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减少,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布置相当数量的练习题、自测题和达标题让学生去训练,搞题海战术,这样做主观意愿是好的,殊不知,有时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练习题只能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可能较好的理解知识。鉴于此,我认为布置作业数量应适当。 (2)布置作业时,题型既要有重点性,又要有代表性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题型一定要体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用,这类题可以是教材中的练习题,还可以是教师自己拟定的题目。学生做这样的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通过练习这一类习题,可以起到吸收和消化知识的目的和作用,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情况,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最后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3)布置作业时,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切勿去找一些偏题和怪题去难学生,特别是初二学生刚接触这一门学科,不应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照顾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成绩。 (4)布置作业时,应把握大纲、重视教材
有的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布置作业时总喜欢在教学参考资料上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做,而忽视教材,不做教材中的基本题,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研究透彻,在此基础上,遵循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一些补充练习,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培优辅差的原则
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培优辅差的原则,对基础好的学生,练习题难度可以稍微加大,让这些优生“吃的饱”。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千万不要搞一刀切,否则出现优生吃不饱而差生吃不了的局面,给教学进度带来障碍。 (6)布置适当的课外练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初二物理中有学生自制杆秤、弹簧秤、万花筒、潜望镜等展开评比评出优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掌握物理知识居然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 总之,布置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能提高教师教学成绩的形式都可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