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中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也提出较高要求,尤其是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其直接关系着人民日常生活,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因此提高各项基础设施施工建设质量,就成为当前社会急需关注的问题。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是基础设施之一,必须积极提高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质量,保障建设完成后的桥梁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在进行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全方位考量,进行科学施工方案的设计,还需要因地制宜地实现施工建设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针对目前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与完善,为道路的正常投入使用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1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路基路面存在裂缝、塌陷问题
国内有不少已完工的公路桥梁工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车使用后,路基和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而且这种情况频繁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未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对地质条件信息掌握不够,加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公路桥梁过渡段在施工完成后,因长时间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硬性,使路桥过渡段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裂缝问题,甚至造成塌陷,严重危害了行车安全。另一个原因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路面的平整度,忽略了路基的压实度,加之一些施工材料的配比难以满足路桥施工技术的要求,导致路桥的路基路面由于材料收缩与膨胀的影响出现裂缝。 1.2路基沉降问题
所谓“路基沉降”,即道路桥梁基础部分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表面下沉问题,以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会受到异常沉降作用的侵袭,进而将大量应力挤压集中在过渡段处,引发倾斜、开裂甚至塌陷等负面现象,对上方人员、车辆的运行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结合既往经验来看,导致路基沉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道路桥梁下方的软土路基处理缺位,承载力难以满足实际的投用要求;二是回填材料的检验工作不合格、不标准,导致路面受压后易发生沉降塌陷;三是基坑回填后未做好压实处理,使得土基密度存在一定弹性空间,进而形成沉降隐患。 1.3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过渡段结构设计中,常用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搭板、增加钢筋法、粗粒料填筑法等,这些方法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能实现过渡段的有效连接,使其满足车辆通行需要。因此在结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过渡段基本情况,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提高结构强度,减少过渡段之间的刚度差,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一些工作人员在设计过渡
段结构时,未能详细开展施工现场调查,所选用的过渡段结构形式不合理,不能适应现场具体情况,也难以有效提高过渡段路基强度。 2优化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措施 2.1设置合理的桥头坡度
在开展桥梁施工时,设置合理的桥头坡度搭板至关重要,合理的桥头坡度搭板,可直接减少桥梁建设水准问题,避免以上文中涉及到的桥梁问题出现,总体上提高桥梁施工建设水准,保障桥梁实用性,避免因桥梁施工建设水准问题威胁人民出行安全。由于桥梁搭板施工的复杂性,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准要求较高,为此必须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在招聘前期加大考察力度,对技术水平不合格人员予以剔除,保障施工人员队伍技术水准。其次要保障搭板的高度与连接点高度相同,在进行路面搭板时,提高路面搭板高度,从而减少桥头坡度不合理而出现的桥梁沉降问题。通过以上办法,提高桥梁坡度设置的合理性,确保桥梁施工水准,从而总体上提高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人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2.2合理优化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虽在不断完善,但仍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因此,为加强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并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开展施工工作前,相关技术人员需开展全面的试验和勘测工作,综合获取更精确的施工数据,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定合适的施工方式。二是做好填筑压实工作,确保实际操作的正确性。例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物料的综合配比、路基路面的含水量等,选择合适的填充物料和压实机器,并严格把控填压次数、物料压实厚度、角度与力度等,以提高压实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合理设计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结构,如排水路径等,以减缓车辆对路面的压力。四是在实施各项施工技术时,要随机应变。如在维护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路基坡面,采取合适的维护方式,如针对路堤边坡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的方式进行防护。五是对过渡段路基路面进行抗变形施工,选用抗压性能强的材料,减少路面变形状况的发生。 2.3优化路面排水设计
对于道路桥梁的过渡部分而言,软基结构的路面构成本身便具有相当多的水分,因此在实际投入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分渗透不良的情况,这对于道路桥梁的整体运行效能提升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善道路桥梁软基路面的排水效能,相关建设施工团队以及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在前期土质材料选择时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一方面可以在传统的软基路面材质当中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提升整体的水分渗透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相应排水设施的引入,例如排水槽、引水沟等,进一步加强相应路段的排水性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考虑排水设计经济成本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对于相应路段道路桥梁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方案的设计,保障过渡部分路基路面正常的排水性能,为道路桥梁正常的投入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4按要求填筑路堤和台背,确保压实度合格
过渡段路堤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常见问题是路基变形、压缩,地基沉降等。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治,会影响公路桥梁正常运营。为此,路堤填筑时为保证材料质量合格,需分层填筑和压实,提升路堤压实度。台背填筑材料选择时,要考虑工后沉降,保证填料质量合格。填筑材料一般铺设在桥台周围10m范围内,过渡段应按要求填充材料。并根据规范标准进行压实,防止压实度不合格现象发生,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在路堤和台背填筑施工时,不仅要保证填料质量合格,还要确保填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并分层填筑和压实,提升过渡段路基压实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若道路桥梁项目建设中存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缺陷问题,将很容易导致道路桥梁过渡段在长期投用下出现应力集中、基础沉降等问题,对上方行人、车辆的驾驶安全与行进效率构成威胁。因此,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当中,必须要采取出一系列的施工技术手段,对道路桥梁的路基强度、应力抗性进行强化,以确保道路桥梁的稳定性、长寿性投用。 参考文献
[1]胡争耀.公路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4):100-101.
[2]王宝军.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14):43-44.
[3]章霞青.工程机械后市场维修服务成本管理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