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 胆矾—CuSO4
B. 生石膏—CaSO42H2O D. 铁红—Fe2O3
C. 小苏打—NaHCO3
2. 下列物质中,既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Cu C. 氨水
B. H2SO4 D. 熔融氧化铝
3. 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 HClNaCl C. CuCl2Cu
B. CO2CO D. FeFeCl2
4. 下列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Mg2、Fe3、NO3、OH
2B. K、Ba2、Cl、SO4
2C. Al、Mg3、Cl、SO4
2D. H、K、ClO、Fe2
23223222845. 已知钍(90Th)的原子可发生如下放射性变化:90Th88X2He。生成的X是与钫(Fr)同周
期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X的推断错误的是( ) A. X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 B. X形成的盐均不溶于水 C. X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 D. 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
6. 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4H2O合价是( ) A. +4 C. +6
B. +5 D. +7
3 nn中M的化M2O7Cl8H,则M2O7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1molFe与1molCl2充分反应,Fe失去的电子数目为3NA B. 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的分子数目为0.1NA
C.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Cl数目为NA
1 1
D. 1molNa2SO4熔融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数为3NA 8. 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B.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119. 向200mL0.6 molLAl2SO43溶液中加入200mL0.2molLNa2SO4溶液(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取出100 mL混合后溶液加热浓缩至40 mL,浓缩后溶液中cSO2是( ) 4A. 2.5molL C. 1.25molL
11
B. 1.35molL D. 2.0molL
1110.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S2的结构示意图:
35B.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17Cl C. 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相关信息见下图,其中209.0指的是Bi的质量数
11. 将3.9g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4.48L(标准状况)。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HCl为0.2mol
B. 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2mol电子 C. 参加反应的Mg为2.4g
D. 若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产生0.15molH2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第ⅠA族
B. 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ⅣA族 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2
D. 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的中子数一定为6 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 Na2OHH2
2B. FeCl2溶液与Cl2反应:FeCl2Fe32Cl
C. Fe2SO4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SO4Ba23OH Fe(OH)3BaSO4
2 2CaCO3CO32H2O
D.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2HCO32OHCa1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该气体可能是氯气 溶液中一定含有Fe3,不含Fe2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某溶液可与金属反应放出H2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15. 一定温度下,将0.15molCl2缓缓通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中,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nCl0.09mol
B. cClOcClO3cCl
C. t1~t2仅发生反应3Cl26KOH KClO35KCl3H2O
D. 原KOH溶液中,n(KOH)0.3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16.(12分)实验室需要450mL0.10molLNa2CO3溶液,配制过程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如图:
3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A~F正确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需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_________。
(2)定容时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接近_________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步骤D,则所配的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称量前晶体已经有一部分失去了结晶水,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_________。
11(4)取100mL0.1molL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制得0.02molL的Na2CO3溶液,所加水的体积
为___________(假设稀释前后溶液的密度不变)。
17.(9分)A、B、C、D是钠的重要化合物,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已知B是常见的供氧剂。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A、B、C、D四种物质,其焰色为___________色。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A、B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___(填“”“”或“”)B。
(4)不能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D鉴别开的是_________(填“澄清石灰水”或“稀盐酸”)。
(5)充分加热w1g含有D杂质的C样品,若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18.(10分)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常用作医药消毒剂,可以轻质碳酸钙为原料,按以下实验方法来制备。
NH3H2O,H2O2稀盐酸水洗、醇洗轻质CaCO3粉末滤液白色结晶体目标产物 ①煮沸、趁热过滤②冰浴、过滤③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过滤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_。 (2)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
(3)操作②温度不宜过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采用以酸为介质,用高锰酸钾溶液测定过氧化钙的含量。其原理为:
5CaO28H2SO42KMnO4 5CaSO42MnSO45O28H2OK2SO4,某同学准确称取ag产
1品于有塞锥形瓶中,用适量酸溶解,加入cmLb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19.(10分)纳米级Fe3O4(直径约10nm)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磁性材料,同时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和微波吸收材料。纳米级Fe3O4有多种不同制法,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1)下列试剂可以鉴别溶液A和溶液B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K2SO4溶液
b. KMnO4溶液
c. NaOH溶液
d. 盐酸
(2)纳米Fe3O4投入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 (3)证明沉淀C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生成Fe3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际生产中为提高产率,起始时所用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化工产品中,含氯物质众多,其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缺失的类别A为___________、物质B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以电石渣为原料制取KCl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5
已知CaClO32易溶于水。 ①工业生产电石的反应为CaO3C电炉CaC2CO,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__。
②流程中“制CaClO3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流程中所用Cl2是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盐酸体现的性质为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下列发生装置可用于上述方法制备Cl2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6
参考答案
1. A 2. D 3. D 4. C 5. B 6. C 7. D 8. C 9. A 10. D 11. D 12. B 13. D 14. C 15. D 16.(1)CBDFAE;14.3g(各2分)
(2)刻度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各1分) (3)偏低;偏高(各2分) (4)400mL(2分) 17.(1)黄(1分) (2)2Na2O22CO2(3)(2分)
(4)澄清石灰水(2分) (5)
2Na2CO3O2(2分)
84w253w1(2分)
31w1 18.(1)CaCO32HCa2H2OCO2;玻璃棒
(2)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3)防止过氧化氢和一水合氨分解(答氨水挥发也给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
9bc100%(每空2分) 50a19.(1)c(2分) (2)胶体(1分)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洗涤干净(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4)Fe22Fe8OH380CFe3O44H2O(3分)
(5)反应过程中部分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2分) 20.(1)酸;Cl2O7(各1分) (2)①C(2分) ②6Cl26Ca(OH)2大于70C2CaClO325CaCl26H2O;Ca2CO3 CaCO3(各2分)
③MnO24H2Cl
;酸(1分);还原(1分);A(2分) Mn2Cl22H2O(2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