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振兴战略下闲暇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闲暇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乡村振兴战略下闲暇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宋咏梅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第06期

大力推进乡村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和良好文化传承、毗邻城镇的乡村,选择发展闲暇旅游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可行之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闲暇旅游有了发展的良好契机,乡村可以凭借独有的优势大力发展闲暇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生活富裕,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新家园。 引言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三农”问题是实现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要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使农民富裕、乡村振兴,以闲暇旅游发展作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闲暇经济走向研究

2017年10月,**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标志着这一重大战略从战略部署进入战略实施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稳步推进,我国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但仍然有几亿农民在农村生产生活,这一问题不被妥善解决,就谈不上我国的现代化全面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乡村主要承担着生产功能,扮演资源供给和生产要素贡献的角色,经济进入高速高质发展后,乡村开始向生态承载和文化传承的角色转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诉求是让农民过上更有尊严、更富裕的生活,要以兴旺的产业保障农民收入;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要保持乡土文化的独立性,使之成为既保持文化传承又与现代文明交织的新文化;要在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强的基础上更有效地组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振兴,而发展闲暇旅游则为之提供了路径选择。

闲暇旅游,是个人放松身心、提高生活品质的途径,是社会经济进步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胡森指出:“闲暇就是指所有规定的其他基本要求,诸如应付工作和睡眠、社会义务和社会约束之外,个体的一段自由的、无责任的或娱乐性的时间。”对于闲暇的意义,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颇为严厉地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自由的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的需要所引起的间断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连一个载重的牲口都不如。他身体疲惫,精神麻木,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国内最早进行闲暇研究的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当属其一。他早在1995年就已倡导成立了“六合休闲文化策划研究中心”,并主编了《休闲研究译丛》,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白。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老百姓可支配收入提高;双休日、法定假日和带薪假期逐步落实,老百姓闲暇时间增多;旅游法的实施,国民休闲纲要的制定,节假日高速通行免费,老百姓的“闲暇”可谓有钱、有闲、有政策,这些都是闲暇旅游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陕西关中乡村闲暇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关天经济区是陕西关中地区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规划。如今,这一区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闲暇旅游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占领了一席之地。比如,凭借自身突出的生态环境举办休闲养生文化旅游节,开发长寿养生旅游产业的铜川宜君县;又如以“西安人会客厅”定位自身发展前提的商洛市丹凤县,对老景区推陈出新,老瓶子装新酒,改善基础设施。关天经济区对新景区进行高起点、开发,比肩国内一流景区标准打造发展,先后启动实施了棣花古镇、西部花都、万湾绿道等诸多旅游项目;挖掘丹凤原有的特色产品如四皓雕像等,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再如,具有“关中印象体验地”之称的礼泉县袁家村,曾在“2014寻找中国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称号,袁家村的发展对周边县域也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这些都充分证明陕西县域旅游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天经济区陕西县域的旅游资源,或有天然的自然景观,或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或以宗教流派为特色,或以人文景观来吸引眼球,而且这些区域大多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中的桎梏。将这些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特色作为发展之本,将特色转化为不可替代的优势,发展具有县域闲暇旅游属性的旅游功能产业聚集区,带动县域闲暇旅游产业即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

三、关天经济区乡村闲暇旅游产业存在的不足 (一)旅游资源丰富,配套服务滞后

旅游对资源依赖甚重,是非常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旅游资源依赖的资源类型,可分为8个主类,即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景观、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纵观现有的资源,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地文景观中有骊山、药王山、天台山、大地原点、柞水溶洞、华山。水域风光中有灞河、渭河、华清池、黄河龙门、丹江、洛河。生物景观中有朱雀国家森林公车、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太白山森林公园、爷台山自然保护区、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天象与气候景观有华山日出、骊山晚景、照金香山、太白积雪。遗址有半坡遗址、骊山烽火台、郑国渠遗址。建筑与设施有秦始皇陵、唐玉华宫、法门寺、周公庙、楼观台、崇文塔、帝王十八陵、韩城文庙。旅游商品有临潼石榴、蓝田玉雕、铜川苹果、陇州核桃、岐山臊子面、西凤酒、凤翔泥塑、旬邑古雕等。人文活动临潼石榴节、陈炉陶瓷文化节、药王山“二月二”庙会、太白山金秋红叶节、咸阳乡村旅游文化节、中华养生节、渭南城隍庙庙会、商洛秦岭生态旅游节等,不一而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些旅游资源辐射面大,分布面积广,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要么自身风景或秀丽或奇峻或雄伟,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要么有历史、有传统、有故事,蕴含较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与先天的资源优势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景区旅游配套服务较滞后。目前,这些区域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些旅游景点仍处于仅能观景的初步观光旅游阶段,而并未开发任何参与型旅游项目。还有些旅游项目要么旅游产品品种过于单一、数量少,要么是復制的千景一面,特色不明显,种种原因最终导致旅游项目逐渐失去吸引力。 (二)区位优势差异明显,有效整合不足

不同区域由于旅游资源区位存在天然的位置差异,各区景观旅游发展也处于不平衡的态势中。一般而言,区位优势明显,比邻城市交通较便利的,自身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且能够投入较多资金进行开发的地区,相比那些不具地理区位优势的区域,更容易吸引游客前往游玩。比如咸阳,旅客一般都会选择游览较有名且交通便利的乾陵、昭陵、茂陵,对于另外一些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如泾阳的大地原点、彬县的大佛寺、旬邑县的博物馆等,因其地处偏远,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难以形成区域旅游网络体系,游客一般较少选择前往游览,进而影响了这些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地理区位不佳的景區,本身较难吸引旅客,而主管部门服务意识淡漠,各区县经济发展程度不均,投入不同,导致景区自身发展态势不佳;另一方面,出于地方利益保护的考虑,各地政府在制定旅游发展策略时会忽略其他区域,以“零和”为本区域发展导向,集中资源争夺上,这对那些发展本就滞后的区域无疑是一种压制。种种原因使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发展不平衡。

(三)政府管理意识淡薄,产业发展缓慢

旅游资源不可能像其他生产活动一样集中,往往分布较广,又分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这些市县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地方旅游产业时,往往各自为战,自行规划,地方政府之间缺少合作意识,管理职能难以衔接,对责权利的划分不明确。另外,这些旅游资源往往会跨越多地,而共同拥有同一旅游资源的各县常常只就自己辖区内的景区进行宣传促销,使宝贵的旅游资源并不能得到充分开发,难以树立景区整体旅游景象,且旅游者难以分辨,无法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有较大空间跨度的旅游品牌。在许多相邻的各县域内,同质旅游资源普遍存在,而“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在“大旅游”思想的指导下,避免邻近区域的重复开发利用,造成了恶性竞争。

四、促进关天经济区乡村闲暇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以打造著名闲暇旅游品牌为目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地域上形成的、由一些地理上聚集的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组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向日益增强的态势中,跨区域合作的发展业已成为当前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这一概念推演,闲暇旅游经济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产业合作及集群这一现象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闲暇旅游产业的表现。将一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特色作为发展之本,将特色转化为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打造养生保健、体育休闲、种植采摘等特色旅游项目,可以开发、延展县域闲暇旅游产业链条。政府可以通过将零散化的闲暇旅游资源进行合并整合,以构建著名闲暇品牌为目的,以产业为依托,以品质为保证,以文化为灵魂,以市场为路径,按集群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促进乡村闲暇旅游品牌化,增加乡村群众收入,改变乡村面貌。 (二)以战略角度高度重视品牌塑造,做好整体布局工作

首先,要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在各种媒介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媒介上,加大对闲暇旅游的宣传力度。其次,可以尝试以个别带动整体,以示范辐射周边,按产业集群思路,重点先打造品牌示范区,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再次,突出特色,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闲暇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参与深度,扩大旅游品牌项目内容。最后,政府可以尝试对这些闲暇旅游资源中有特色、有建树的旅游示范区进行评定,选出经营良好、业已形成良好业态,有足够影响力的景区,作为模板加以推广,以促进其发展。 (三)以区域内旅游资源为载体,进行有效整合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原因。要想发展好乡村闲暇旅游产业,首先,应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凸显地方特色的闲暇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甚至主题公园等,以消费者的闲暇需求为出发点,将各类闲暇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区域特色的闲暇旅游集散地。其次,要顺应旅游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原有的已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资源选择上,进一步运用“叠加效应”完善原有的闲暇旅游品牌,推动交通、娱乐、购物、种植采摘等一系列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区域综合发展。最后,要对区域内闲暇旅游产业进行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优化布局,使区域内原有产业的分离状态向一体化发展迈进,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布局,形成新的产业规模聚集,资金不足部分可考虑引入民间资本。 五、结语

县域闲暇旅游开发涉及多区域及政策协调和人力、财力、物力等诸多方面,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以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和谋定而动的战略意识大力发展县域闲暇旅游经济,充分发挥其潜能,才能形成独具特色且集合资源的整体性旅游形象,促进县域闲暇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