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码:2511;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资料整理于2022年9月23日。
一、填空题 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的形式是基于______哲学思想;
在方法论上,目的形式根据的是______。
杜威的实用、行为心理学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那么有逻辑顺序与______,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与______。
心理顺序、螺旋式组织 3.构造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表现出______,______,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
以老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的为导向 4.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这4个方面组成。
第 1 页 共 6 页
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初步知识的学习 二、选择题 1.被称为“行为目的之父”的是(B)。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2.受经历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理论是(A)。
A.蒙台梭利课程 B.瑞吉欧教育方案 C.方案教学 D.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3.“儿童可以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款式。”这个课程目的是(A)。
A.行为目的 B.生成性目的 C.表现性目的 D.以儿童详细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的 4.以皮亚杰理论为根底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有(D)。
A.光谱方案 B.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C.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D.海伊斯科普课程 5.以下属于综合性课程的长处的有(ACD)。
A.能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 B.能符合儿童的兴趣与需要 C.能促进儿童系统地把握知识、技能 D.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三、名词解释题 1.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才能。
2.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通过学科领域
第 2 页 共 6 页
的综合、开展方面的综合、专题的综合、主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
3.目的形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的作为课程开发的根底和核心,并在此根底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历的课程编制形式。
4.DI直接教学形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5到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形式的三个主要来是:①行为理论;
②对课堂资运用的逻辑分析^p ;
③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p 。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
四、简答题 1.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开展。 (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展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2.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
第 3 页 共 6 页
答:(1)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根底性和系统性。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历的取向,会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才能。使课程内容可以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
3.课程编制过程形式中的目的与目的形式中的目的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答:(1)过程形式的目的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广泛的目的;
(2)这些目的不构成评价的主要根据;
(3)这些目的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根据确定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那么和方法,使老师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需求,而不是课程施行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4.如何评价蒙台索利课程形式? 答:蒙台梭利课程形式迄今为止仍在世界范围内有相当影响,说明该课程形式有其吸引人之处,例如,蒙台梭利课程形式强调了个别化学习,特别是蒙台梭利设计的教具使个别化教学的施行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 4 页 共 6 页
又如,蒙台梭利课程形式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纠正,能使儿童身心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展。
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决定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带有相当程度的机械拭的和形式化的色彩,该课程形式中老师的作用是比拟被动的和消极的,这不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此外,还有人批评该课程形式侧重智力训练而无视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
五、阐述题 1.试述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要素互相之间的关系。
答:(1)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该课程所根据的教育哲学以及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即教育理念之所在,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此根底上产生和开展的。
(2)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根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的上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对儿童自然开展和一般才能”,还是“相对更强调对老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3)课程的理念一旦确定,课程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各种成分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第 5 页 共 6 页
对儿童自然开展和一般才能获得的强调 对老师教学的学业知技能获得的强调 课程目的 过程取向 结果取向 课程内容 儿童经历 知识逻辑 教育方法 启发、诱导 传递、灌输 教育形式 个别、小组 小组、集体 课程评价 过程评价 目的评价 (4)各种幼儿园课程都能在反映课程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连续体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以此作为决定幼儿园课程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等的根据。
2.举例说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的特点。
答:(1)直线式组织有益于儿童逻辑地考虑问题,而且对于一些承受性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具有较高的效能。螺旋式组织有益于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经历,原有经历将在新经历的获得中起着连接作用、有利于学习活动的迁移,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深化,也有益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开展。
(2)举例(7分)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