103 kg/m3)

5.(邵阳中考)2013年2月,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密度仅0.16 kg/m3,则体积为2 m3的这种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kg.

6.(贵州中考)一物体的质量是2.7×104 kg,体积为10 m3,则其密度为________kg/m3,合________g/cm3,若把该物体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有一块体积为2 000 cm3的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下10 cm3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4 g,根据以上数据求:

(1)矿石的密度;

(2)矿石的质量.

8.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9.(荆州中考)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4 m B.40 m C.400 m D.4 000 m

10.(南充中考)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 g(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则该瓶的容积是( )

A.350 cm3 B.300 cm3 C.250 cm3 D.150 cm3

11.一块岩石标本被捡回时表面包裹一层厚厚的冰层,其总体积为300 cm3,把它放在质量为250 g的容器中加热,待冰块全部熔化完,取出标本,测得其质量为175 g,容器和熔化成的水总质量为450 g,科学家发现岩石有吸水性,于是再把取出的标本烘干,测得其质量为150 g,则岩石标本的体积为________cm3,岩石标本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2.献血光荣,也是我们的义务,已知20 cm3人体血液的质量为21.0 g,则血液的密度是________g/cm3.王老师有一次献血400 mL,则王老师献血的质量为________kg.

13.如图所示,一容积为5×104 m3的瓶内盛有0.4 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 kg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4.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写着: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 kg/m3,夏季0.8×103 kg/m3,煤气瓶容积0.015 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________(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________元/瓶,如果按质量计算,煤气价格应是________元/千克.

15.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 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 g.已知ρ玉=3 g/cm3,ρ金=19 g/cm3,ρ银=10 g/cm3.问:

(1)一枚金牌约需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