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山东 德州 253200)
早期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关键词】:早期护理;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R47 B 2095-4808(2020)08-095-0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颅脑损伤是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常见外伤性疾病,病情发展较为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患者大都需要手术治疗,恢复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1]。患者术后还需较长的恢复期,在此期间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加重患者的危险性,科学的护理
本项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6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3.5±6.7)岁,受伤原因包括:车祸、摔伤、打击伤等,均经颅脑影像学检查符合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受伤原因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基础护理、检测生命体征、引流管理、遵医嘱用药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早期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昏迷或吞咽功能障碍不能自主进食,早期营养支持
在患者胃肠道可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同时有利于神经突触的修复与再生[3],
功能允许的前提下,肠内营养支持是首选方式,肠内营养吸收率高,且对胃肠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中和胃酸,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患者入院后12小时内给予鼻饲营养支持,第1d,流质100ml,1次/3h,根据患者吸收情况逐渐增加鼻饲量逐渐至2000ml,每日提供热量为126kJ/ (kG·d),不足量者通过静脉输注补充。2)早期呼吸道护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意识和神经功能障碍,咳嗽能力减弱或消失,患者口腔、气道内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可导致误吸或坠积性肺炎,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可通过雾化消痰。3)早期呼唤干预和康复训练,昏迷患者可对外界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家属在耳旁轻声呼唤患者名字、播放患者喜欢音乐、回忆对患者意义重大的事件等方式刺激患者早日清醒恢复意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48小时即可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处于抗痉挛体位,侧卧位时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上臂伸直、外展、外旋,掌心向上,五指分开,大拇指与头部平行,下肢自然伸直,髋关节、膝关节稍弯曲,仰卧位时,前臂外旋前伸,掌心向上、五指分开,髋关节稍屈,患者卧床期间在身体突出部位垫软垫,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同时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肢体放松肌群。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需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对患者多进行鼓励,并举例周围成功康复案例,树立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同时要求家属对患者多加呵护,家人的支持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安全感。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选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评价,包括8个项目,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等,每项满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进行评估,分值与神经功能呈反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
准差)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
观察组64.2±8.373.9±5.752.3±7.577.4±8.665.1±8.373.5±6.266.3±7.568.0±8.2对照组42.9±5.151.4±8.341.4±6.262.5±5.753.9±9.751.5±8.254.7±6.553.4±8.9T6.6358.9436.4386.0327.9016.5246.8276.639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比较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TP
治疗前17.5±4.217.4±3.90.857>0.05
治疗后11.2±3.114.8±5.64.923<0.05
3.讨论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创伤性疾病,GCS评分≤8分且时间持续6小时被称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神经功能损伤,导致运动功能、认知功能障碍[4]
。此外患者还可神经功能障碍而继发多种疾病,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以往患者的康复工作多在出院后开始,但这已经措施了患者康复的最佳时机,早期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初期即可进行综合干预,包括营养支持、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本项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机体功能得以恢复,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使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参考文献
[1] 王晓燕.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01(12):265-266.
[2] 姚玮. 浅谈重度脑外伤患者的护理重点[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24(4):492-493.
[3] 马清涛, 郭胜利, 王英芳.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5):50-51.
[4] 周染云,孙静,王国权,等.颅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5): 41.
(上接第94页)
全民开始防疫,群众居家待工待学,群众对于疫情的恐慌再加上关于疫情信息的不断发布,导致共情伤害问题越发严重。同时因为停工停学的现象,导致人们的生活作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部分人群的饮食习惯、精神状态都会出现改变,此时也间接提高了口腔黏膜病的发生率,近段时间复发性口腔溃疡、扁平苔藓、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灼口综合征等发生率持续提高[3]。因口腔专科医生减少乃至暂停出诊,需要长期用药且定期复诊的患者,尤其是长期规律性应用激素的天疱疮患者,病情出现反弹、失控的可能性增大。建议疫情期间,针对这部分口腔黏膜患者提高护理管理,尽量缓解患者的症状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在疫情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疫情期间的临床护理服务水平,临床医师需要严格遵循并兼顾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同时根据口腔黏膜病患者的疾病管理整体原则,采取线上问诊、现场急诊结合的方式,落实居家自我疾病管理、指导用药、病情追踪、心理安慰等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并缓解心理负担。
在临床护理服务期间,口腔黏膜病的护理方案:1、诊疗环境。在诊疗期间应当保持一患一室,所有的口腔综合治疗台不能同时使用,同时诊室内的所有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规范消毒,任何无关诊疗物品都需要另外存放。定期开窗,诊室
以4小时为内空气应当定期消毒[4]。预检分诊室需要采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杀,
间隔进行处理。护理服务期间对于频繁接触的部位应当做好消毒或隔离。每一次护理服务前后都需要做好治疗台相关物品以及表面的清理,采取常规熟路消毒处理;2、护理防护。在护理服务工作中,需要严格佩戴工作帽、医用口罩、防护镜等。在护理期间接触患者后需要严格落实卫生处理工作[5]。在初诊时也需要为患者提供一次性胸巾与防护眼镜,采用1%聚维酮碘漱口水含漱3分钟,并指导患者采用一次性水杯密封口腔;3、疼痛与感染护理。在器械方面需要严格根据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并落实单人单次的使用原则,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如果患者疼
痛感强烈,此时可以采取局部麻醉,借助良好的沟通交流护理措施,尽可能消除患
需要拧紧针头确保无渗漏,注射者的负面情绪问题[6]。在采取局部麻醉注射时,
期间缓慢预防飞沫,必要情况下可以应用STA无痛口腔麻醉仪。在局部麻醉期间需要严格做好对患者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监测,在异常时及时处理。3.总结
综上所述,在疫情期间,临床医师需要针对口腔黏膜病的疾病特征、患者的康复需求等做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工作,在兼并新冠状病毒防疫工作的同时,兼并口腔黏膜病患者康复需求,借助不同途径提高患者的居家自我护理、用药管理以及病情追踪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外出就诊暴露风险,提高患者症状控制效益,在控制口腔黏膜病风险的同时,为打赢新冠状病毒肺炎攻坚战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 MaruiVC,SoutoM,RovaiES,et al.Efficacy of preprocdural mouthrinses in
the redu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aerosol:A systematic review[J].J Am Dent Assoc,2019,150(12):1015-1026.e1.
[2] 智勇,孟柳燕.口腔诊疗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55(00):E001-E001
[3]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根管治疗技术
指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49(5):272-274.
[4]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chemical reaGents[J].DermatoloGy,2006,212Suppl
1(3):119-123.
[5] 严媛媛.四手操作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
子版),2019,6(6):47-48.
[6]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性疾病亚专业委员.寻常型天疱疮诊
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11):761-765.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