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3.能通过前n项和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知识梳理】
【方法总结】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2.等差、等比数列中,a、、n、d(q)、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
3.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
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自学导航】
(一)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定义(一般定义,数列与函数)、数列的表示法。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于任一数列,其通项和它的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是
(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有关公式和性质
1.等差数列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2)通项公式=+( )d=+( )d=+-d(3)求和公式
(4)中项公式A= 推广:2= (5)性质
①若m+n=p+q则 ②若成等差数列(其中)则也为等差数列。③ 成 数列。④
2.等比数列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求和公式(4)中项公式。
推广: _________________(5)性质
①若m+n=p+q,则 _____________②若成等比数列 (其中),则成等比数列。③ 成 数列④
3.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 ___________(2)通项公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项公式法: (4)前n项和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等差数列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
(1)当>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 。(2)当<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
1. 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2. :适用于其中{ }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
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3. :适用于其中是等差数列,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数列。
4.倒序相加法: 类似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精典范例】
一 函数方程思想在研究数列问题中的运用
【例1】(1)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其中S=S,问此数列前几项和最大?
(2)等差数列{a}中,S=100,S=300,求 S。
(3)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0,a=15,a,a,a成等比数列,求S。【解】
【思考】:你会用几种方法求出来?把你的方法交流一下。二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 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观察数列特征,横向看各项之间的关系结构,纵向看各项与项数n的内在联系,从而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已知下列各数列{a}的前n项和S的公式,求{a}的通项公式。
(1) S=10-1;(2)若;【解】
【评析】 已知{a}的前n项和S求a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应重视分类类讨论的应用,要先分n=1和n≥2两种情况讨论,特别注意由S-S= a推导的通项a中的n≥2。
(2)由S-S= a,推得的a且当n=1时,a也适合“a式”,则需统一“合写”。
(3)由S-S= a推得的a,当n=1时,a不适合“a式”,则数列的通项应分段表示(“分号”),即 如本例中(2),(3)。请观察本例中(1)与(2)的差异及联系。1.叠加法
若数列{a}满足a-a=f(n)(n),其中{f(n)}是易求和数列,那么可用叠加法求a。2. 叠乘法
若数列{a}满足=f(n)( n),其中数列{f(n)}前n项积可求,则可用累商法求a.3. 构造法
直接求通项a较难求,可以通过整理变形等,从中构造出一个等差或等比数列,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较易求解的问题,进一步求出通项a。三 数列求和
数列求和是数列部分的重要内容,求和问题也是很常见的试题,对
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主要是运用公式;某些既不是等差数,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一般有以下四种常用求和技巧和方法。1.公式法
能直接应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的方法。2.错位相减法
【例3】求和S=+++…+。
请你独立完成,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3.裂项法
【例4】已知数列{a}:,,,…,…,求它的前n项和。【解】
4.倒序相加求和法
四、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
【例10】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4+2(n∈N+),a=1.(1)设=-2,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2)设Cn=,求证:是等差数列.
(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解】
【变式训练】
数列前n项和记为,(1)求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各项为正,其前n项和为且又成等比数列,求
【跟踪训练】
1.一等差数列共有9项,第1项等于1,各项之和等于369,一等比数列也有9项,并且它的第1项和最末一项与已知的等差数列的对应项相等,求等比数列的第7项。
2.已知, a, , …, , …构成一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n, 设=, 记{}的前n项和为,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
数列复习作业
1.(2012高考广东文12)若等比数列满足,则 .2. (2011高考广东文11)已知是递增的等比数列,若,,则此数列的公比 .
3. (2010高考广东文4)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且与2的等差中项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且·=2,=1,则=A. B. C. D.2 5. 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该数列的公差
d=________
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其通项 ;若它的第项满足,则 .
7.在等差数列中,,它的前项的平均值是,若从中抽取项,余下的项的平均值
是,则抽取的是第_______项。
8. 在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中,成等比数列。(1)求;
(2)若d<0,求的前n项和
9.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的通项公式;
(2) 求+++……+
且=,+=21, 求数列{bn}(1)
10. 在数列中,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前n项和
11.已知点(1,)是函数且)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的前列的首项为c,且前n项和满足-=+(n2).(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前n项和为,求
n项和为,数
12在数列中,为其前n项和,
(1) 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3.等差数列中,,,依次抽出这个数列的第项,组成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
14. 已知数列满足,6 数列满足,
且,(1)求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