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兰花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兰花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来源:筏尚旅游网
兰花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花在中国久负盛名,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以香取胜,色泽宜人,迎寒怒放,风姿潇洒,品格高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古今文人描写的对象。兰”意象丰富了咏物诗的审美与内涵,诗人也赋予了自然之兰种种全新的含义,使其本身具有多种深意。兰花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有:

一、隐士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任世味浓淡,兰花幽谷独芳,不与群花斗艳,淡然自处。此种静虚平和的特质,恰似隐士高洁清朗的性情,使他们形成心境灵魂上的契合,于是出现了隐士吟咏兰的佳句。

二、君子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当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兰花笑傲霜雪,不卑不亢。它已成为其忠直高洁之志的象征之物。千古年来,它淡然却坚执,灼灼绽放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清寂境界中。

三、美人

马湘兰曾咏兰诗一首:

空谷幽兰独自香,任凭蝶妒与蜂狂。兰心似水全无俗,人间信是第一芳。

兰花多生于静谷,且内敛神秘而灵动慧洁,因而世人又赋予它们“空谷佳人”的美誉,“蕙质兰心”亦成为品评女子心性纯善温雅的审美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