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上的星星 教学目标: (1)知识渗透点:字、词的掌握与理解。 (2)水平渗透点:1.让学生充分了解童话的特点。 2.学习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 (3)德育渗透点:让学生懂得理想要靠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来实现。 教学重点: 1、字、词 2、会使用“要么……要么”“按照”“要不是……还”等词语造出准确的句子。 课文概要:童话,一场梦境。写一个小女孩梦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先后到水池边、小溪边、草地上寻找,最后在仙女们的指点下穿过森林,游过大海,爬上彩虹……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星星的经过。表现了小女孩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却,执着追求梦想的精神。 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你们现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理想)那么怎么做才能实现你们的理想呢?(要努力学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勇往直前)教师:如果你们做到了这些,那么每个同学的理想终归一定会实现的,对不对呢?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10课,天上的星星这篇课文,看一下这篇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 二、 讲新课: 1.教师范读一遍(读的过程勾出字词疑难点)学生自主读 2 汉 语 文 ( 第 二 册 ) 教 案 2015版 2.解决生字疑难: 磨坊(fánɡ) 贮(zhù)水池 翩翩(piān piān) 拴(shuān)住 效(xiào)劳 吩咐(fēn fù) 撇(piē)下 光芒(mánɡ) 多音字: 撇piě砖头 撇清 f ēn 分开 分析 撇 分 撇piē撇开 撇弃 fèn 天分 分内 3.词语解释 a.独自:自己一个人。(就他一人独自在家) b.坊:指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c.贮:指储存,积存。 d.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e.效劳:指出力服务。 为……效劳 f.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j.正当:合理合法的。 h.光芒四射: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k.撇:扔;丢。 L.够:用手等伸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 4.词语例解: (1)也许:副词a.表示不很肯定 例:我明天也许去他家一趟。 b.语气委婉,说话人有商量的意思。例:这种分析方法也许更科学一点。 c.“也许”能单独回答问题。后面常常带“吧”比不带“吧”委婉些。 例:你能来吗?——也许吧! (2)要不是:连词;a.意思是如果不是。例:要不是你提醒我,这件事我早就忘了。 b.“要不是”后面常有“还”呼应,用于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例:要不是他帮我,我还为这件事发愁呢! (3)至今:副词;(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直到现在,强调没有任何变化。 例: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 - 2 - 第十课 汉语第二册教案 三、课堂练习:书上二、三题及同步练习一题。 四、作业:词语抄写三遍,朗读课文。 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生字词。 二、抽学生读课文。 三、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师在黑板上出的问题) 四、分析课文:【选自《英国童话故事》】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小女孩去找什么? 3.小女孩去找星星,先后都问过谁?(水池、小溪和草地上的星星) 4.最后谁教了她找星星的方法?(仙女) 5.是什么方法?(你必须去请四只脚的驮着两只脚的去找没有脚的,没有脚的会把你驼到没有阶梯的梯子面前。) 6.文中说的四只脚、两只脚、没有脚的和没有脚的阶梯分别是什么?(四只脚指马,两只脚指小女孩,没有脚指鱼,没有阶梯的梯子指彩虹) 7.小女孩最后找到星星了吗?(小女孩在梦中找到了星星)口头 五、复述课文: 整个故事说的是一场梦境,写一个小女孩梦想够着天上的星星,于是先后来到水池边、小溪边、草地上,在仙女的指点下,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星星的经过,即使最终没有够着星星,但小女孩敢做敢想,在困难面前没有气馁,没有退缩,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境。 六、道理:要想实现理想要靠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奋斗来实现。 七、作业:以“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课时 4 汉 语 文 ( 第 二 册 ) 教 案 2015版 一、情景会话:小猪的梦(课后五题) 二、讲解课后练习。(见书中) 三、板书设计: 一、起因:一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 小女孩找星星的过程:水池 小溪 天上的星星 (英国童话) 二、经过:草地 (仙女指引)骑马过森林 为实现理想不怕艰难困苦,努力追求 骑鱼游过大海 爬上光芒四射的彩虹 三、结果:一场梦境 教学反思: - 4 - 第十课 汉语第二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