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手真巧变废为宝

小手真巧变废为宝

来源:筏尚旅游网
小手真巧变废为宝

内容提要:

本文从环境创设,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家长参与这四个方面对“小手真巧,变废为宝”这一活动的探究进行了阐述。孩子们在与操作材料的互动中心情愉悦,发挥创造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动手动脑中健康发展。

关键字:变废为宝、环境、兴趣、探究 正文: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废品将成为巨大的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使用便利的饮料瓶(罐),礼品盒(袋),一次性杯子(碗、盘)等应运而生,人们常常在用完之后就丢弃了它们,其实很多废弃物既美观又质地好,是很好的制作材料。“变废为宝”既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又可以直接促进幼儿的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所以,我们力求在本园生态式教育为特色的教育环境下,开展了“小手真巧,变废为宝”这一子课题的探究。旨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直观、具体、形象等特征,引发幼儿借形(借物)想象,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动手制作活动中,引导幼儿将“废”变“宝”,动手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新作品,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些制作片断就像一曲曲优美的旋律,带我们感受来自孩子手指尖的智慧 。

一、“奏响前奏曲”——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两种,它所带来的显性和隐性作用在幼儿活动中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变废为宝”这一活动的探究中去,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环境。

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活动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为开启幼儿手指尖的智慧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因为“变废为宝”活动是一种细致、复杂的活动,需要孩子有一种认真的态度,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精神。但是由于幼儿知识能力有限,手部小肌肉尚未发育完整,再加上作品的复杂性,所以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允许孩子“犯错”,反复进行尝试。不以自我的主观意愿左右幼儿的

无锡市峰影幼儿园许沔

行动,限制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重视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形成平等的师幼关系。

其次是优化物质环境。“变废为宝”活动取材基本上是废旧物品,为了使孩子能对这些废旧物品产生兴趣,在征求,采纳孩子的意见下,我们成立了“绿色废旧材料回收站”。让孩子学习做一个有心人,把家中平时已经不要的饮料瓶、易拉罐、海报、图书、挂历、塑料袋、各色礼盒等废旧物带到班里来,并按废弃物的不同材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站中,以便按需取用。如海报、挂历、报纸等废弃物投放到纸类废弃物中;饮料瓶、塑料袋、一次性透明杯等投放到塑料类废弃物中。由于幼儿参与收集和利用各种废旧物品,他们知道了废旧物品不能到处乱丢,懂得了如何变废为宝的道理,促进了幼儿良好环保意识的形成。制作、探究的欲望也由然而生,如:在大班《水晶花》的这一活动中,目标之一是自主探究丝袜包裹铅丝的方法,使其变成美丽透明的水晶花。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有:渲染成各种颜色的丝袜、长短不同的细铅丝以及相关的辅助材料。幼儿在这些材料的引领下,不断尝试,探究丝袜包裹铅丝的方法有:将丝袜绷紧后用线绕、用针缝,还有的直接用双面胶固定等,当孩子在制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指导,理解他们的选择和需要,使孩子的创作热情得以延续,体验成功的乐趣。又如我们大班的孩子将我们马山的自然资源,如树根、竹筒都成了孩子们制作的材料。一个个竹筒在孩子们无限的创意下,成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竹筒娃娃,孩子们还给它们取了好听的名字,有“相亲相爱一家人”、“京剧脸谱包公”等。每一个竹筒娃娃在孩子们的眼中都是独特的。而我们的树根也成了孩子们创作的材料,孩子们可以根据树根的造型进行艺术加工,有的孩子用水粉颜料涂画,有的孩子则用纸、丝瓜巾、松果进行造型的再一次创作,于是孩子们眼中的各种树根造型便出来了,有“大灰狼”、“空中花园”等。正是由于我们平常注重积累丰富的材料和营造一种宽松的创作氛围,才使得孩子的创作情感更加愉悦。

二、“小手进行曲”——开启智慧的大门。

社会的发展不仅对人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对人的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常用手脑并用把手与脑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是很有道理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一精辟的见解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幼儿早期的成长中,双手动作的发展对其具有巨大的影响。为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我们设置了“小巧手”的活动区及作品展示区,将师幼及家长随时收集来的

废旧材料,赋有创意的作品一目了然的展示在幼儿面前,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欲望。如:“神六”上天后我立刻用废旧筒状物制作了一个“我的神州号“放入展示区,它的出现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说不完的话题。“费俊龙、聂海胜真棒”;“长大我也要当宇航员”;“我想设计一个很大的神舟8号,让好多小朋友乘坐到月亮上去”。看到孩子们这么高的热情,我随即引导他们来到“小巧手”活动区,鼓励他们用废旧纸箱、大可乐瓶、薯片罐等设计制作“我的神舟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探索、创造的喜悦中,做好了感觉不满意拆掉改进后再拼装,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经过努力一件件作品“新鲜出炉了”,有“神舟7号”、“神舟8号” “神舟10号”,还有孩子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长远号”等等。当他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飞船展示在“发射中心”时高兴的欢呼、跳跃、手舞足蹈。“我的神舟号”发射成功了。又如在“蔬果联欢会”的活动中,幼儿找来茄子,由于茄子表面光滑,弯曲自然,其形状犹如海狮,可根据其特点稍加修饰,再在头上安装一只小桔子,做成了惟妙惟肖的“海狮顶球”;把一对河蚌壳打开,贴上花纹,装上触须,一只美丽的蝴蝶就振翅欲飞了;把一对蚬子壳竖放,贴上黑色的耳朵、眼睛、四肢就是一只憨态可拘的熊猫等等。在活动中,幼儿面对自然材料积极地与之互动,积极地发挥想象创造力,用它们灵巧的小手做出了富有童趣的作品。孩子们在做做玩玩中,手脑并用,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自己的劳动亲手做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动手促进动脑,小朋友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干了。

三、“体验交响曲”——展示个性的舞台。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依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把“变废为宝”开启手指尖的智慧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并形成多样性的制作方式,如:主题制作创作活动,自发性创造制作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再没有什么比他们完全靠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更令其满足。如:在一次“时装设计大赛”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准备材料的方法,事先让孩子自己动手收集能用于制作时装的废旧材料。他们带来了广告纸、海报纸、手提袋、化妆品盒、水果网等。在制作过程中虽然他们把一张张很大的纸弄得支离破碎,但是经过一次次的启发、思考、尝试后,动手制作了一套套充满童趣的时装;有的用垃圾袋做成了背带裙,有的用纸袋做成背心,并用旧光盘进行装饰,声称是奥特曼服装,有的用海报纸连接成披风,还摆出大将的风度。各种化装盒的连接成了盔甲、皇冠。

当他们踏着音乐的节拍,摆出姿态各一的亮相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时,看

得出他们是那么的自信。“我是最棒的”“我肯定能得第一”,琳琅满目的时装展出不但赢得了全园小朋友的赞赏,也使家长们惊叹不已,这随手扔掉的垃圾,真的变成了孩子们的宝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可以促进更强烈创作欲望,成功又会给幼儿增强自信。促进幼儿不断挑战自我。“变废为宝”活动为幼儿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条件与机会,让幼儿施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幼儿积累了各种经验,获得了各方面同步发展。

四、“家园协奏曲”——构建合作的平台。

《纲要》中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资源,关键是要让家长也能参与到活动中去。首先,要吸引家长的目光。在展示区我们随时把幼儿富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一经展示孩子便会迫不及待地拉着家长的手来到展示区。家长们看着、听着,甚至不相信这是孩子制作的作品。这就是孩子自己创作的意图。展示区吸引住家长的目光,也吸引住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我们将制作的材料从废旧材料拓展到了生活材料、自然材料。如:幼儿在参观田野后,对农村大自然的景色流连忘返,于是“亲亲大自然”制作活动生成了。在探究制作活动中,我们没有事先通知家长准备什么材料,而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商量,了解意图后家长便积极为孩子准备相关材料一起动手制作,有了爸爸妈妈的积极参与,孩子们探究制作的兴趣更高了,颇有创意的亲子手工作品更美观形象。看,稻草纸盒制作的农家小屋,石头种子粘贴动物一族,棕榈叶编制的蜻蜓、蚱蜢,还有野花、野草编制的草裙、草帽、草鞋等等。 以“废”变“宝”为切入口,开启幼儿手指尖的智慧,是我们开展子课题研究的目标。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与幼儿一起探究,共同成长。事实证明教师只要引领幼儿多接触生活,深刻的感知生活,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广阔空间,播种“求异”萌芽的肥沃土壤,幼儿便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指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