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好习惯受用一生
培养好习惯
教学目标:
1. 掌握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2. 能够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 标题:小品欣赏——学生表演 故事概况
A:明明 B:老大爷 地点:校门口
A:(一手插腰,一手指着老大爷)喂!老头儿,从这儿到车站还有多远? B:(驼背,一手背在背后,咳嗽,慢慢抬起头)大概„„大概还有500斤吧!
A:(教训)喂,老头儿,你老糊涂了吧,路不是论“斤”的,应该是论里的。
B:(慢慢走下台,回头)哦,论里(理)?论理你该叫我老大爷! A:(搔着后脑勺,面红耳赤)„„
明明的习惯给他带来了什么?
接下来明明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喜闻乐见的生活片段,让学生感受坏习惯的影响,在生活中做个受欢迎的人,要养成好习惯必须改掉坏习惯) 标题:培养好习惯,必须改掉坏习惯 标题:分享交流
根据情况请学生如实填写,交流我的计划书 1.你认为目前阻碍你进步的最严重的陋习是: 2.这个习惯可能会对你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 1 -
3.克服方法: 4.克服时间段: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注重学生对自己身上坏习惯的反思,并自我寻找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悟出改掉坏习惯需要计划,并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其计划的科学性) 标题:展示图片(这个习惯明天再改吧,那个计划明天再说吧!) 你有过类似的尴尬吗?说给大家听听 你觉得导致计划没有实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你有好的解决方法吗?请和大家分享 标题:专家告诉你
“定期考评自己实现目标的进度”。
“在改掉某个习惯,或是改变某种生活方式的目标的过程中,建立一种方法来跟踪自己的进步,将极大地提高我们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 ——史密斯(Hyrum Smith) 标题:克服情况登记表 克服情况登记表 周次 项目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第三 阶段 „„
完成情况 存在的困难 解决办法 满意度 - 2 -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通过层层推导的问题组成,既反思自我,又帮助他人,让学生在交流沟通的氛围中感受到培养好习惯需要毅力,并且能较好指导学生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该怎么做。
提示:本环节要根据学生填写实际和生活实际,充分讨论展开,在活动中引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标题:悄悄告诉你(克服坏习惯要有行动) 标题:知识链接(习惯行为养成的周期)
1.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不自然、不舒服。
2.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时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舒服,但一不留神会回到从前。 3.21—90天左右。特征是“不经意、自然”。 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讨论,在此做一些小结,主要以专家告诉的形式出现,意在强化养成良好习惯的注意点)
标题:方法小结(养成好习惯的4点方法)
培养好习惯:必须克服坏习惯,要有完善可行的计划,要有坚定的毅力, 更要有切实的行动! 标题:经验分享
你在学习生活中也许还有养成好习惯的方法,请你和大家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标题:知识链接——养成好习惯的步骤
1.制定计划,付之行动;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3.自我检查,及时调整。 标题:课堂小结
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抓紧这个时期养成好习惯,将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标题:课后作业——完成克服坏习惯登记表
(进一步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真正将学到的方法用到现实生活中) 案例评析:
- 3 -
本课是整课内容的落脚点,主要是探寻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本案例在设计上由小品导入,既重温坏习惯的影响,又引出改掉坏习惯是培养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体系上和教材结构略有不同;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认真反思,列出改进计划和行动,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断改进,起到较好的沟通交流并有所收获;通过漫画启示意识到仅有计划也是不够的,让学生在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寻找影响的因素,并通过专家告诉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行动。整个环节设计突出“悟”到“行”,意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切实落实行动,养成良好习惯!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