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王安石变法革新中的民本思想探究

王安石变法革新中的民本思想探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湖北函授大学学 ̄(2o15)第28卷第21期 总第163期 王安石变法革新中的民本思想探究 张守慧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摘261000) 要]北宋时期的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政治革新运动。王安石作为变法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 者。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提出了很多革新的措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安石变法中的民本思想主 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民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1.041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是我国11世纪著名的政治 改革家。因为王安石之前实行过新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赞同, 没能坚持下去,所以失败告终。这件事虽然受到后人的批评, 但是王安石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他不仅继承了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封 建社会的统治下,他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创新意义。 一、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所以他主要维护中 小地主阶级的利益,他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下,为了维护封 建统治,推行新政。王安石开始注重劳动人民的力量,孟子提 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王安石不仅吸收了儒家的思想,也吸 收了百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王安 石作为封建社会的官员,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也在 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人民的利益。王安石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科 学性。他认为人君治国,一定要处理好军和民之间的关系,君 王对于百姓应该信任。“信义”是帝王争取民心的主要手段,在 国家理财上,比较注重信用和义气。王安石认为信用是国君治 理国家的重要原则,但是统治者和百姓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可 以有效解决矛盾的原则就是信义。他说:“一个明智的君主必 须顺应百姓的生活需求,不要侵犯百姓的财产,不要消耗百姓 的力量,让百姓可以不为衣食发愁,可以很好地安度晚年,这就 是基本的礼义廉耻,这就是仁君之所以可以战胜诸侯的最大原 因,后世的人应该记住这些观点。在此基础.1-.,国君如果犯错 了,那么就会“众之所弃”,王安石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说道: “汉之张角,三十六万同日而起。”,“唐之黄巢,横行天下”,王 安石认为,国君应该爱护人民,人民才会爱戴国君。 王安石之所以积极主张变法,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 才义无反顾地向皇帝_卜言,士大夫也非常赞同王安石的观点, 司马光发言说:“他 发言就算_『,一旦提出政见就可以造福百 姓,造福苍生。”所以,当时宋代朝廷积贫积弱,朝政重要官员都 认为:“天下之论以金陵(指王安石)不作执政为屈。”可以由此 看出,当时的士大夫郴认为王安石有治理国家.it:百姓安居乐 业的本领。于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担任朝廷的参 知政事,制定了青苗法。在这个时期王安石的民本思想就开始 显现,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勤政爱民,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兼并, 通过笼络民心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二、王安石的新政理想 王安石在从政初期,一直在地方做官,深入了解民间疾苦。 收稿日期:2015—07—2l 作者简介:张守慧(1975一),女,潍坊寿光人,潍坊科枝学院讲师. .82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82—0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他利用担任知县的权利,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了解下层 人民的生活,关心百姓疾苦。经过几年后,王安石在担任地方 官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他都比较关心下层百姓的生活,王安石 不仅和百姓一起在田地里耕作,还亲自享受劳役之苦。他说 道:“农民努力在田地耕作,官员就应该好好为百姓服务,治理 好国家。”王安石一边耕田,一・边当官。因为百姓创造了社会财 富,人们也应该享受到劳动的成果,王安石在与百姓一起劳作 时,认为国君应该关心劳动人们的生活,给予劳动人民充分的 生活保障,保证他们丰衣足食。但是在宋朝的实际情况是,劳 动人民辛苦劳作,他们却没有权利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沉重 的赋税让不少老百姓流离失所,转死于沟壑。王安石曾经写过 很多这样的诗,大意是:河北的农民,生长在很恶劣的环境里, 在这个小小的乡村,家家户户都学会了耕田和纺织,也算安居 乐业。但是经过今年一次的干旱,当地官吏还在催促百姓缴纳 赋税。所以这些河北的百姓就举家移民到南边,南边的百姓丰 衣足食,没有沉重的赋税。人们脸上都没有愁苦、忧伤,过路人 也很精神。这些表意很好地体现了宋朝百姓悲惨的生活,朝廷 赋税很重,百姓在压迫中挣扎求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 的凶残。也表达_『王安石希望朝廷减轻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 的政治理想。但是,在另一方面,王安石的民本思想有一定的 妥协性和软弱性,他虽然不满朝廷对百姓的残酷统治,但是为 了维护封建皇权,他主张先安定天下的百姓,稳定局势,这样才 能保证宋代万代千秋的功绩。他说:君之剥削于民而至于尽, 犹人之侵伐林木以致薪蒸者也。如果到了这个局面,那么朝廷 统治者就是自掘坟墓。王安石认为统治者只要满足百姓的基 本生存需要就可以了,不需要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统治者只要 给百姓~口饭吃就行了。他说:民无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饮食 而已。住那个时代,农民的命运也很悲惨 受到统治者的压迫, 一些底层 姓的生活非常贫困。深刻揭霈了统治者剥削农民 的罪恶,阿姓长期在这样的剥削下,生活非常痛苦,统治者反而 更加变奉加历,尽情剥削下层 姓。所以, 这件事情的刺激 下, E安石决定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拯救百姓.平衡百 姓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三、王安石的民本思想的特点 (一)反兼并恩想。历史上的反兼并思想在宋代达到了鼎 盛,老子五十三章说道“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他客观地表 现了封建社会的真实情景。宋朝的不抑制兼并的政策,这是一 个最大的问题。赵匡胤作为宋朝统治者,不仅不抑制兼并,而 第28卷第2l期总第163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o1.28.NO.21(Gen.NO.163) Nov.(first half)2015 2015年11月(上) 且还鼓励兼并。在这样的政策鼓励下,钱粮都留到了兼并之 家。因为赵宋政权是兼并之家的支持者。就在这种政策的持 续作用下,国家积累了更多的资金,百姓受到统治者的剥削,生 活水平很低。唯一有所收获的就是私家,威胁到封建王权。王 安石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深切地感受到形势的严峻性。所 以,他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改善下层百姓的生活,应 该废除兼并制度,实行财产平均分配,合理分配天下的财产。 具,最好不用。礼义、政教、刑法三者是层层深入的。一旦出现 国家政治改变,家庭风俗变化。人们就会没有安身立命之地。 为了解决这类社会危机,王安石倡导王道政治,在实施教化的 同时,实施王道。君王有遵循王道政教,也要把孝道放在首位。 王安石还认为孝道可以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结交孝友,就可 以率领天下的百姓。王安石还坚信:不得贤而与之教,则不足 以明天下之善。就是说社会上需要出现贤能者传播孝道,国君 应该多多采纳贤人的意见。这里说的行孝友之道就是仁慈的 君主作为道德楷模,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百姓。王安石认为, 人君实施礼义,就应该对百姓实施教化,君民之间可以和谐相 但是他也认为废除兼并制度是有条件的,应该在社会中广泛推 行《周礼》,只有用礼教驯化百姓,才能让他们归顺朝廷。统治 者应该支持百姓的婚丧嫁娶,关心百姓疾苦。拯救百姓包括多 个方面,如梁启超所说:如果以国家百姓的名义推行兼并,那么 宋朝就有发展的希望。否则,如果以部分官员、商贩的名义兼 并,就会出现借机敛财,百姓财产被私人掠夺的情况。兼并的 主体如果是大地主,大商人。那么就会出现有钱财的富人越来 越有钱,身份地位低下的百姓越来越穷,贫富差距加大。这样 不仅不能杜绝兼并的行为,还激化了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的矛 盾,久而久之,兼并政策毒害深远,将会危及到封建皇权。 (二)平均分配财产。王安石“平均分配天下财产”的主张 处,通过教化就能创造太平盛世,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综上所述,王安石平均财产的思想,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 但是他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主张将赋税分散给众人,激化 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王安石说的“众人”中,不仅包 括农民、达官贵人,还包括大商人和地方官员。 四、王安石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王安石的变法范围之广,影响之远,深深震撼了当政者。 王安石的变法中的民本思想也有多面性,他一方面关心民间疾 苦,发出“狗彘吃路边的人应该吃的食物,郊外有很多饥饿的 人,百姓因为赋税沉重,饿死者很多,这就是朝廷最该解决的政 事。所以发出要管理好天下的财政,财政就是信义的根本。”的 感叹,另一方面,也极力地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认为“统治 者身处高堂之上,离百姓比较远,但是也应该体察百姓的疾苦, 使百姓安居乐业。古代的朝廷官员想要百姓有居住的地方。 宣王在位时,他只有一座简陋的居室,虽然他建造了很多城池, 但是召集百姓,把这些房屋分给百姓,使百姓有地方可以住。 像宣王这样的君主,就是和百姓同甘共苦的典型。”,民本思想 的核心还是通过改善国君治理国家的方式,笼络人心,巩固皇 权。但是随着王安石变法愈演愈烈,侵犯了统治者和达官贵人 的利益,得不到统治者力量的支持,所以最后失败。这也说明 了王安石民本思想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阶级局 限性和思想局限性两大方面,因为王安石作为地主阶级,不可 能和他所在的阶级决裂,所以体现在他的民本思想中就有妥协 性,一些改革不彻底、不深入。另外,王安石变法到了后期缺乏 群众基础,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必定会失败。 结语 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在执政之前,反对兼并,他执政之后,认 为现在的兼并就是夺取有钱人的资金给穷人,不公平。王安石 从实际出发,没有盲目推行平分财产的政策,而是主张先行平 均赋税,然后逐渐推广井田制。王安石的首先推行平均土地, 然后推行平均赋税。从形式上看,这虽然是个历史的倒退,但 是实际上更加完善了。理解王安石的思想要理解他那个时代, 他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代表封建社会的利益。为了巩固皇 权,他主张平均土地的对象扩大了,扩大到占田五限的人身上。 这引起了朝廷统治者的反对。另外,他还和张载、程颢与程颐 等的思想存在差异。 (三)注重对百姓的教化。王安石不仅主张平分财产,也主 张加强对百姓的教化,让百姓实行孝道,使他们知礼仪,知国 法。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国以民为本”的思想。王 安石面对现实中的宫廷奢侈,百姓穷困的场景,重点研究了其 中的原因,认为矛盾的重点就是要对百姓进行教化,包括政教、 刑教。其中,政治教化是主要方面,刑法教化是辅助手段。他 认为:王道如果衰落,那么国家的根本就会动摇。所以要先实 行对人们思想的教化,然后再实行政治教化,接着实行刑政。 如果一味实行刑法,那么百姓就会产生反抗情绪,造成统治者 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其中,六德是教化百姓的主要思想,六德 指的是中庸、和谐、抵御、庸和、孝道、友谊。如果广泛推行六 德,就会提高百姓的素养,让百姓懂得礼仪。礼仪对一个国家 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一个社会的礼仪不存在,那么就必须实施 政教,政教实施后,就必须实施刑政。刑法是强制性的教化工 综上所述,王安石变法中体现的民本思想存在多样性特 征,王安石的民本思想的特点有反兼并思想,平均分配财产,注 重对百姓的教化。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 新政理想是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拯救百姓,平衡百姓 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高建立.论王安石变法革新中的民本思想[J].中州大学学报,2006,23(2):70—72 The Exploration on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n Wang Anshi ̄Reform ZHANG Shou—hui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Weifang Shandong 261000,China) Abstract:Wang Anshi is one of the main advocates and practitioners of the reform movement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oor and weak,he puts forward a lot of reform measures which have th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The people—based thought of Wang Anshig political reform is”the 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uler”. Key words:Wang Anshi;political reform;people—based thought (责任编辑:封丽萍)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