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美人
——浅析青白宋瓷淡雅之美
姓 名: 严伟 班 级: T1213-9 学 号: 20120130910 指导老师: 冯程程
序号 1 2 3 4 5 6 评阅人 项目内容 是否紧扣题目 论文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论证是否严谨可靠 文法、修辞水平等 论文是否有新意 论文的的格式与打印效果 总计 分值 30 15 25 10 15 5 100 得分
历史的美人
——浅析青白宋瓷淡雅之美
摘要:宋人是清雅的好像宋词,宋瓷承载着宋词的命运,所以也具备着其独特的气质—清新淡雅。其造型新颖,精致高雅,造型、釉色、装饰均体现了一种温润而含蓄、简洁而质朴的美。宋瓷别样的风采反映了宋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思想精神境界,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青白宋瓷 色彩 淡雅 装饰
一,宋瓷的概述:宋瓷多为青色和白色。青瓷的色泽像翡
翠,“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白瓷的色泽像光洁的玉,“既质玉之质,复白雪之白”。瓷器表面细腻华润,再印上一些精致的纹理,使瓷器看上去更加的精美。它轻薄易碎,需要像对
孩童般的呵护。与彩陶相比,虽少了几分色彩,但简简单单的,给人留下了想象的
空间。 无论从比例、尺度、色泽、还是形状上反复推敲,宋瓷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含蓄典雅的、静态的、内在的美。如果对其形状做任何一点改动似乎都会破坏它的美,这种对度的把握恰倒好处,使它有一种精妙的柔婉之美。 宋瓷的秀美远近闻名,在当时有很多窑厂,但每个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定窑、景德窑清秀,汝窑、耀州窑浑厚,官窑、
哥窑典雅,钧窑绚丽,建窑淳朴,磁州窑、吉州窑民间风采,都是艺术发展的精品。其中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更是宋代的五大名窑。
二,宋瓷的特点:
1、 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 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欢迎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 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 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 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三,造型——清丽挺拔
宋瓷造型清丽挺拨,体现了宋代自然淡雅的艺术观和尚意崇韵
的审美意味,于有限的造型中体现了无限的韵外之致。
自然生动之美。宋瓷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等的形态中选取最生动、优美的部分形体,与固有的抽象几何形体相融合。它不是对自然形态的简单模,而具有更深的寓意。中华民族擅长于象形表意的思维方式,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模拟、类比和象征,以体现形而上的“道”。花卉形象在宋瓷中十分常见,宋人用弧线将圆形或椭圆形的盏口分成若干等份,有四瓣、五瓣、六瓣甚至十瓣以上的花瓣口,从花瓣口延伸到碗底的弧线,使盏腹曲折起伏,形如花朵,极富圆润和韵律之美。
典雅质朴之美。宋瓷器造型以简约见长,多有“天然去雕饰”的道家美学风范,且具高雅韵味。如:宋瓷茶盏以大口、深腹、小足为基本特征,在造型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器物的简洁,曲与直的线条,组合成优美的造型,呈现出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韵味。宋瓷,造型简约实用,线条流畅,独具一种难能可贵的简逸。如江西省博物馆藏的景德镇窑青白釉托盏,设计新颖,简洁大方,在单纯、质朴中体现素雅、平淡的理性精神。
宋瓷的造型体现了宋人崇尚平淡自然、简洁明朗的精神气韵,从而达到典雅含蓄的美学意境。
四:釉色美——淡雅自然
宋瓷受尚玉美学观的支配,追求温润如玉的色质感。景德镇窑青白瓷色质如玉,有“饶玉”之美称。宋人在釉质的变化中实现了崇尚“玉德”的理想追求。
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青色是植物的色彩,也象征着天空、春天、水等,通常给人单纯、明朗、纯洁、雅静、幽玄的感觉,传统文化赋予青色以独特的意蕴。这种“崇青”心理,是与“尚玉”密切相关的。
自然肌理之美。以窑变、开片等釉色自然变幻为美,是宋瓷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尚逸、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结果。《稗史汇编》载:“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是之谓窑变。数十窑中,千万品而一遇焉。”可见窑变的出现实属偶然,其自然变幻莫测的效果是刻意追求的人工修饰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展示的是由意境所现的,切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和本真美的追求。开片是由于胎、釉收缩率不一而在冷却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大小不等的裂纹,陶工却利用这一缺陷,使其成为一种自然天成、趣味无穷的装饰。
窑变、开片犹如天成,千变万化,这些釉面装饰深化了自然天成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充分表现出景有限而意无尽的韵味。
五:装饰——清新朴素
宋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宋代瓷器的装饰纹样较前代变得日趋丰富,龙、凤、鹤、麒麟、兔、游鱼、鸭、花鸟、婴戏、山水等成为最常见的题材,而传统的回纹、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则多用于器物的间饰和边饰。值得一提的是文字性装饰也在宋代的瓷器中广泛使用。
牡丹花纹:宋代牡丹花被称为富贵花,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包括瓷器在内的各种工艺品上。牡丹花纹样在宋代瓷器上被尽情抒发,瓶、罐、盘、盒、枕等器物上牡丹纹饰构图多样,有的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有的两枝相交,花朵环抱;
唐代的牡丹纹样,宋代的牡丹造型丰富,构图多样,宋代瓷器的牡丹花纹装饰,,其构图从写实出发,结合器物特点,不但给人以毫无拘束任意发挥之感,而且都配置匀称适宜,表现出造型美和装饰美的有机结合,同时牡丹纹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莲花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莲实、莲瓣纹饰就成为瓷器装饰的主要题材。在宋代,各窑址烧造的瓷器,几乎都用莲花纹作装饰,其中一花一叶的装饰比较多,往往是器物的画面上一张舒展的荷叶托起一朵荷花,用深而宽的斜向刀痕刻出荷叶的轮廓,再刻以浅而密的纹表示花脉叶筋,增强了花朵的立体感,显得活泼有力。
婴戏纹:用儿童作为装饰题材在宋代空前发展,不仅
出现了擅画儿童画的专业画家,形成了“富贵之像”和“田家风俗”两大画派,都广泛运用于瓷器生产中。宋代的婴戏纹画面均活泼自然,笔法简练,寥寥几笔,神情意态栩栩如生,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人们求子的心态。
花鸟纹:由于宋代花鸟画的发展趋于成熟,花鸟纹在各种工艺品中被大量作为装饰题材运用。
动物纹:动物纹是指那些被古代先民赋予各种吉祥寓意和哲理观念的飞禽走兽、家畜
鱼虫。如喜鹊、带寿鸟、鸳鸯、仙鹤、蝶等。在宋代,这些动物纹被广泛运用到各种工艺品中作为装饰题材,在瓷器中,主要有鸳鸯纹、鱼纹、鹿纹、等。这些纹样主要表现美好的寓意。
龙、凤纹:龙纹至宋代比前代更趋华美,造型趋于定型化,并大量运用到装饰之中。
装饰清新高雅,通常以唐代的诗和宋代的词为
主。
宋瓷上的装饰纹样丰富多样,寓意吉祥,在最典型的那些喻义和谐音吉祥纹样里,都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和寄托某种愿望,形成了具有这一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
六,小结 :
宋代瓷器,无论从种类还是从质量来说,都是可以俯视历史上的其他朝代,这与宋代发达的经济以及空前繁荣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宋代的陶瓷艺术,形成于不同地域和不同生活需要。它包含着生活习俗、生活意蕴和生活美学,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适应与理解,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制品。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其内涵的民俗美学思想、宗教美学思想以及书画美学思想仍然启迪着现代设计艺术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文学论文发表 —宋瓷装饰纹样浅析 吴建芳—学位论文
《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黄义军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与审美》—陈雨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