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小胖驴,老虎和贼都想得到这只胖驴,于是在一个下雨的晚上来偷,却听到老太太说怕“漏”,两个坏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把对方当成了“漏”,互相被吓得死去活来,最后小胖驴安然无恙,但老婆婆担心的事却发生了,房子漏雨了。故事趣味性强,整个阅读过程中让人忍俊不禁。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进入三年级后,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主动识字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汉字有很大的信心和兴趣。学生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触过略读课文,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略读课文的学法。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切实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感受阅读的趣味.学生基本能进行质疑、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条理性还欠缺,还需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2、分角色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3、学习复述,分享故事。 四、说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故事的趣味。 2、学习复述,分享趣味点。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 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 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文结合,回顾阅读
1、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些故事,我觉得故事很有趣哦。这节课,就想带着同学们进入故事圈,聊一整串的故事,在你们的小脑袋瓜里编织思考的火花。
2、看这几个故事熟悉吗?没错,我们已经在上节课阅读了课三个故事。谁来说一说故事中有哪几个角色?
3、板贴角色图片。齐读
4上节课同学们看的是文字,现在我们要来做个游戏,我出示图片,你们说这是哪个故事?好吗?准备好了吗?我要把,图片请出来
啦。
5、你从图片中找到了哪些信息?读了故事,那你知道老虎和贼心中的漏到底是什么样的吗?出示词卡---莫非
6、出示图:怕漏,看图结合文字说说,适时出示颠散了、骨头架、粘胶、顺势一纵、旋风
7、他们这么怕“漏”,还要来,是因为谁?(小胖驴)这头小胖驴什么样子?出示:黑脊背 白胸脯
8、你们从具体的图片中找到了文字信息,把观察到的图像,跟文字做连接,你们是非常有能力的阅读高手。
环节二、探究细节,分享发现
1、阅读高手们,那么这几个故事你觉得哪一个最有趣呢?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第3个故事。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看看哪些句子,你觉得最有趣。
2、小组分享,一人一分钟。交流,那些句子最有趣。 3、你们看,我把这些句子分成了两种颜色,先读读红色的。你发现红色的都是?动作描写。指名读,其他同学做动作。
4、再读读蓝色的,你发现蓝色都是?心理描写男女生分角色读。
5、这些有趣的句子,我们在讲给别人听的时候要不要讲?对了,一定要讲,谁来讲。
6、发现民间故事的特点。你觉得这些故事怎么样?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你们说到了精准点,这就是民间故事的特点。出
示:特点,齐读。
8、这个民间故事就叫《漏》。 环节三、听读故事,记关键词
1、贼,都是很贪心的,他们会就此罢手吗?老师来讲第4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想,你从哪个关键词知道的?
2、这个故事就是:不甘心,齐读 环节四、合作猜读,创编故事
1、你们猜一猜,老虎和贼如此的不甘心,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2、小组合作。和小伙伴们好好讨论讨论,我们来看看谁的猜测最有趣。
3、全班交流创编。 环节五、整合阅读,提炼方法
1、今天我们一口气读了4个小故事,还创编了一个故事。 2、有一点我不明白,想请教同学们,老虎和贼为什么这么怕漏呢?
3、这就是---做贼心虚
4、你能对老虎和贼说一句话吗? 5、课件总结阅读方法。 环节六、阅读分享,复述邀约 1、故事带回家,说给家人听。
2、下节课我们一起验证故事的结尾,探讨怎样复述更精彩。下课!
七、板书设计
27.漏
漏——漏雨 老公公、老婆婆谈论 漏——怪物 老虎和贼误解
八、教学反思
《漏》是一本非常有趣味性的民间故事,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孩子们边听边看边哈哈大笑,可见学生对这个故事都非常地有兴趣。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夜晚,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婆婆家,他们都是为了能够得到老婆婆家的驴,可是当听到老婆婆说“漏”的时候,他们都被吓到了,于是误以为对方是“漏”,最后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故事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课本中还配了一幅插图,当孩子们看到课本中的驴子时,孩子们开心地笑着,慢慢的孩子们就顺利地理解了大胖驴和老虎小偷的关系,因为驴子胖胖的,小偷和老虎才会要打它的主意。
本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语言丰富,有多处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描写,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本单元地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读懂故事内容,同时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为了让学生对故事的内容更加清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老虎和贼的语言及心理活动,借助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方式置身故事中,走进故事中的世界。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太过于注重学生的复述能力,所以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复述部分占用了太多时间。另外就是对于复述方法的引导不够到位,只是围绕课本中“按照地点来复述”进行的,其实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以及细节来入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