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维的概括性探讨《木兰诗》
作者:龚燕康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0年第09期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语言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结构层次清晰,变化起伏,故事性、传奇性很强,人物性格栩栩如生,血肉丰满,按一般的程序讲课,学生比较容易达到要求。但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实现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理性到感性的转换。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根据思维的概括性,对《木兰诗》与另外一些类似的名篇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思想性、价值观念、表现手法等方面得到更多的认识,思维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作为红色经典的《战火中的青春》,就是一部能与《木兰诗》相媲美的现代名篇。1947年某次战役中,民兵区小队为牵制敌人,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除小战士高山(女)一人独守阵地外,其余全部阵亡。高山女扮男装参加了野战军,并被派往尖刀排任副排长。该排排长雷振林看不起身材瘦小的高山,高山不甘示弱,每次都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赢得了全排战士的敬重。雷振林在突袭敌营一仗中大获全胜,高山却批评他有盲动蛮勇之处,招致雷的不满。突击战打响后,雷不接受教训,单刀直入,被敌人重围。在危急时刻,高山冒死相救,身负重伤。雷振林负疚地前往医院探视,这时方知高山竟然是女性。一对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进而萌生了纯真的爱情。在开始进军南疆时,雷振林与高山依依惜别。
所谓思维的概括性,其中包含的意思有:找出一类事物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类似事物的关系,如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芒果的树木归为一类,称之为“芒果树”。这种概括,不仅扩大了对事物认识的范围,而且加深了对事物本质的了解。根据思维的概括性,可以对《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进行比较,找出其思想意义的共性。
一、战争中的爱国主义主题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共同的内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和国家,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级、社会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都表现了战争的大环境,个人在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的需要面前,抛弃一切,包括性别的崇高品质。祖国的崇高,就建立在这种自我牺牲的崇高之上。这也是爱国主义主题作品具有永久的感人力量的原因。
二、战争中的女英雄史诗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战争中的英雄总是属于男性。可在《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中,战争中的英雄换成了女性。这一改换,除了战争中的英雄的本义之外,还具有超越性别的意义,也就是传奇的所在,即:女性在男性的领域作出了连男性也难以完成的事业。这意味着她们成为战争英雄的难度更大,付出要更多。“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是战争的残酷写照,同样,《战火中的青春》也大量地写了战争的残酷场景和环境。
三、女扮男装的不平凡经历
虽然古今都有女兵,但按照的组成,她们是不可以编入男军的。异曲同工的是,木兰和高山都隐瞒了自己的性别,加入了男营,和男性一起浴血奋战,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最后取胜时才表明自己的性别身份,从而写下了战争中爱国的传奇。创造英雄的事迹是有难度的,而长年和男性在一起并女扮男装,同样也是有难度的。当然,这种特殊的过程让《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都充满了动人的情节和细节。
四、正义的战争必胜
战争的法则很多,因为对战争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但有一个最基本的法则是:正义必胜。《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所展现的都是一场战争的侧面或者片段,即使这样也足以说明这场战争的结果了。一场连女性都扮男装去参加的战争,一定是全民皆兵的战争,这样的战争能不胜利吗?尽管是女扮男装,战场的硝烟还是不能掩盖美丽女性的妩媚和智慧。因此,女性在这两场战争中,除了贡献她们的勇敢外,还贡献了她们所特有的机智,这就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缩影。
(责任编辑 吕 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