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如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诊断要点】

1.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史。

2.头痛可发于颞部或头顶,也可无固定部位。 3.头痛发作时可为刺痛、钝痛、胀痛。 4.体检一般无阳性体征发现。 【分型治疗】

1.风寒头痛治则:疏散风寒。 方药:芎茶调散加减。

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薄荷、甘草。随症加减:寒邪侵犯厥阴经,引起巅顶头痛、干呕者,加吴茱萸、半夏,以温散降逆。

2.风热头痛治则: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川芎、白芷、菊花、生石膏、黄芩、薄荷、山桅。随症加减:热甚伤津,症见舌红少津,口干渴者,加知母、石斛、天花粉,以生津止渴;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加黄连、大黄(后下),以苦寒降火,通腑泄热。

3.风湿头痛治则:祛风胜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

羌活、独活、川芎、防风、蔓荆子、藁本、甘草。随症加减: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便溏者,加苍术、厚朴、陈皮、积壳以燥湿宽中;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 4.肝阳头痛治则: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山栀、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牡蛎、龙骨随症加减:肝肾阴虚,症见头痛朝轻暮重,或遇劳加剧,脉弦细,舌红者,可酌加生地、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以滋养肝肾;头痛甚剧、胁痛、口苦面红、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肝火偏旺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郁金,以清泄肝火。

5.肾虚头痛治则:养阴补肝。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人参、淮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炙甘草随症加减:头痛畏寒,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者,可加用附子(先煎)、肉桂,以温补肾阳;若兼有外感寒邪,侵犯少阴经脉者,可加麻黄、细辛、附子,以温经散寒。 6.血虚头痛治则:养血调血。 方药:加味四物汤加减。

生地、白芍、当归、川芎、菊花、蔓荆子、黄芩、甘草随症加

减:血虚导致气虚,症见神疲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者,可加黄芪、党参、细辛,以益气养血,散寒止痛;肝血不足,肝阴亏掼,血虚阴虚并见,出现耳鸣、虚烦、少寐、头晕明显者,则加何首乌、枸杞子、黄精、酸枣仁,以补肝益肾。 7.痰浊头痛治则:化痰降浊。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厚朴、白蒺藜、蔓荆子、甘草、大枣、生姜随症加减:痰浊郁而化热,症见日苦、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去白术,加黄芩、竹茹、枳实,以行气清热燥湿。 8.瘀血头痛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麝香、生姜、葱白、菖蒲、郁金、细辛、白芷随症加减:头痛甚者,可加虫类搜逐之品,如全蝎、蜈蚣、土鳖虫等;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头痛缓解,但有头晕、健忘、不寐多梦者,上方去麝香,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酸枣仁等,益肾养心。 【中成药】

1.川芎茶调丸 每次10粒,每日3次,吞服。 2.全天麻胶囊 每次2粒,每日3次,吞服。 3.杞菊地黄丸 每次4粒,每日3次,吞服。

4.清开灵,醒脑静静脉点滴。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法、敷贴法、食疗法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