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析《聊斋志异 【l】响艾胜形象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王舒宋沛原 引 言:((1Sp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 南面王不易也;”再如《婴宁》中的王子 晓的奇书,是一部写鬼写狐的神怪小说,《聊 服在上元节的灯会上遇见婴宁,拾起婴宁 斋志异》也是蒲松龄通过写鬼写狐来讽刺 掉在地上的梅花,神魂丧失。 黑暗现实的匕首和刀枪,它不但承载了一 而这些狐女们也与凡间女子有着明显 个个屡试不第落魄书生的梦想,更展示了 的不同,她们没有所谓的封建礼法,没有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另类女性形象、觉醒的 封建墨守陈规的牵绊,面对爱情,她们选 女性形象。 择的是自然表达,热情开放,洋溢着自己 《聊斋志异》里有近五百篇的故事, 的人生观、道德观。一旦狐女们得到爱情 塑造了不下百人的人物形象,这在古典小 后,便会一心一意,坚贞不渝的对待爱情。 说中是较为罕见的。在这一人物画廊中, 这样的挚爱深情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这种 又以女性形象占大多数。由她们引发的一 坚持是一种深情厚谊,更是对现实的反抗, 个个爱情故事,也是聊斋故事中最感人的 是对自己感情的执着与抗争。 部分。这些女性形象,她们“虽为花妖狐媚, 二、仙女艳丽多姿 但多具人情”。在作者的笔下,她们几乎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关仙女的故事 个个美得令人眩目,或温柔或聪慧,或天 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让仙女们集体亮相的, 真或无邪,或行侠仗义。冰心有句名言:“如 还是首推《聊斋志异》。 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 在《聊斋志异》中,仙女们有很多种, 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 有的原来就有仙根,后来又经过苦心修炼, 用这样的观点来看《聊斋》,我们会进一 最终得道成仙,如《卷七・青娥》中的青 步的探究 聊斋》里的女性美到什么地方, 娥;有的是被贬的仙女,如《卷六・蕙芳》 真到什么地方,善到什么地方。 中仙女董成双的妹子董蕙芳。此外,还有 一.狐女坚贞不渝 各种各样的地仙,例如Ⅸ卷九・云萝公主》 《聊斋志异》中,人狐之恋的篇章是 中来自圣后府的云萝公主, 卷三・翩翩》 最为上乘的佳作,也最为人所熟知。蒲松 中的翩翩和花城娘子。虽然仙女们的经历 龄给狐女注入了人的情感,她们拥有着人 各不相同,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 的复杂心绪、人的恋爱思维。在常人看来, 和凡人的婚嫁关系,这让 聊斋志异》中 人狐殊途,并非一类,就更不要说爱情了, 的仙女们有了更多的平民色彩。在《聊斋 但在蒲松龄的笔下,他让人狐相识,相恋, 志异》中,那些仙女和凡人们成亲之后, 而且并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甚 不仅像普通女子一样要养儿育女,谨守妇 至远远高于人间男女之爱。 道,而且还要规劝自己的丈夫恪尽职守, 小说中的狐女,她们有着千百年的道 追求道德完善。可以说,在蒲松龄笔下的 行,可化身为人形并且相貌出众,美若天 仙女,才是真正追求人生幸福的人。 仙。她们多生活在深山树林中,与世隔绝, 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蒲松龄是从女 大多数狐女没有受到世俗观念的侵蚀,身 性的利益和角度出发的,他为所有的女子 上没有那种封建传统的束缚,相对那些笑 表达出了心声,即女人对男人有爱情专一 不露齿,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凡间女子多 的要求,女性希望有至死不渝的真挚爱情, 了几分神秘。正是她们身上这种不同于人 而不仅仅是男性的诸多感情中的一个,这 间女子的个性吸引着凡夫俗子。 是对于当时社会的揭露与无尽嘲讽,同时 小说中,狐女与人相恋似乎都来自一 也是对于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种反映。 见钟情,她们往往刚刚出场便得到男子的 三 侠女行侠仗义 爱慕。在《娇娜》中,娇娜刚一出场,孔 虽然《聊斋志异》是一部谈狐说鬼的 雪生便被娇娜超凡脱俗的美貌所吸引;《鸦 短篇小说集,里面的主角大多是狐鬼神仙, 头 中,王文与鸦头的爱情也可谓是一见 但是蒲松龄并没有忘记将笔触伸入现实生 钟情; 青凤》中,怔生耿去病遇到昔日 活,描摹现实中的种种新奇事迹。在他所 借住他家荒园的狐仙一家,看见美丽的狐 描写的现实人物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那些 女青凤,便拍着桌子大叫: “得妇如此, 侠女。这里的侠女并不是鬼狐,而是普普 通通的人,这些普通的女性,也演出了丝 毫不逊于男性的传奇故事。 有人曾经评价蒲松龄,说他是有着浓 厚侠义崇拜思想的小说家。认真阅读一下 《聊斋志异 ,确实如此。在这部小说中, 无论是写人、仙、神、鬼,都突出强调他 们舍己为人、救人于水火的精神,从更高 层次上说,这就是侠义之美。 蒲松龄在 卷二・侠女》中,特别塑 造了一个充满侠义精神的女性角色。这位 侠女既不是神仙也不是妖1圣,因为她自述 是浙江地方人,父亲官居司马后来遭仇人 陷害,被抄了家业,所以她就背着老母亲 逃出来,隐姓埋名。后来,这位侠女的老 母亲去世,为了报答顾生,她又为顾生生 了一个儿子,一切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 她才去悄悄地杀死仇人。但是我们如果继 续往下看,就会感到迷惑了。在她向顾生 告别的时候,她说: “你要好好照顾你儿 子。你的福寿非常浅,不能长寿,这个孩 子能够光宗耀祖。”说完,好似一道闪电, 一转眼就毫无踪影了。这样的语言和表现, 我们称其为妖怪或者神仙都不足为奇,但 神仙是不会复仇的,所以我们只能把她当 成有着神仙般举止的人——侠女。当然 聊 斋志异》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侠女行为 的描述上,而是更进一步深刻的描写了侠 女所具有的侠义精神:舍己利人。 从 聊斋志异 全书来看,虽是谈狐 说鬼,却是源于现实,最贴近社会人生。 联系作者一生不得志的际遇,则可感知他 笔下的狐鬼故事狐鬼形象大多凝聚着他大 半生的酸甜苦辣,表现着他对社会与人生 的思考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因此, 《聊斋志异 中的女性不仅“多具人情”, 而且多半有比人更美的品性,这正是蒲松 龄对于现实的希望寄托所在。 参考文献: [1]戴峰.论《聊斋 的写笑艺术….蒲松 龄研究,2001年01期 [2]唐彦临. 聊斋志异・侠女 的解构主 义阅读…J.蒲松龄研究,2 006年O2期 [3]王立,刘莹莹.试论白蛇传故事的嬗变 [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陈东.徽班源于安庆考论….安庆师范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77 2012.2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