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班主任需要有情怀的教育人

班主任需要有情怀的教育人

来源:筏尚旅游网
班主任需要有情怀的教育人

作者:于洁

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7年第1期

于 洁

【摘要】普通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的现象日趋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好在职班主任的心态调整、年轻班主任的职前培训工作,同时要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情怀。

【关键词】班主任;心态;培训;情怀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7-0011-02

【作者简介】于洁,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江苏昆山,215000),二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在教学上有所成就,希望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希望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要实现这些,最需要的是时间。比如出去听听课,比如来个同题异构,比如让别人来听听自己的课,再交流交流、指点指点。

但若是做了班主任,就算出去听课也不定心。我就曾亲眼看到有老师听课听到一半匆忙赶回学校处理班级打架事件的。一旦一个人觉得身不由己,那么,就无法淡定与快乐了。

而从学校方面看,每年开学,学校领导最犯难的事就是动员教师当班主任,用求爷爷告奶奶这个词,也一点不夸张。

教师不愿做班主任,学校聘任不到优秀班主任,成了目前班主任界的大难题。到底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如何让自己不畏惧做班主任,并且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幸福感成就感?我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过程。

一、关于班主任心态的调整

我的教育之路上出现过两个“重要他人”。

姚老师,年近50,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是我当时所在年级的年级组长,和我一个办公室。

我这个工作第一年的新手,整日处于痛苦煎熬之中。姚老师见我这般模样,对我说:“你遇到的这些问题算什么呀?我给你讲讲我遇到过的事情。有几个学生因为我一直管着他们,就恨我,在教室里把扫帚堆在一起烧了,在黑板上写‘烧死姚XX’!那又怎么样呢?毕业了,路上碰到了,都笑眯眯地和我打招呼呢。你定心一些,一群小孩,不能在心里和他们计较的。”

这一次谈话,让我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每次遇到难事烦事的时候,就对自己说:“小屁孩嘛,不跟他多计较!”

遇到的第二个人,是参加一次市里组织的新班主任培训,来讲课的苏州老班主任孙老师。她娓娓道来,讲的全是自己班级的事情。我突然觉得不对劲:她这个班级怎么那么乱呢?甚至还有离家出走去北京好几天后才被抓回来的学生。

那一刻,突然顿悟:原来,再优秀的班主任都无法避免自己班级学生不干坏事,不出问题。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班级不一定平安无事,而在遇到事的时候这个优秀班主任能够淡定有效地解决。

也许很少有年轻的班主任像我这样幸运,可以遇到这样两位老班主任,让我明白心态的重要性。

如今,我也是一个老教师老班主任了,25年来,每当给年轻教师培训的时候,我都会提到一个心态的问题。我希望新班主任们从美好的想象中清醒过来,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经得起负重,受得起委屈,这样才能拥有从容淡定的心态,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情。

二、关于年轻教师的培养问题

教育管理部门为了给年轻人压担子长能力,做了很多条规定。比如,学校在新教师一上岗的时候,就安排他承担两个班级主课外加一个班主任。这个培养人的过程也是需要因人而异的,我更主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竟,新教师刚从高校出来,四年的大学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所学的理论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消化、体会与感悟。纸上谈兵四年,背了行装立即冲上战场真刀实枪厮杀,流泪流血与牺牲是必然的。

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如果可以跟个老师傅,做一个班班主任,教一个班的主课,新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上就会有一些比较充裕的时间来学习研究与整理反思。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小孩学步需要从大人搀着走到慢慢放手到完全独立行走到跑和跳,年轻教师的成长也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

三、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们的教师群体中,有多少人是不愿意做教师的?是迫于无奈或者阴差阳错才做了教师的?学生会厌学,教师会厌教,厌教的教师做了班主任,岂不可怕?

带一个班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精神健康要放在首位,那么,一个国家的教育大计,也要把教师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放在首位。

国家要在各所学校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师的心理调节工作。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困惑。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是行为习惯有问题,而是心理方面有问题,而大量的班主任不是专业的心理教师,少得可怜的心理知识用到教育学生身上,只会给班主任带来苍白无力感。这也加重了班主任的职业倦怠。

作为一个一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我特别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少一些这样那样的任务指派。每个部门指派一点点,班主任肩上就千斤重了。这个督督那个导导,这个要做材料,那个要查台账,班主任就无法清净地教育与教学了。“烦”这个字严重地影响着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都说学校是一方净土,这个“净”字,也应该包含少一些行政干扰的意思。学校更应该是一方“静”土,让老师们静静育人,静静教书。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地保障班主任的心理健康。

四、关于班主任的教育情怀

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老班主任,我想告诉年轻的班主任们,尤其是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师范生们: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艰难,选择了责任,只有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才能坚强面对今后必然遇到的一切困难;我更想告诉年轻的班主任们,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一

种情怀,这个职业非比寻常,需要你成为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响当当的铜豌豆。

梁启超说过: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像这样的哲理名言,是非常适合告诉班主任的。

在今天,做教师做班主任,比从前有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更良好的心态,更专业的知识,更广泛的兴趣,更广博的能力,还要有更坚韧的意志,尤其还要受得了失败和委屈。唯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喜欢孩子的人,才会真正无怨无悔。

说到底,这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情怀的问题。从以苦为乐到乐在其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也是自身完成人生圆满的一个过程。

其实,一线班主任也有一些更现实也更热切期盼行政管理部门了解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核定班主任的工作量,做一个班级班主任就不要再带更多的课,或者把超工作量部分相应的报酬真正补给教师;重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诉求,在职称评聘上与学科教师等同。如果这两条可以实现,“班主任荒”现象以及新班主任压力过大的问题,就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